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華德福] 2016-17慈心華德福師訓一年級 Month 9

      因為上一次上課的內容,一直到這次回台灣上課都還在吸收、了解,所以這次上課的筆記就整理得更慢了^^;不過還好,這次上的是「歌德觀察法(一)」,而且老師這次還破天荒的倒過來,先讓我們實際操作一次、感受一下,下次才解釋歌德觀察法的原理,所以這次我半點筆記也沒抄到.....到底上到了什麼、感受到的東西是正確的嗎?要等到下次上課才能見分曉了@_@

      不過因緣際會,本來還在猶豫要不要去聽一位華德福音樂老師的課,用音樂來講四大氣質,後來因為朋友下午約了下午茶,我就一鼓作氣把小孩放生了!沒想到這堂音樂課不是很音樂,卻很「歌德觀察法」,算是用另一個角度來詮釋四大氣質(元素)怎麼運用在與孩子的工作上,所以我決定綜合這兩次的課,把自己到目前為止對「歌德觀察法」的體會整理一下,到底正不正確,就要等到下次師訓再來驗證了。

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學習] Grade 2 Noki在華德福的日子 Month 8

這個月實在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可以記錄,一來是學校方面沒有新的消息,二來是我現在對Noki的在校學習也採「放牛吃草」的態度,反正最後這幾個月,希望他能在學校留下開開心心的回憶就好,所以並沒有過問太多,加上有一個禮拜的復活節假期,學校生活只有三個禮拜(還扣掉幾天病假),不如就寫幾件我想到的事情吧!


1. 不記得確切時間是什麼時候,但他們二年級「突然」可以開始種田了!主要是因為租教室給我們的房東池婆婆,知道孩子們喜歡種田,所以今年春天開始播種的時候,特地留了一小塊地給她們,教他們種玉米和莧菜。小孩當然超開心的!還把雨鞋放在學校,隨時都可以下田。

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

[華德福] 2016-17慈心華德福師訓一年級 Month 8

      這次的課程我因為要參加Iro的學校運動會,所以請假了,本來想說跟同學借個筆記來看看,沒想到同學不是說筆記很亂,就是說沒寫什麼,還好熱心的好同學幫我找到了錄音檔,所以我就當重新聽課一樣把老師講的話重聽了一次,沒有畫面是比較難抓到重點,但有幾個觀點讓我很有感覺!既然人沒有在現場聽課,所以也不能算是上課筆記,我就把幾個讓我覺得很受用的觀點寫下來吧!

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

[華德福] 內在感官之十二:自我覺

        講到最後一個內在感官,大家可能會想:終於可以有一個都是講自己的感官了吧!但其實不是喔!「自我覺」不是要覺察自己的自我,而是要覺察別人的自我,只不過在覺察對方自我的過程中,也和自己的自我產生了很多碰撞,這中間是透過「觸覺」來作用的:

1. 和某人相遇時,首先會產生對方的第一個印象
2. 這個印象因為和你的自我不一樣,因此你會感到被攻擊、而產生反感
3. 反感讓你拉起觸覺防線來保護自我
4. 在短暫的互動後,你的反感逐漸消失、開始認同對方,放下觸覺防線後,你的自我會出去覺察他的自我
5. 這時候你會接受到對方的第二個印象,再度激起反感,自我又回到自己這邊,被圈在觸覺防線裡

[華德福] 內在感官之十一:思想覺

        可想而知思想覺又比語言覺更高一層了。之前已經說過,語言覺是幫助人傾聽的感官,傾聽的是來自大天使的聲音;思想覺就更厲害了,它希望你能把語言拿掉,去感知對方想表達的那個「思想」,因為真正的思想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舉個例子,請你解釋什麼是「緣分」,你會發現你可以用十個字或三百個字來描述它,但都不及你「感覺」到的那個東西來的精確,那個東西就是你不需要用語言表達,也很清楚知道是什麼的,因為它是思想層級的東西。那你又是從哪裡學到什麼叫「緣分」的呢?總不可能是靠老師上課的時候給你一個字面上的定義,你就學會了,你一定是透過日積月累的生活經驗,才體會到什麼叫「緣分」,因此和「思想覺」相對的感官是「生命覺」,你一定要先充分發展「生命覺」,才能為日後的「思想覺」奠定基礎。

[華德福] 內在感官之十:語言覺

        聽覺後的三個感官包括語言覺、思想覺和自我覺,靈性的成分又更多了,所以這三個感官我看了很多次,一直掌握不太到它的真諦。現在決定先暫且把知道的記錄下來,說不定明年上到師訓第二年時,可以有更多的體悟!先來談談語言覺吧!

        因為語言覺又稱為「說話覺」,一般人會以為語言覺是用來表達的感官,但事實正好相反,語言覺是用來傾聽別人說話用的。既然如此,一定會有人想問,那「聽覺」和「語言覺」有什麼不同呢?要討論聽覺和語言覺的不同,就要從他們「聽」的東西來討論起,前者聽的是「聲音」,後者聽的是「人說的話」,那麼聲音和說話又有什麼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