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3月4日 星期一

[自學] 小四春季課程 Week 1 山海經 - 簡介


過完年又三個禮拜,終於邁入春季課程了!好我知道拖得有點久,畢竟之前因為每週有一天要農耕,所以把三週的主課程拉長到四週,變成每一季都要上超過十週才能上完。所幸決定田租到過年為止後,把後面的課程又重新做了調整,不但主課程恢復三週的進度,還多生出四個禮拜的時間可以做「地方探究」,真是意外的收穫啊!
而上半年花了兩季的語文課時間講北歐神話,下半年的語文課我們也終於可以開始上中文了!這一季我們會以「山海經」為主軸,講夏朝到商朝的「神話歷史故事」,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這個時期其實神和人還沒有完全分隔出來,所以神話和歷史是無法切割的。而下一季我會講「封神榜」的故事,雖然有些華德福學校會在四年級配合動物課而選擇講「西遊記」,但我覺得不論是在意義上還是時間脈絡上,「封神榜」都比「西遊記」更適合,如果在四年級講西遊記,「宗教」那塊就不見得能進入了,畢竟那是六年級的範圍,兩個方向不一樣,關於封神榜,我留到下一季再來好好介紹。

回到山海經。有些學校會把山海經放在三年級語文課的尾巴,主要講夸父、黃帝和蚩尤、羿和嫦娥的故事,因為羿和嫦娥的年代在堯的時期,而我卻在三年級一口氣把堯舜禹講完了。沒講到沒關係,我們四年級再來講,而且因為孩子的字感已經學了將近一半,我也想考驗看看孩子看古文的功力,坦白說,因為字少、文法少,只要不放很艱深的字進去,其實孩子看古文應該會比較容易,這也是我拖到四年級下半年才教山海經的原因,也是要等孩子的字感能力提升了才能做啊!

山海經是中國的第一本地理百科全書,裡面收羅了各地的見聞,作者也不只一位,有人說是黃帝打敗蚩尤後,派臣子豎亥去測量自東到西的距離,也有人說是大禹平治水患後做的工作,所以在講完大禹治水後再回來講山海經,其實也沒什麼問題。在閱讀山海經最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山經是非常有系統地劃分地域外,其他的經文有很多重疊、重複的部分,所以如果按照山海經的順序來讀,是容易混亂的(但我喜歡),坊間大部分的做法是以山海經裡出現過的人物神獸為主體,整理出所有該物有出現過的經文放在一起,這也是一種不錯的分類法,但最弔詭的地方是中國的經文都

沒有圖
沒有圖!
沒有圖!!

很重要所以講三遍!請問四千年前還沒發明紙,光刻字都累死人了(所以不要怪為什麼古文和口語差那麼多,中文字筆畫那麼多,老祖先不寫精簡一點,寫完一篇文章天都黑了吧),還要怎麼畫圖?再加上中文本身就有「視覺」上的功能,所以為什麼要培養中文字感,就是訓練孩子「以字代圖」的能力,我們能看到關於山海經裡的圖畫,都是明清文人的想像作品。

既然沒有圖,我這次也決定「我不要畫圖」,因為根據經驗顯示(去年動物課有畫過「巴蛇吞象」),雖然我強調我的圖只是給孩子作為參考,但他後來還是都照我的來畫,根本沒有自己的詮釋與想像。所以這次我提供了各種別人畫的圖,但就是不畫在黑板上,希望他能自己去「設計」圖像、還原經文裡的東西,希望這一本他自己設計的「山海經圖說精選」,可以成為中國版的「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至少第一天他畫得興致勃勃XD

接下來這一週我們會介紹中國太陽與月亮的故事,然後請羿出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