網頁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學習] 由繁入簡難

今天教完「插秧」這首新詩,也做了賞析,但不知為何一直感覺心裡還有話沒說完,一時間又說不上來是什麼,就這樣搭上飛機回台灣上課了。飛機上,我不免俗地一直看電影(手裡還是抱了本書XD機長廣播的時候可以拿來看一看),雖然華德福主張最好不要看電視,但我什麼電視都可以不看,就是不能不看電影T_T電影是藝術啊 !

我突然想到以前去美國念書時選修過的一門課,就是「電影欣賞」,當時以為上這堂課真是太爽了,每次去就一邊看電影一邊吃爆米花就好了,然後看完一部電影大家討論一下最喜歡哪個角色跟電影劇情,期末交篇報告不就好了嗎 ? 誰知我們是一邊看電影一邊吃爆米花沒錯,但老師給我們看的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電影T_T甚至還有黑白的,我的老天額啊~難道我們是來陪老師看她那個年代的當紅電影的嗎 ?



第一堂課結束後,我才明白老師的用心良苦,她真的想讓我們學會如何好好看電影、尤其是一部真正的電影。之所以選擇黑白片或是以前的老電影來看,是因為當時的技術還沒有現在好,很多東西也沒辦法做得很逼真,所以導演和演員就要想很多方法(尤其是最簡單、最克難的方法)來營造想要的效果,例如音效和畫面的安排,人物出場的方式,演員的表情和動作代表了什麼意思等,所以一部好電影,是真的很需要功力的。一個學期下來,我也覺得老電影好好看,我甚至可以用同理心去揣摩那時候的人他做這一幕到底想表達什麼東西出來,然後那一刻充滿了感動,好電影也要有好觀眾能把它「看懂」,我想導演和演員想要的不過就是能讀懂他們的人而已。

所以我會給「插秧」這首詩這麼高評價的原因,也是他用了最簡單的文字、最簡單的排比,但他把畫面和動線寫出來了,更重要的是他寫出了童趣。如果今天只是把它當很普通的詩來讀,唸完後你可能沒什麼感覺,就像我們現在看電影都只記得劇情,其他都不重要,那實在是糟蹋了一件好作品。尤其是現在電影特效做得那麼好,很多事情用電腦就可以辦到了,演員不需要講求什麼走位或演技,反正什麼東西都可以用後製修改,回過頭來看,反而真的是最簡單、最沒有加工的東西才最能凸顯演員、導演、詩人本身的價值,而這些簡單的東西在這個年代,幾乎快要可遇不可求了。

我國小開始就在國語實小接受作文集訓,那時候講究華麗的文藻、豐富的句型,我每一天寫作文感覺都在想很多個的造樣造句,到底有沒有言之有物,我不在乎,反正大家就是愛看一堆很精美、很漂亮的句子,我只要想辦法把它們「堆砌」成一篇文章就行了。我一直寫,到了國三準備聯考,甚至拜託班導師(她剛好是國文老師)每天幫我改一篇一千字的作文,直到有一天老師終於忍不住跟我說(我想她真的忍了很久),她覺得我太過度雕琢了,很多句子都在刻意賣弄艱深的字彙或引經據典,卻失去了文章的原味,那一刻我突然頓悟了,也覺得自己終於拋下了沉重的枷鎖,我的確一直在刻意做這些「小動作」,也把自己弄得很累,其實為什麼不好好寫一篇言之有物的文章就好呢 ?

我也希望能讓孩子看到文字的力量和內涵,不是只有各種句型而已,我希望他們也能用簡單的字句寫出漂亮的話,那個十歲的日本小哲學家,做的也不過就是這樣的事情而已。語言終究是用來表現思想的,言簡意賅就夠了,而你能從幾句話中表達多少東西出來,那就是你的功力,在自己有能力寫出來之前,多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去體會思想的力量、感受文字的美,在讀懂的那一刻和作者產生惺惺相惜的情感,這就是我真正想傳達給孩子的 ! 欣賞電影如是,欣賞文學作品亦如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