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自學] 小三冬季課程 Week 9 測量02 - 容積單位


測量的第二部分是容積,容積的概念我覺得很直觀,但要用語言表達反而比較不容易,所以我接續上週的長度講到面積,再從面積講到體積,最後講體積和容積的不同。體積和容積的本質上沒什麼不同,只是看的角度不同導致測量單位不一樣而已。

這裡講一個我很喜歡的小故事:阿基米德洗澡時發現浮力,興奮地光溜溜衝出來叫:「我發現了!我發現了!」除了這故事本身就很逗趣之外,浮力也和物體的體積有關。第三,阿基米德是個值得介紹的數學家,在上張益民老師的數學講座時,他告訴我們要多講數學家的故事、讓孩子與數學透過「人」來建立連結,這點我很贊同,所以雖然這故事本身和容積沒有直接相關,但可以用來解釋「水的體積」的概念,第一堂課大概就講這樣。


本來這週是規劃了四天的課(週一因為我才剛從台灣上完課回來所以上不了),但週三去種田、下午的遊戲課也取消,小孩臨時興起說要出去玩,結果就硬生生地刪掉了一堂課。沒關係,老師說華德福老師的課程設計要有彈性,所以我就把第四堂的實作課拆開放到另外兩堂裡,也還算是ok啦!

西方容積單位,就是講英制和公制的換算,本來以為我有買茶匙、湯匙這些測量工具,結果找不到了,所以暫緩到之後再做,這天我們去超市找有「英制」單位的商品。結果,還真的完全找不到XD可能要去歐洲才會看到那些單位了,沒關係,我給了pint品脫的ml涼,讓小孩練習把後面更大的幾個單位用乘法算出來,這是這天的實作部分。

東方容積單位也是用一樣的方法來換算,因為都是十進位,所以沒什麼問題。有趣的是,中國以前的容積測量工具到底長什麼樣子,我也不知道,但我畫了一個「北斗七星」來想像「斗」的形狀,這樣以後去歷史博物館就有事情可做了,看到古代的工具、器皿,可要好好用心找哪些是容積測量工具啊!

最後一次的實作課則是進行茶匙、湯匙、量杯的測量,我一開始沒有給公制中1茶匙是幾毫升,而是用實際操作測量出來的,沒想到我們的測量工具都蠻準確的,還真的是1茶匙=5ml,1湯匙=15ml耶!但量杯就和我查到的資料有出入了ㄡ....我查到的資料是1杯=16湯匙=240ml,但量杯上的1杯都是200ml耶....這我要再查證一下是不是我的資料有誤,還是我的量杯不是正式的量杯。

量完小單位後,我們實際測量市售的1.5L礦泉水是不是真的可以裝1.5L,因為瓶子是空的,所以先讓他計算1.5L需要用500ml的量杯裝幾次水、估計水位大概會到哪裡,也透過這個方法讓孩子練習使用量杯;最後要他測量自己的水壺可以裝多少水,這樣測量的方式又反過來了:先把水壺裝滿,再把水倒出來測量,沒想到他的水壺只能裝300多ml,我告訴他他一天至少要喝1200ml,所以麻煩以後請你多喝水吧!

這樣的實作課,小孩覺得很有趣,我也覺得很實用,後來我們還把所有的水壺都拿出來測量,看誰能裝最多水,這樣的測量真好玩^^

補充 :
本來留了填空的地方,等測量完再填上去,結果今天小孩不知道哪來的好習慣,不用我提醒就把黑板擦了🤦🏻‍♀️連畫好的北斗七星也沒機會拍到......只能大聲唱Let it go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