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華德福] 2017-18慈心華德福師訓二年級 Month 4

      怎麼感覺才剛過完上一次師訓沒有多久,又要回台灣師訓了!?去年還沒有那麼強烈的感覺,今年卻深刻地感覺到上課上得很密集啊Orz一個月也過太快了,好不容易才理解了一些東西,馬上又要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重重疑竇,我真的很想請假(想慢慢消化)又不敢請假(怕沒聽到就再也跟不上了)啊啊啊啊啊啊啊>_<

       這次的副課程,只有一個體操課可以玩新式躲避球,其他兩個都是讀書會+Ben工作坊的燒腦行程,偏偏我這一組上的順序有點顛倒,先聽了第九講的內容,再回來研讀第六講,才發現前面的名詞通通理解錯誤,所以吸收的東西得先打掉重練才能理解,果然跟我和同學聊的一樣:如果有人願意開德文工作坊,我非常樂意參加!因為真的很需要啊T_T(從師訓一年級開始就有想學德文的宏願,不知道哪一年才會實現XD)

      這次涵蓋的書本內容有點多,從第六講到第九講,我重新把我的筆記和聽到的東西整理一下,終於稍稍搞清楚了順序到底是什麼,我想這一切就從名詞解釋開始吧!


  • 心質 vs. 靈質

        讀書會從第六講的第一段開始念起,同學才唸完第一段我就已經快要受不了了.....因為太多東西看不懂了!幾乎每一句話都可以拿出來變成一個問題,像是「嘗試從新角度對人進行了『把握』」,到底是把握什麼鬼啊?這個翻譯真讓人生氣。再來是「心質」和「靈質」,還好老師有解釋,我才知道這兩個名詞和我們之前所讀的完全不同,一般我們提到「心」總是會理解為和「感受」有關的「星辰身」(至少我前面幾講是這樣假設的),這裡的「心質」其實是泛指所有在內心發生的心理活動,基本上就是除了物質身和「靈」的存有以外,所有發生在人「內部」的看不到的事情,這真的是誤會大了!難怪後面怎麼看都看不懂啊!

      那麼「靈質」呢?這裡的「靈」就比較接近靈魂、吾的意思,指人的靈性,所以和「思考」是沒有關係的喔!不要隨便就拿之前的三元性來將身質、心質、靈質做串連,這樣一定會跟我之前一樣腦袋糊成一團非常痛苦,非常感謝老師的名詞解釋!可惜我是第二天下午才聽到,所以回來要重新消化、消化了很久啊!

      也感謝老師對於整個Steiner演講架構的解析,讓我們可以看到他想闡述的完整架構,然後我回來重新把書翻了一次,其實最前面有個「內容提要」,對於理解整個概念幫助很大(因為它把中間拉拉雜雜的廢話範例省略了啊[大誤]),在第三到五講,Steiner描述了在心質中,思考認知、情感和意志三個東西的運作關係,從第六講開始,他要從「靈質」的角度,再重新描述思考認知、情感和意志的三者關係,最後第十講他才要從從「身質」的角度來講這三個東西,這樣講大家有懂嗎?我看應該是很難XD讓我用我自己的話重新再講一次:

      華德福教育中思考認知、情感和意志這三大元素非常重要,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其實Steiner不過就將人的內在活動分成這三個部分罷了,但他認為需要把這三者「究竟是如何運作的」讓為人師者理解清楚,唯有如此,才能了解教育活動應該怎麼設計。所以他透過三個方面來解釋思考認知、情感和意志這三個東西:一個是透過離斥感和融合感、和心理狀態比較有關的(第三到第五講所講的);一個是透過人的意識狀態(接下來要講的);一個是透過實際生理狀態的運作(第十講之後要說的),這就是這本書(人的普遍智識)的基本架構。

      在這樣的架構下,Steiner用「住在身體內部的第二個人」來解釋「靈質」,就像我們會跟自己對話一樣,有些事情我們會意識到自己的靈性/自我存在,但有些事情其實是無意識地在做,像是走路、吃飯等接近本能的行為,我們不需要告訴內在的自己現在要先使用哪裡的肌肉、心臟要跳幾下,而是近乎無意識地在控制自己的身體。所以前者他說,當我們很有意識地在思考、認知的時候,代表我們的意識是清醒的;後者我們的意識則陷入沈睡了,它沒有消失,只是用意志在活動(還記得上個月意志的七個層次嗎);在兩者中間的狀態,就像「做夢」一樣,其實我們不是真的在做夢,你只要把這個狀態當成是「清醒」與「沈睡」之間的狀態就可以了,Steiner暫且用「夢」這個名詞而已來稱呼它(因為我之前想像做夢的感覺想像了很久,最後覺得應該不是這樣XD)。

  • 記憶 vs. 睡眠

        弄懂上面這個概念,我覺得非常重要,因為唯有當這個概念清楚了,才能繼續理解後面的章節。和第三講到第五講所描述的心之狀態不同,人的意識狀態有更明顯的「時間性」,如果說心質中認知思考、情感和意志隨著人的生命發展階段有長遠而連續的脈動,那人意識狀態的變化週期就快多了,因為一天之中我們就會至少經歷一次清醒和睡眠的週期,隨著人不同的意識狀態,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變化可能運作得更快,這就是我們每日形成概念認知的重要過程,如果我們是按照心之狀態來規劃每個七年發展論,那麼靈的意識狀態就可以幫助我們將實際的教學活動規劃成形。

        這裡就要透過清醒、作夢和睡眠來描述認知真正轉化為記憶的過程:白天當我們意識清醒的時候,我們進行學習,許多知識被我們吸收進來,等待消化;晚上我們睡眠的時候,意志在幫我們工作,之前說過意志就像種子,白天習得的知識就像種子一樣種在我們的心裡、身體裡的某處,直到我們隔天再度清醒時,才能將沈睡的知識喚醒,也就是記憶;那麼從清醒到睡著的這段過程中,究竟是什麼讓認知變成種子沈睡呢?Steiner說是情感,也就是做夢的那一段,將死亡的、冷冰冰的知識轉化為溫暖的意志,流入身體裡,成為本能、直覺,身體不能消化的、完全接收的,就會被排擠出來,也就是遺忘,甚或是留在身體裡面變成一種毒,成為日後慢性疾病的種子。

      所以華德福教育很重視睡眠,這不但是呼吸中的其中一環,也是因為它在人形成認知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人晚上睡得不好,就會影響學習,我們也可以把這個過程擴大到意識狀態:如果有人在交代事情你卻沒有帶著清楚的意識去聽,你就未必接受得到他所有的訊息;如果你聽了但沒有發自內心地認同這件事情,你的情感就很難發揮作用讓你將這個訊息落實到你展開行動的意志中;如果你根本沒有做這件事情的意圖,那麼這件事情就只是奉命行事而已,對你的生命產生不了意義,你可能做過就忘了,除非在做的過程中有發生其他的情感事件而讓你留下印象,這大概就是記憶的運作過程。

      這裡就可以延伸出老師提到的幾個事情:

1. 動機和興趣的不同:透過上課和導師時間的討論,我發現動機和興趣原來是兩回事,以孩子學習音樂這件事來做例子,Noki對於拉小提琴未必有興趣,但有朋友和他一起練琴引起了他的動機,所以他願意為了這件事而學小提琴,所以我可以說,透過其他的情感因素,我讓孩子「認同」我希望他做的事情,我就有機會讓他的意志進入這件事情的工作上,那這個行為才有機會長久。當然,當孩子的意志尚未完全進入的時候,拿掉情感因素可能就拿掉了他的動機,他就沒有「興趣」繼續做了;但如果透過時間的浸潤,他將意志提升到動機、願望甚至是意圖的層面,那麼那件事情才會變成他真正的「興趣」,即使沒有,我希望過程中我也鍛鍊到他一些意志力了XD

2. 小孩和老人記憶力的不同:易霖老師要我們想想身邊有沒有一些老人,即使年紀很大,但記憶力還是很好的,通常人到了老年因為物質身的衰退,雖然更有靈性、更有智慧,卻不一定表現得出來,那是因為受到物質身老化的限制。我卻發現,我對於小時候的事情印象都很清楚,現在卻常常忘記前一陣子的事情、近期的反而記不起來,這又是為什麼呢?如果是套用清醒、作夢和睡眠的說法,小孩0到7歲是意志力最強的時期,雖然很多東西不會放在「心」上,但只要有強烈的情感事件,我們腦海裡都會永遠記住那些畫面;然而成年之後,我們都是用「理智」在想事情,縱然有情感,代入意志的力量卻變得薄弱了,以至於我們許多事情只剩下短期記憶、無法成為長期記憶,當然這說不定也跟我們睡眠時間變少有關哈哈XD

3. 半夢半醒、醉生夢死:所以如果你沒有好好睡覺,你就無法保持完整的清醒;如果你上課常常在打瞌睡,你自然就不可能把所學的記憶下來;如果你沒有充滿意識地去過你的生活,那你每天上班上學就如同行屍走肉一樣,雖然你人是活著,但心是死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睡覺才能好好吸收,並讓自己好好「感受」人事物、鍛鍊自己的十二感官,才能讓這個過程運作得更好、更順利。




  • 結論、判斷、概念

        清醒、作夢和睡眠是將認知進入記憶的過程,Steiner接著想把這個過程再精細化,縮小到一個概念的形成。這邊又要再名詞釋義一下,因為我覺得這邊的翻譯實在不是很妥當,當然很多字德文翻譯成中文本來就有誤差,甚至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中文名詞存在,但胡亂用類似的名詞來做對照就是造成閱讀困難的主因,可能譯者覺得很清楚.....但請考量到不會德文又是人智學初學者的心情啊>_<如果要使用某些和中文意義不同的詞彙,應該要先解釋清楚啊!對不起我抱怨太多離題了......。

        這裡的「結論」講得比較接近「已存在的客觀事實」,也可以說是「表象」,因為是表象、也是事實,所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了,不會改變,就像不管筆對你來說是筆、對狗來說是骨頭,筆就是「那個東西」,在你出現之前它就已經是筆了。而所謂的「判斷」則是加入了情感元素的經驗或看法,例如對人來說,我們用筆寫字,所以我們說它是筆;但狗不會寫字,對牠來說筆只能用咬的,這就是因為經驗不同而導致了不同的判斷,但如果我們因為狗咬了筆而處罰牠,牠對筆的經驗就又改變了;外在事物經過了加入情感的經驗過程,最終就在我們心中形成了「概念」,對那隻因為咬筆而被處罰的狗來說,牠對這隻筆就產生了「這很像骨頭但不是骨頭」的概念,而這個概念如果在日後有其他相關的生活經歷發生,是有機會再改變的(當然也要牠願意改變),這就是結論、判斷到概念的運作過程。

        這邊我覺得很關鍵的一個部分,是情感介入後的「判斷」形成,英文就是用「judgment」這個字,天啊!這不就是我從兩年前就糾結到現在的東西嗎?沒想到Steiner有好好地解釋這是怎麼回事耶!讓我們來好好了解一下:如果要說「結論」是完全客觀的東西,「判斷」就加入了很多主觀的元素,但是好的「情感反應」,應該要讓我們將「結論」(認知)過渡到「概念」(意志),而不是停留在「判斷」上,我想就不如將「過於主觀的判斷」稱之為「批判」吧!這個情感過程和「心之習慣」有關,是我們在學習認知的一種「習性」,如果我們從小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好好地經歷結論、判斷到概念的步驟,而是直接就對事實下定義、忽略了感受,那我們的主觀就容易將客觀事實曲解成個人的批判,或是憑一點點客觀事實就形成滿滿的主觀,現代人會有很多這樣的「壞習慣」是因為在成長及學習過程中沒有進行正確的步驟所致。

        所以Steiner認為應該要怎麼培養正確的「習慣」呢?首先,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不應該直接給定義(Steiner稱為「概念軀殼」),雖然直接給定義很快,但孩子就沒有機會去意識到「概念」是可以改變的,因為我們的傳統教育一直都要求標準答案。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盡量客觀地描述這個世界,並讓孩子充分地使用十二感官去感受,孩子心中的概念就會自然成形,這樣培養出來的「心之習慣」,會讓他們透過生命的經驗和歷程去不斷形塑原本的概念,概念就會隨著他們的生命一起成長,而不是像直接給定義的概念只是個死亡的、不會成長的軀殼,孩子日後對於其他事物的判斷也就不會只停留在個人批判上,而是懂得個人的觀念和看法是要開放性的、能夠改變的。

        如果老師能夠用正確的步驟(結論、判斷、概念)與方式(透過藝術培養感受)來帶領孩子學習,並以開放的態度面對世界,不直接把自己的感受放在孩子身上,而是讓孩子自己發展自己的感受,孩子就能知道老師是能讓他放心倚賴的大人、他能信任這個大人去看到並認識這個世界,同時願意讓老師帶領他去做他應當做的事。於是老師就建立了他的「威權」,這個威權是來自孩子對他的信任,孩子會願意為老師去做他本來不是那麼願意做的事,因為他不擔心自己會因為遵從老師而失去自我,我感覺這是這一年在師訓中老師一直想談的部分。


        筆記的部分就整理到這邊,另外想大加讚嘆的就是一真老師的自然課,她在自然故事的創作功力真是令人歎為觀止!讓我收穫良多!要成為華德福老師真的什麼都要學才行,而且永遠學不完,但要成為孩子心中的愛之威權,沒有實力怎麼行呢?只能讓自己繼續精進了XD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學過就是你的!只要努力學習、隨著時間過去,成長就是指日可待的,讓我們一起發揮意志力繼續披荊斬棘地前進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