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作息] 超級嬰兒通 作息篇

        超級嬰兒通和百歲醫生法一樣,主張讓嬰兒穩定的成功處方就是「有規律」,身為一個對時間掌控有強迫症的媽媽,我也很需要一個規律的生活作息,規律的作息不但可以讓寶寶因為「可預期事件的發生」產生安全感,也可以讓父母便於掌握寶寶的動態,進而得以安排自己的時間,所以雖然我曾經想過要不要嘗試親密育兒法來「隨時」滿足寶寶的需求,但一想到自己也需要固定的吃飯及睡眠時間,就還是放棄了這種天真的想法^^;



不同理論的作息法比較表






































親密育兒法



超級嬰兒通



百歲醫生法


只要寶寶哭(有需要)就餵食,一天大約十至十二次 有條理但充滿彈性的運作,大約兩個半到三個小時循環一次

預先已決定多久會餵食,按照時鐘作息,大約三至四小時一次
無法預期—看寶寶何時需要

可預期—父母會決定一個步調讓寶寶跟從,寶寶也知道可以預期什麼 可預期但容易令人感到焦慮—父母會預先安排行程表,但寶寶可能不喜歡
父母沒有學習去解讀寶寶的暗示,可能寶寶一哭就塞奶 父母可預期寶寶的需要,容易去理解不同的哭泣所帶來的暗示 如果不依照時間表,寶寶的哭泣會被忽略,父母也沒有學習如何去解讀寶寶的暗示
父母沒有自己的生活,寶寶才是主導一切的人 父母可以規劃他們自己的生活



父母是依照時間在做事的



父母感到迷惑,屋子裡常常一團亂

父母對於他們照顧寶寶的方式感到自信,因為他們了解寶寶的暗示及哭泣的意義 當寶寶不按照時間表行事時,父母常覺得罪惡、焦慮、甚至生氣






        其實如果將百歲醫生法稍微彈性一點來做,就比較不會產生如上表那麼極端的情況,嚴格來看,百歲醫生法跟超級嬰兒通都是一樣採用「吃飯—活動—睡覺」的模式,差別只是在前者是固定四小時一個循環,後者是三小時一個循環而已,這個差別我不知道是不是由母親是否餵母奶來決定,因為超級嬰兒通是贊成餵母奶的,而許多餵母奶的學者都說因為母奶比較好消化,所以寶寶容易餓,通常三個小時就需要吃一次奶,而百歲醫生法則完全沒有提到餵奶這方面的事情,因此我懷疑百歲醫生法主要是餵配方奶,畢竟嬰兒如果餵配方奶,餵奶的量比較固定,作息也比較容易預期,這是當初我在安排Noki作息的時候沒有想到的。




        超級嬰兒通的作息規律稱為E.A.S.Y.法,理想中是從第一天就開始實施,大約每三小時左右就會按照順序發生︰



l  Eating(吃飯)—嬰兒的作息幾乎完全由吃飯這件事來決定,只要寶寶肚子餓了,睡覺這件事情就被排到第二順位了^^;食物是他最原始的需求。至於怎麼餵奶的部分,餵配方奶就不特別介紹了,怎麼餵母奶在超級嬰兒通裡面則有特別一個章節來介紹,我留到下一篇再詳述。 



l Activitiy(活動)—在三個月大之前,寶寶有大概70%的時間都是吃飯和睡覺。百歲醫生法也不主張寶寶吃完奶就睡覺,一來寶寶玩過之後比較累,這樣睡覺可以睡得比較好、容易撐到下次餵奶的時間;二來我覺得是剛吃完奶就睡覺容易有溢奶的問題,讓寶寶消化一下再睡覺會比較好。 



l Sleeping(睡覺)—親密育兒法總是讓寶寶跟大人一起同床睡覺,或是讓寶寶在大人的懷裡睡著,因此這邊超級嬰兒通就跟百歲醫生一樣了,保姆崔西認為所有的嬰兒都需要去學習在自己的床上入睡,引導、培養他們的獨立性,這邊我也會另外寫一篇詳述。 



l You(你自己的時間)—百歲醫生法並沒有特別強調這所謂「自己的時間」,因為百歲醫生法的精神就是父母才是主導並掌控嬰兒時間表的人,當然不需要額外強調自己的時間,不過超級嬰兒通在這裡就幫媽媽們作了很多的心理建設,她建議媽媽們還是要留點時間給自己,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尤其在頭六周不管是在生理上或情緒上,都需要讓自己從分娩恢復過來,我覺得這個心理建設真的是常常容易被我們忽略,但又是非常必要的。 




        

        至於
E.A.S.Y.的時間表,其實是用來參考用的,但主要還是以三個小時為一個循環,再視寶寶的個別差異去作調整。為什麼在這裡要強調所謂的「彈性」呢?根據自己實行百歲醫生法的經驗,因為百歲醫生法比較強調「鐵的紀律」,加上我自己本來就是個嚴格執行時間表的人,所以面對時間表就很難做出彈性的調整,偏偏如果你是餵母奶的媽媽,寶寶下次需要吃奶的時間就沒辦法每四個小時那麼規律(畢竟寶寶每次吃奶的量會受很多因素影響),要馬你就是餵完母奶再餵配方奶,確定寶寶一定有吃飽,但這樣違反了大多數餵母奶媽媽的原則,同時也容易養大寶寶的食量,因為嬰兒通常不知道所謂吃飽的感覺,並容易將吸允的需求與喝奶的需求混淆—尤其在父母還沒學會解讀寶寶語言的情況下。



        這是保母崔西建議的作息時間︰






l  Eating(吃飯)—哺乳或喝奶瓶約25~40分鐘的時間,一般約三公斤或更重的嬰兒,大概兩個半至三個小時就得再餵一次。


l  Activity(活動)—45分鐘,包括換尿布、換衣服、一天一次好好洗個澡。


l  Sleeping(睡覺)—花15分鐘可以入睡;小憩約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在兩周大或三周大之後,晚上睡覺的時間會越來越長。


l  You(你自己的時間)—當寶寶睡著後,大概有一小時或更多的時間;當寶寶越長越大,吃飯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可以獨自玩耍、睡得更久時,你就會有更多的時間。






        其實這個作息規律我覺得很理想,如果操作得當、寶寶每個動態都可預期,媽媽的生活將可以過得非常輕鬆,但我唯一憂慮的就是那所謂三個小時與四個小時一循環的差別。怎麼說呢?中國人坐月子跟外國人不一樣,為了奶水要多,在剛生完的頭一兩個月,休息時間還是要喝很多湯湯水水,如果奶量不夠要追奶,就更辛苦了,餵完奶還要花15~30分鐘在擠奶上,根據上次我實行四個小時餵一次奶的經驗,我覺得中間所謂「自己的時間」根本就不夠用@_@如果是改實行三個小時一循環,光是喝湯+擠奶就已經用掉一小時的時間,哪還有時間睡覺休息呢@_@



        但換個方式想,如果將餵奶時間提前到三個小時一次,是否每次的奶量就可以足夠而不用另外擠奶來追奶呢?畢竟想到當年自己追奶的情況就覺得很辛苦,如果可以不用追奶,那真的可以輕鬆很多。上網詢問過一些實行超級嬰兒通的媽媽們,她們多數告訴我等到可以「供需平衡」的時候,就可以輕鬆實行三個小時一循環的作息,甚至有人有辦法拉長到四個小時一次(哇這個媽媽一定是奶量豐沛,不然就是寶寶食量小),所以我現在只能祈禱自己到時候在超級嬰兒通的餵奶指導下,可以變成一個奶量充沛的媽媽,不然如果真的要多賺取自己的休息時間(畢竟還有Noki要照顧),就只能橫下心補配方奶了(反正Noki當初也是這樣過來的哈哈)。






        只能說,百歲醫生法對於父母來說,真的是輕鬆便利的最好選擇,也難怪在這個雙薪家庭的時代特別容易受到歡迎,但我後來的反思是,如果你的寶寶(尤其是女寶寶)食量小,或是屬於天使型或教科書型的寶寶(關於寶寶的性格類型我會在最後一篇做介紹),實行百歲醫生法當然就沒什麼問題;但如果不是以上的情況,你就會發現你的百歲醫生法充滿挫折,這時候比較有彈性的E.A.S.Y.法就會變得特別吸引人,畢竟後者相對來說是比較尊重寶寶的,而不是天使型及教科書型的寶寶們也格外需要一個會解讀他們的父母,這就是為什麼我建議父母們應該先閱讀超級嬰兒通這本書,再去接觸百歲醫生法跟親密育兒法會比較好了。





相關閱讀:


超級嬰兒通 觀念篇

超級嬰兒通 哺乳篇

超級嬰兒通 睡眠篇

超級嬰兒通 解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