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華德福] 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慣性


上次師訓的讀書會內容,給我的後勁頗深,當時針對「結論-->判斷-->概念」的形成過程,和其他同學及老師做了討論,如果不想孩子養成僵化的思考習慣 (例如 : 獅子就是獅子、太陽就是太陽),老師應該盡量避免做的是什麼呢 ? 應該做的又是什麼呢 ?

Steiner在這方面做了很多解釋與說明,他希望老師不要只做知識的灌輸,尤其是大量地對事物下定義,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個世界並不經常是我們以為的那樣,當我們年紀越長,越會發現很多東西沒有標準答案,就像太陽不只是我們的太陽,還是一顆恆星、銀河系的一部分,在某個星球上看它甚至是滿天星斗的其中一顆。如果我們讓孩子習慣了凡事只有標準答案、其他答案都是錯的,那他就容易成為一個狹隘的人,思想固化後甚至難以容忍新的想法或學習新知,但我們身處於不斷創新的年代啊 ! 我們的孩子不但要習慣學習創新,甚至要勇於創新,所以Steiner提出的教育方式正是我們這個時代裡需要使用的東西。



這週帶著孩子去旅行,在火車上拿著「人的普遍智識」的另一個翻譯版本「人學」來看,順便幫自己複習整本書,把第九講又讀了一遍,深深覺得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只是非常實用的教學法,更是真正活化思考方式的培養。何謂「真正活化的思考方式」? 簡單來說就是每個東西不是只有單純一個名字或定義而已,孩子透過觀察與思考,真正去「認識」一種動物或東西的「本質」,因為唯有真正地了解,才能在實際遇到問題或狀況時進行適切的思考,那個東西叫什麼名字,其實不是那麼重要。我可以舉幾個例子 :


例一

在火車上,我在看書,朋友的孩子就和我的孩子聊天。朋友的孩子很聰明,小小年紀不到五歲,就已經知道很多東西,可能因為兩個人沒什麼話說,所以就開始講他知道些什麼。聽他講出來的東西,我覺得很厲害,因為很多東西都是複雜又不常見的,但我又再想,他真的「知道」那些是什麼嗎 ? 還是只知道那些東西的名字呢 ? 我看過他問他媽媽路上的東西是什麼 ? 大人很自然地就會告訴他 : 「那是XX。」孩子便沒有再問了,我相信記性很好的他,一定立刻就把那東西的名字記下來了,但我又覺得有點可惜,因為他沒有再問,但我們又怎麼會僅僅知道一個東西的名字,就真正「認識」它是什麼呢 ?

我想起有些小孩,甚至大人,到了新環境總是急切地想「認識」陌生的東西,當別人給了他一個名字,他便會覺得陌生的東西有了名字、不再陌生,但也就不會再更「認識」它了;如果哪天請他介紹一下那樣東西,他可能說不出來幾個特徵,因為他在知道名字後就沒有再仔細看過。我想這就是Steiner要我們避免的,我們不應該讓一個人的好奇心在知道名字後就停止前進,當孩子指著挖土機問媽媽這是什麼時,我們可以說 : 「這個機器有長長的手臂,可以用來挖土,我們叫它挖土機。」會比只回答「這是挖土機」要來得好得多。


例二

我們去的地方是一個地理景觀相當著名的景點,朋友興奮地告訴我 : 「太好了 ! 有你在就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因為我是學地質的)」才剛經過一番震撼教育的我,搖搖頭告訴她 : 「這一趟我不會告訴他們什麼是什麼,最多只會做『客觀描述』。」「那是什麼意思 ? 如果孩子問你『XX是什麼』,你會怎麼說 ?」我會說 :

「你覺得它看起來像什麼 ? 」
「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 ?」
「這麼多石頭裡你最喜歡哪一個 ? 為什麼 ?」

「如果他就是要你回答『那是什麼』呢 ?」朋友不死心地問,我說,那我就會把孩子剛剛講過的話整理成一段話回答他自己的問題。我不是故意不想告訴他岩石或石頭的名字啊,但我告訴他 : 「這是頁岩,那是大理石。」又有麼意義呢 ? 除了頁岩都長得蠻像的之外,大理石有許多不同的顏色與樣子,如果我回答他這是大理石、那也是大理石,孩子一定會覺得困惑,又或者,知道這個岩石叫做頁岩,似乎很屌,但,那又怎麼樣呢 ? 以他們的年紀,知道那麼多岩石名稱的意義是什麼 ? 我知道他們記性很好一定會記得,但我不希望他們的腦袋裡裝的只是岩石的名稱。

所以我都告訴Noki : 「你看這種黑黑的石頭,摸起來感覺如何 ? 很平滑、很舒服,而且它很特別,可以變成一片一片的。」然後Noki就花了十五分鐘在那邊把石頭敲成一片一片,有各種不同形狀,其中當然還有很利的,他告訴我那塊石頭可以用來切割東西,我說對,以前的人把這種鋒利的石頭做成工具,就可以拿來用了。我雖然沒有告訴他這種岩石叫做頁岩,但他告自己的觀察與摸索「認識」了它,等他再大一點,我再告訴他這個岩石的名稱也不遲,我避免做的事情就是直接告訴他「這叫頁岩」,因為我很清楚年紀更小的Iro會在旁邊默默地覆述「頁岩」兩個字,然後下次看到類似的石頭就跑來跟我說「馬麻那是頁岩」,但其實並不是 (默)。

教育造成的傷害永遠比不教來得嚴重。


例三

Iro雖然年紀小,但我卻覺得他在許多地方顯得比他哥哥更有智慧,Noki雖然已經小三了,但畢竟受過傳統教育的荼毒 (其中也包含我過去不懂而造成的許多傷害),在思考上總是無法那麼靈活。幾個顯著的症狀 :

1. 當我要他描述某樣東西時,他說不出來,我忍不住想他到底是觀察不足還是不懂表達
2. 對於問題會有「標準答案」的傾向,而這傾向總是大人說過的東西,欠缺自己的想法
3. 他會猜測大人想要聽到的答案,最多猜一兩個就想不出來了,他說「想很累」

因為在他小的時候,我就是進行大量「名詞解釋」的灌輸Orz 因此我盡量不想把這些錯誤再加諸在Iro身上,現在帶他們出去,我總是先問問題,再用問題回答他們的問題,希望能引導他們自己想到答案,而Iro也真的沒讓我失望。

當我們走在山路上,我看到地上有一兩個橫跨道路的溝渠時,要他們猜猜那是做什麼用的,Iro馬上就告訴我 : 「那是給水流過去的。」真是讓我驚豔 ! 而哥哥根本還來不及去想答案。這個答案顯示了他對環境有做深刻的觀察 : 山上有水流下來,並且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 「如果沒有路讓水流過去,就會把我們走的路淹掉。」真不敢相信這樣的判斷出自不到六歲小孩的口裡,我點點頭,覺得我沒什麼能再教他的了XD 做一個老師,最大的任務不是教學,而是引導,我覺得這樣的我們很棒。


還記得在讀書會上,有同學說,當他在進行教學並拿出一張動物圖片的時候,有孩子立刻就說出動物的名字,他甚至沒有機會做客觀事實的描述,我覺得這是個很經典的例子,因為就是會有這樣的孩子,而我們應該想辦法設計教學方式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或許老師可以先給動物某一部分的圖片,要求孩子練習說出看到的東西,像是 : 「這是用來做什麼的 」、 「你看到幾種顏色 」、 「你覺得這是在什麼樣的地方 」等等,最後讓孩子把答案拼湊起來,這樣就可以同時訓練他們的觀察、表達和思考。

我們不是希望孩子能成為獨立思考的大人嗎 ? 如果我們不從每天的對話和教學中著手,豈不是緣木求魚 ? Steiner的教育方式雖然是一百年前提出的,但我卻覺得非常適用於這個年代,我相信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可能不是很會寫考卷、背答案,但卻可以真正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就像Iro精準地講出引流道的作用一樣,他並不需要知道那個東西叫做引流道。但我並不是說名稱不重要,當他需要和人合作時,就必須使用相同的名詞和用語,但那些名詞可以放在大一點的時候再學,至少是在親身觀察之後,因為我們必須避免某些孩子滿足於名詞解釋帶來的安全感,也可以這麼說,先釣個胃口,說不定他們會被好奇心驅使而看到更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