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華德福] Too much EGO

一直有在臉書上追蹤某個名律師的發文,他的觀念我不一定每次都買單,但總是可以提供我一些想法和反思,前幾天他回應了一個青少年關於偶像自殺的疑惑,裡面寫了一段話,我看完「叮」的一聲有個東西被敲醒了,原文是這樣的 :

每個人都有機會經歷這三個階段:
你在年少的時候,會想要成為別人;
你在成長的階段,會想要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
你在成熟以後,卻只想要成為自己。



是的,人智學告訴我們,從14歲開始,自我(ego)慢慢覺醒,所以父母面對叛逆的青少年,會有一種「這個人是誰 ? 我不認識」的感覺,青少年也會開始透過和周圍關係的重新建立去尋找真正的自己,因為在那之前,自我意識是沉睡的,我們的表象多來自遺傳或家庭的因素,直到21歲,自我(ego)完全的覺醒,每個人才開始成為自己獨有的樣子。所以是的,年少輕狂的時候我們特立獨行、我行我素,這個過程是在嘗試塑造自己的樣子,因為我們對真正的自己感到陌生,甚至有人會對父母說 : 「你從來沒有愛過我 !」這是真的,因為他們只看過過去的你,這個全新的你,每個人都需要去適應。

但我很清楚的知道,我似乎已經過了「只想要成為自己」的那個階段了。應該是說,直到幾個月前,我都還在問自己「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務究竟是什麼」,我已經可以讓自己活得自在了、不再為生活中的一些關係或表面上的限制束縛,但我還是需要知道自己「應該要長成什麼樣子」,這件事情乍看之下是我可以做決定的,但似乎又不是,關鍵在於 : 我究竟要憑據什麼來決定自己真正的樣子呢 ? 如果只是因為個人喜好,那太自私;自己訂立一個偉大的目標 ? 又太虛幻不著邊際了。

直到看了名律師的這段話,我突然明白了前一陣子還在寫「第三次與孩子談『死亡』」時,提到Dr. Strange裡面The Ancient One對Dr. Strange說的一句話 : 「It' not about you.」沒錯,這就是問題所在,這裡面有太多「我」了 ! 我的思考裡包含了太多我,所以我走不出來,別人怎麼看我、什麼才是真正的我、我想成為什麼樣的我、我應該如何如何、我想要如何如何,都是「我」! 想著我自己有什麼不對嗎 ? 上個禮拜的我一定無法反駁,為自己想多一點有什麼不對!? 沒有人對自己好的時候,就只有我對自己好了,雖然我明知道要忍耐或包容,但我也應該要善待自己、不要讓自己被欺負,所以我總是有解不開的心結,我「過 不 了 自 己 這 關」。

然後昨天看了Star Wars 8,Luke Skywalker向Rey解釋什麼是force,他說force不只存在她的身體裡,還存在於天地之間、或許更多;每個人只要懂得掌握,都可以成為Jedi,所以Jedi不是必要的。所以說,如果我不要把我的靈性侷限在我的身體之中呢 ? 不要只看見「我」呢 ? 如果我把我的存在擴大到天地之間,我就可以感覺到更多可能性,我也不會再侷限於我目前的問題上,基於此點,我發現我更能好好地「做自己」,也突然懂了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活,不是為了我這輩子來的任務,也不是為了某個崇高的目標,就是將自己延展出去、去感受這個世界並安然置身於中的自在,「It's not about me.」所有的心結一瞬間都解開了。

然後我想到上華德福師訓課的時候,老師說過的話,說這個時代的人太多ego了,自我意識高漲、只想到自己,我過去以為是在批評現在的人太自私、重視物慾,現在我卻獲得了一個全新的解釋 : 原來太在乎自己而活,也是種自私,而且會很不快樂,因為很多事情放不下。今天我不是要說服自己放下,只是把自己的存有擴大、放到世界之中,退後一步,很多事情就不再糾結了,不糾結以後的我,反而好像比較接近真實的自己,所以我覺得名律師的三個階段之後,應該還有很多階段,我覺得下一個階段可能就是「無我」,不是沒有「我」,只是把它放大到天地之中,是「無我」也「都是我」,就像force一樣,這是我的體悟。


ps. 我想到我前一陣子跟小孩說的,關於他們以後的工作,我說如果可以,我不希望他們以賺錢為目標,因為這個世界不缺會賺錢的人,但很需要拯救地球的人。我說他們當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興趣與職業,但在工作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地球,不要做破壞地球的事,如能做拯救地球的事,當然最好,所以我希望他們學習農耕、學習與土地相關的事,不是要他們以後一定要去當農夫,而是這些「基本觀念」如果沒有,做各行各業都有可能去破壞地球。

換句話說,我們這個時代就是太關心個人利益、不願意吃虧、不願意認輸,覺得努力就可以出頭天所以把注意力都放在個人成就上,因此產生了很多問題,所以我覺得不需要再去強調「我」了。自我的發展是必經的過程,但不要只停在「自己」的那個階段,應該要再多走一點、走出去,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在世界中存在的地位與價值,那可以很大,也可以說是沒有,寫到這邊我腦子裡浮現了「無我」兩個字,所以我查了一下佛家說法,發現我講的就是同一件事,沒有「我執」,也就沒有煩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