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華德福] 關於開心學習

很多人會說,開心學習雖然開心,但程度比不上別人,又有什麼用呢?上次師訓課的時候就有人問老師:如果我們花那麼多時間去編排教學活動,導致每堂課只能教少少的概念,要如何追上外面學校的程度?

老師回答:重要的是教學的質,而不是量。

我想到我當初備課的初衷,下課時和提問的同學分享,我說:我對孩子學習成效的最低要求就是,今天我上的課,只要他能記得一個東西,就很夠了,每天一個,但一輩子不忘,和每天學很多東西,之後全部忘光光,到底哪個比較有用呢?我寧願他每天都記得一件新的事情就好,一年365件,終身受用。

華德福教育之所以在小學階段強調「透過藝術方式從情感面滲入教學」,就是要讓智識學習成為充滿感受的「印象」,讓這些學習變成滋養生命的一部份,雖然慢學,但效果非常長遠。這些智識不但將成為12歲以後思想發展的基石,同時也奠定了良好的道德基礎,小學老師的工作就是埋下許許多多的知識種子,等待這些種子到正確的時機開花結果。

情感教育還有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讓孩子去真正認識自己、感受自己的內在情緒。對於這件事情,我的感覺是什麼?別人的感受是什麼?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孩子如果不能花時間在這些感受上,就欠缺了身為一個人最重要的覺知。但我們現在的社會裡,已經有心理上不健康的年輕人產生了很多問題,如果我們的教學教出了許多知識精英,卻沒有教孩子怎麼成長為一個「好」的「人」,那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我知道對許多人來說,只有開心學習實在是不夠的,但這句話應該要反過來說:有效的學習建立在開心學習上,先求質,再求量,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可惜許多老師和家長、甚至學校,都已經被升學制度壓垮了,他們也許很想,但無心、無力、也無時間去思考其他問題。最近接觸了「薩提爾」模式,覺得這樣以人為主軸的對話方式真的很棒,可以讓我們把好奇心從沒有生命的物質世界轉回到有溫度的人身上,不僅是對話練習,更是思考角度的轉換練習,就算教學內容沒有改變,光是老師改變對待學生的態度,就可以完全改變教學的基調,這真的太重要了!

當然在「開心學習」的領域中也存在了許多問題,因為學習並不只有開心就好,我個人就很不喜歡為了遊戲而遊戲的課程設計,或是和教學內容沒有太大關聯的活動教學,所有的課程編排應該都是精心設計且妥當的,教學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應該都是有意義的,華德福教學有明確的教學進度和規範,同時也強調了訓練意志力的重複勞動與工作,這是我之所以心服口服的地方,因為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開心」,缺乏嚴謹的教學架構、盲目追求時下的潮流,那就值得擔憂了。

以上拉哩拉雜地講了一堆,其實只是想提醒自己不要被教學進度牽著鼻子走,也不要單純被「開心」綁架了,至於學習的成效,我們當然是希望孩子百分之百地吸收,所以華德福教學裡也不斷強調要讓孩子重述、檢視孩子學到了多少東西,只是如何覺察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是我還在摸索的,只能說當老師要學習、練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還希望自己教過的東西能留在孩子的生命裡一輩子,真是太遠大的夢想!如果能做到,那應該就是每個老師夢寐以求的目標吧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