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華德福] 2018-19慈心華德福師訓三年級 Month 5

      三年級師訓的第四次上課我因為要在香港上第四階的字感課,所以請假一次,剛好那次是做「兒童研討」,喜的是避開了我最想聽的「四年級課程實務」,憂的是我後來聽說有真的請到一個孩子來做為大家兒研的對象,不能實際參與到整個兒童研討的過程真是太可惜了 ! 看來只能等明年有開「兒童研討」課的時候再來申請補課了T_T

      而這次回來師訓我也安排了一連串「虐心」的行程.... 適逢孩子在年底有將近兩週的假期,我就狠下心來從師訓完就開始連續三週的實習。因為帶孩子回來,白天要請我爸媽幫忙照顧,所以我只能 每.一.天 都台北、冬山來回 ! 熟悉台北和宜蘭往來交通的人就知道,要在學校八點上課前抵達,我必須每天五點出門去趕客運才行,又為了確保一定不會遲到,所以我也不敢搭平常去師訓時的客運,而必須選擇更早出門 ! 加上彈性補課,我從師訓的週末兩天開始,要連續八天都五點前起床>_<所以這次我真是繃緊了皮回來,師訓的這兩天對我來說,已經是「休息」了。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自學] 小四冬季課程 Week 4 動物 - 06獅子


第二季的動物課程走到最後,我們談到獅子,其實也算是所有貓科動物的代表,因為牠們的習性都很像,唯獨比較特別的是獅子的群體性,這在獅子的第三天課程裡有特別介紹。

第一天我們比較草食性動物及肉食性動物的差別,並討論兩者間不同的習性。我們可以看到因為吃的食物的「習性」不同,而導致攝食行為的差異,既然攝食行為有所差異,生理結構必定也要有所配合,因此也就慢慢分化出草食及肉食性動物的不同。而我們人呢?既可以吃素也可以吃肉,所以我們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牙齒,也可以採取不同型態的行為模式,換句話說,我們更應該要懂得如何讓吃進去的食物與我們的行為相配合,才能發揮我們最好的「設定」。

2018年12月9日 星期日

[自學] 小四冬季課程 Week 4 動物 - 05牛


在介紹大象時,我提過草食性動物的消化系統,但整個消化系統的過程在「牛」的身上才真正被完整地介紹到。

牛是一種會反芻的草食性動物,之所以有「反芻」機制,是因為在野外怕吃草吃太久被攻擊,所以才採取了「先囫圇吞棗、到安全地方再吐出來慢慢吃」的策略(講到這邊小孩覺得好噁心XD),為了慢慢消化食物,牛的胃也分化成四個部分,就是我們平常以為的四個胃。非常感謝中國人真的很會吃又不浪費,所以牛的四種胃都可以找到「現成品」給小孩看,就是街市平常賣的牛肚、蜂巢肚、牛百葉和皺肚,那個「韌勁」就能讓孩子清楚地感受到胃部肌肉是多麽的有彈性又堅實!

2018年12月5日 星期三

[自學] 小四冬季課程 Week 3 動物 - 04大象


因為有「巴蛇吞象」,所以我們就來介紹大象(咦)。大象是和之前介紹的三種動物完全不一樣的動物,但我和孩子都還算熟悉,因為三個禮拜前我們才剛從泰國看完大象回來,當時有餵大象、騎大象和幫大象洗澡,真實且親密地和牠們接觸過,所以這一季來介紹大象是最好不過的了!

故事就從回憶泰國之旅開始,介紹亞洲象和非洲象的不同,亞洲象比較溫馴,和人的關係也比較好,牠們是聰慧而感性的動物,這點毋庸置疑。因為講到大象和人的關係,我也介紹了台灣林旺爺爺的故事,最後念了《動物》這本書裡提到的「印度象坦布的故事」,描述野生象如何被人馴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