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10月9日 星期三

[好好看] 清潔:照顧空間與人的需要 Part II 照顧空間才能被空間照顧


書裡的另一個例子也感動我至深:

另一個我回想起來的事件是當我祖父意外喪生後,我的祖母搬來住在我們的農場。我媽媽把我的三位姊姊和我叫去,向我們解釋祖母十分傷心,終日以淚洗面。我們可以輪流每天早晨幫她鋪床來安慰她。因為我們從來不整理自己的床鋪,媽媽帶我們到祖母的房間示範如何鋪床。那個年代沒有羽絨被這樣的東西,必須小心地、以正確的方式折疊亞麻床單和毛毯,床鋪的四個角落才會平整、好看,上面那層床單必須反折回來才能看到刺繡的圖案。媽媽解釋最重要的是枕頭。她把枕頭拿到窗邊並示範如何用力地搖動、徹底地拍打,讓祖母所有的苦痛、淚水、悲傷都隨風而逝。然後再把枕頭放回去,輕柔地撫平它,同時為祖母念一小段禱辭,祝福她把頭靠在枕頭上休息時能得到安穩和舒適。



從來沒有想過可以透過做家務來撫慰人心的我,被這最柔軟卻又最有力量的方式震撼了。首先讓我感動的是作者母親想照顧她祖母的心意,這心意不但真摯而且非常深入,她選擇的不是表面上的安慰或帶祖母去做些喜歡的事情,而是將這份心意埋藏在祖母的床裡,完全貼近祖母的心;其次是她對每個細節的要求,包括平整、露出刺繡,我不知道她是否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但我可以確定的是她想將這份心意做到最好,讓祖母得到最高的待遇——因為她已經那麼傷心了,要有人好好照顧她的身體才行。

這讓我想起以前種田的時候,我真心確信有人天天用心照顧的作物,結果就會跟別的田不一樣,所以我每個禮拜至少會除草兩次,而且開始除就停不下來,彎腰工作至少兩個小時。我照顧的不只是作物,還有環境,我希望讓作物們感覺它們是有人照顧的、是被照顧好的、可以專心長大,而它們將會以豐收作為對環境/我的回報。

有被人充分照顧的空間,感覺也會特別溫暖。我們多多少少都有路過廢棄空屋或參觀過老房子的經驗,年久失修的房子沒有人喜歡,但有些老房子就算沒有高級檜木或整潔發亮的窗框,還是能給人一種「好有味道」的感覺,我們甚至就是愛它那缺了一角的牆飾或斑駁的牆壁,為什麼會差那麼多呢?我覺得就只是在於「這個空間是否曾被人好好照顧」的差別而已,好好照顧過的東西,會留下痕跡,照顧得越久,痕跡就留得越久,餘韻久散不去,來過的人會感受到。

所以透過清潔來為空間帶來變化,是非常積極的活動。你可以像在許多「斷捨離」的書裡教的一樣,把不需要的過去清掉,替自己的「未來」創造一個邀請的空間;也可以透過好好清潔與照顧空間裡的物品,讓處於其中的自己感到自己有被好好照顧,因為你好好地照顧了這個環境,所以這個環境將會好好照顧你,這是多麽美好的事啊!

但這個動作並不是機械化的執行,而是有注入自己的精神力量的。我曾在師訓二年級的課堂上說過:「清潔工作是意志力的活動,所以應該要屏除情感、做就對了!」現在我覺得完全是大錯特錯,當時的我不相信青少年會接受「溫情牌」、把清潔當作社會服務的一種;但我現在覺得如果學生們無法從清潔活動中體會到虔敬的力量,那是最可惜、也最浪費生命的事,這樣深刻的感動,讓我幾乎要掉下淚來,我們的孩子要到幾歲的時候才能有這樣的體悟呢?

或許這也是個人修行的過程,就讓他們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體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