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華德福] 師訓三年級期末報告 : 點燃聖火的旅程 [報告版]

今年不用上台做期末報告了,以教學演示取代,因此報告只是寫來給老師和基金會看的。即使如此,我還是花了很多時間煩惱要寫什麼,因為可以寫的題材太多了,又想改善以前報告的問題、又想寫自己在備課過程中的心得與發現,結果上週在台灣寫了又寫,這週又全部重新改寫一遍,最後決定就算了吧!不要抱持什麼遠大的想法,就當作心得分享就好,順便把這三年所學做個整理與回顧,終於,第三年的期末報告在交件期限之前生出來了..... 感覺還蠻滿意的,算是一個好的結尾吧!現在只剩教學演示那一關,心情輕鬆愉快多了,就讓我們好好享受剩下的兩次上課吧^^

不免俗地,報告就放在這邊分享一下~謝謝大家這三年來的陪伴!


-------------------------------------------------------------------

不知不覺,師培的三年已走到尾聲,這三年累積下來的每一張機票、網誌上的每一篇筆記,都是這段旅途的見證。對我來說,師培的第三年是最神奇的,許多東西用全新的方式回到了起點,一年級就已經見過的字眼,到了三年級的領悟卻已大大不同,這是之前始料未及的。

因緣際會,我從師培的第二年開始在家實踐華德福教育到現在,沒有學校與班級經營的壓力,讓我能更專心地將重點放在課程內容,浸潤在Steiner的人智學與教育理念中。說也奇怪,在許多課程進行的期間,我需要的東西彷彿會自動來到我面前,透過教學的過程,原本迷惘的觀念解套了,孩子發展的圖像清晰了,我真的體會到「教師學到的東西比學生還要多」的感覺,如果可以,我非常想要繼續走下去,突破原本框架所看到的世界真是太吸引人了!

雖然不捨,但師培課程終究會走到階段性的終點,來到這倒數的時刻,我突然意識到這三年的師培目標或許不是培養出一個多厲害的老師,而是讓我們好好地走了這一程。套句朋友的話:「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追尋答案的過程。」我想我不是教學專業,也沒什麼靈修潛質,與其和老師們分享新手老師的經驗談,不如將我最後的所見所得好好紀錄下來,那些我驚鴻一瞥的風景,如不能給人驚喜,至少能引起共鳴=)

讓我們一起搭上時光機。


心動時刻

投影機在白色的牆壁上打著無聲的影片,我在其他展館遍尋不著小孩,走進那間暗室才發現兩個人正專注地看著畫面,「啊這不就是我小時候樓下的『繡學號』嗎?原來香港也有啊!」小孩看得目不轉睛,叫了也不肯走,我只好在旁邊坐下來一起看影片,連同喚起對繡學號的回憶。

小時候的制服是要繡班級和姓名的,因為我念過三間小學,所以繡學號的次數也特別多,但那些年來只見過一次真人表演。那次純粹是不方便,媽媽才帶我一起去找樓下阿姨繡學號,那阿姨看了我的名字一眼,連草稿都不用打就開始用縫紉機「打字」,聽著縫紉機答答答的連續打字聲,不用十秒已經打完,連我的「馨」字也準確無誤,當場讓我驚為天人。原來高手在民間,這阿姨用縫紉機打我的名字比我用手寫的還漂亮,這究竟需要多少功力!?如今孩子還能見識到這樣的手藝,是何其幸運,也難怪他們看得如癡如醉,捨不得離開。


繡學號的畫面旁邊,同步播放著另一個訪問片段,訪問的正是繡學號的女工本人——一位年近七十的阿嬤,說著當年國共內戰時期,自己以難民身分偷渡到香港做成衣工廠女工的故事。難民很多,薪水很低,也算有受過教育的她因為能用縫紉機繡出漂亮的字,一做就在成衣工廠做了一輩子,香港曾經輝煌的成衣業,就是這些女孩的青春編織出來的。看完影片我站起來欣賞暗室牆上的字畫,不看則矣,一看便低聲驚呼 : 「天啊!這不就是畫面裡阿嬤正在繡的那些字嗎?」原來阿嬤將她的故事用縫紉機記錄下來,配合繡上去的圖案,成了四幅字繡畫,這些字畫不但是香港歷史的見證,更是阿嬤的五十年青春,當年的她想穿漂亮衣服的夢想,只能成就在別人身上,布上的浮雕刺繡就像她那結痂已久的傷口,那麼美麗,那麼深刻。

當週正是四年級「地方探究」的主題課程,我帶孩子來到荃灣的南豐紗廠文創區,那間暗室,那些字畫,是那天我看到最有溫度的藝術作品。我相信孩子選擇留在那個地方,是因為內心深處有些東西被觸動了,聽一位活生生的老太太細數自己的回憶,遠比那些冷冰冰的紡紗機器、有專人解說的棉線工作坊更有力量。我們常常講7~14歲的孩子要發展情感,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的感官被美的感受所滋養,但在此之前,我還是受限於「教學形式」上:黑板畫、工作本、字與排版的美感、副課程的藝術活動....。這個繡學號的整個故事呈現,打開了我的視野,它之所以能如此打動我,除了具備了以上我提過的幾種教學形式外,更重要的是它還達到了人與人之間「社會藝術」的層次,真正讓我體會到「情感教育」所能發揮的最高境界,我很感謝孩子當時帶我走進那間暗室,那確實是我們心之所向的地方。


Happy Ending

另一個感受到情感引導的場景,是我的小兒子正在廚房洗餐盒,因為上了一年級的關係每天要帶便當,放學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餐盒拿出來洗乾淨。這工作雖然不難,但重複的枯燥感仍不免讓孩子偶爾想偷懶,不過雖然做之前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但在開始工作後,我看他卻總是樂在其中,玩水、哼歌,頗能自得其樂,究竟是什麼作用在其中呢?

有一天,當他洗完全部的餐盒、餐具和水壺後,突然心滿意足地發出讚嘆 : 「洗得好乾淨喔 !」然後開心地跑去寫作業,當下我突然領悟到那個能驅使他每天重複做著枯燥工作的動力,就跟我擦完地板會忍不住讚嘆地板有多乾淨一樣。「欣賞並滿意自己的工作成果」,應該要納入我們每天工作結束的祝禱詞中,如果我們每天至少肯定自己一次,而不是被動地仰賴他人的看見與讚美,累積自信心與成就感的速度一定會加快許多,因為每一個美好的句點,都將會成為下一個起點的原動力。

我反省自己去年帶的農耕課,一開始孩子雖然抱怨連連,但仍然下田和我一起工作;但畢竟自己租田和學校一班孩子共同工作不一樣,我們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維持田地的狀態,考量到孩子的體力與耐心有限,我對孩子的要求降低了。慢慢的,孩子從「跟我一起拔雜草」變成「幫我拔雜草」,最後變成「等我拔雜草」,我只能安慰自己我是在建立刻苦耐勞的身教典範,畢竟我的辛勞耕作似乎沒有在他身上產生更大的價值,連我都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只是一廂情願、一意孤行,不然怎麼會每當我把田整理好、辛苦了兩三個小時後想欣賞我的工作成果時,都只能在小孩的催促聲中草草拍照離去呢 ?

今年很慶幸教了四年級的動物課,透過師培時Ben老師分享如何備課,再次複習到Steiner在動物、植物與地方探究等學科裡的精神。其實一年前我就已經在動物相關章節讀到人之於動物的獨特性,但是當時我對「雙手」這個答案並不滿足,總覺得應該還有更多;現在回過頭來,我才發現並不是這答案太簡單,而是我把它想得太簡單了。在透過教學與孩子的工作中,我重新體認到人的雙手所帶出來的道德性,所有需要運用雙手的事情其實都與意志力有關,我回想起我們師培二年級時討論到的「勞動」主題,當時我沒辦法回答的,現在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端倪了。

面對青少年的懶散、對園藝及打掃等勞動工作的不熱衷,我們一直在問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重覆練習、培養習慣、堅持完成一件事等,知道歸知道,但實行起來十分困難,尤其當我們把這些要求放到發展情感階段的孩子身上、放到星芒力旺盛的青少年身上,只會增強他們負面的感受,那怎麼辦 ? 不帶情感地去要求他們把責任扛起來,曾經是我的答案,在孩子邁入理性思考的階段後,我以為有時要履行責任是需要撇開情感的;但現在的我覺得這是個惡性循環,如果你無法引發他們的共鳴,就不可能說服孩子的心,所以反過來說,孩子若能從內激發出自身的驅動力,才是我們樂見的,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他們每次辛苦的工作後,創造一個Happy Ending。

如果每次孩子洗完餐盒,都能自己舉臂振呼 : 「我洗得真乾淨 ! 我好棒 !」那我相信下次他即使看到骯髒的餐盒會感到不耐,仍會願意勉強自己去洗,甚至會在日後用到其他乾淨的餐具時,升起感激喜悅之心;如果我們能讓孩子有機會體驗到自己打掃的地板有多麼乾淨、為自己及眾人帶來多少方便,那他們就多了一個驅動自己去做的力量。這些肯定與欣賞,一開始或許來自大人與同儕,但若能在過程中引導孩子學會肯定自己、給他們時間欣賞自己的工作成果,那一句 : 「多麼美麗、整齊的田園啊 !」必然能為他們帶來心靈上的滿足。而這一切,都是源自於我們的雙手,也就是人一生所追求實踐的道德創像,所以為什麼要在師培二年級念《自由的哲學》這本書,我好像也有點理解了。


迴圈

我越是深入理解華德福教育,就越是對Steiner感到拜服,他不僅提出了一套務實且有效的教學法(我用「親身實驗」證明真的有效),也帶給我們一個全新的世界觀、一個重新組合的認知框架。他讓我相信如果身為一個教師,卻沒有將情感與意志(即道德)教育融入所有的學科中,那無疑是錯失了最好的機會、虛擲了學生的光陰,若非如此,我們這些工業革命後的教育產物也不會把現代社會弄得烏煙瘴氣。

在師培課剛上完「三元社會」主題後,我讀了一本關於花蓮五味屋的書,其中的「共好」一詞我覺得很適合用來作為「三元社會」的核心價值。不是「共享」,而是「共好」,這兩者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共享」是高尚的情操,拿出自己的一部份分予其他人,要先經歷人我界線的拉扯;「共好」兼顧了所有人的利益,一方失去的東西可用另一種價值補償,人人都得以圓滿。要有這種眼界,需要綜觀的能力和海涵的度量,也就是Steiner一直強調的「先總體再個體」,這是我從四年級的分數課裡領悟到的。

被賦予如此高度道德性的觀念,從一年級的數學課就開始注入,這就是Steiner有遠見且有智慧的地方。四年級雖然沒有像三年級一樣有農耕課、建築課,但整整一年的分數課其實都圍繞在「先總體再個體」這個觀念上,當分母不同時,即使分子保持不變,分數的值就會改變,每個人在不同團體及位置中的份量也就改變了。這樣的道德意識同樣可以注入到其他學科裡,我甚至連地方探究課都改成「由大至小」的順序來上,畢竟一個正確的道德觀與思考習慣是需要時間培養的,想改變一個人既有的道德觀與學習習慣,則需要更多時間,每一步都不可不慎。

或許是被傳統教育制約太久了,很多時候我們跳不出的是自己思考邏輯的迴圈,當程式沒有按照設計去跑,系統就會當機,人也一樣。我們的社會因為專業分工而被劃分為一個個互不相熟的領域,鮮少有人能夠站在較高的地方看到全貌,高牆之下,我們固守著自己,當有人跳出迴圈而沒有當機,我們稱之為「創意」。其實創意不過是用其他人沒嘗試過的方式思考,如果我們總是習慣照表操課,那我們這輩子學了幾種思考方式就是幾種,和電腦沒什麼兩樣,越是「思考型」的人,就越是固化,你以為你今天又多學了一種東西,其實只是在自己身上多加一條程式碼而已。

我認為我們要用新的方式來定義「思考」,套用人智學的說法,你可以說是「活的思考」;或按照現在的翻轉教育,說是針對「思考方法」來學習;以中文字「恆」來做比喻,就是「永遠在變」,唯有「改變」是永恆不變的。Steiner用「先總體再個體」作為思考的準則,不斷提醒我們要用這樣的格局來學習新事物,培養出這種習慣的成人,便不再輕易受限於既有的框框——你清楚所有的教條,但也可以拋開所有的教條,卻做出正確的事情,這不就是「道德創像」所需要的「創意」嗎?若是如此,我們可否說自己在思考中獲得了自由。


-----------


我用了三個與時間有關的名詞「心動時刻」、「Happy Ending」和「迴圈」,分別對應「情感」、「意志」與「思考」提出我的見解,算是呼應我一年級的期末報告《與時間工作》,並延續二年級時未竟的探索。在人智學領域裡,總是會經歷「一看就懂」、「似懂非懂」與「完全不懂」這三個階段,「一看就懂」通常看的都不是應該要看的那一回事,「似懂非懂」是開始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並希望以自己已經明白的部分作為立基再做發想,但隨後就發現如果無法放棄原本的立基,就不可能接受新的觀念,於是才進入「完全不懂」的狀態,這一路追尋答案的旅程就這樣展開、再循環。

這樣說或許有點奇怪,但我覺得這樣的感覺真是好啊!如果每個想法都有生命週期,那麼我就在思考的時間軸上,不斷重複著想法們死而復生的過程,每一個新觀念的誕生,都是來自某個舊觀念的淘汰,這讓我有種「真正活著」的感覺。沒想到在年紀過了某個階段、物質體停止成長後,除了細胞每天例行的新陳代謝外,我還能鮮活地感受到不斷汰舊換新的生命活力,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如此喜愛上師培課程、捧著書本孜孜不倦的原因,它豐富了我的情感、鍛鍊了我的思考,同時激發了我的意志,再沒有比這更勵志的故事了。

最後,我想向所有在這三年遇見的老師們致敬,在學習成為一名老師的路上,您們都是我的典範。謝謝您們在辛苦的教學工作之餘,還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為師培學員大方付出、無私分享,這些光與溫暖點滴在心頭,讓我在這三年旅程中,看到了人生最美好的風景。我期許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將內心的三聖火傳遞出去,衷心感謝,無限祝福!



三年的工作已經到了一個段落

我們所學將會住進心裡

倘若我們盡心盡力

智慧、力量與愛 將會茁壯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