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PTT的學齡前兒童板上有一系列精采的討論,主要是一位板友發表了他對孩子的教育規畫後,引發了其他板友的廣大迴響。這位板友自稱是醫生,也有很多醫生朋友,因此他希望孩子以後也能以醫生為目標,進入高等學府就讀。為了打造一個在世界舞台中具有前1%競爭力的人,他培養的方法就是從小訓練他在各個學科的頂尖能力,包括參加奧林匹亞數學競賽,連他高中、大學要選哪些科系都規劃好了。從他回應其他板友的文章引經據典的內容看來,他真的看了很多書也做了很多研究,他深信以東方傳統的教育方式,一樣可以培養出可獨立思考的優秀人才,他更視自己與他太太、小孩三人為一個團隊,這個團隊為了達到目標,必須從小就嚴格執行他的「訓練計畫」,就像訓練運動好手一樣,但板友除了欽佩他對於教育規畫所花的心思及藍圖之遠大,還是反對多過支持。
反對的原因不令人意外,主要就是希望這位爸爸能讓小孩選擇自己喜歡的路走,也有很多人用自己的例子跳出來說,讀書並不是人生的一切,讀書的目的是什麼?人生的目標是什麼?而父母對小孩的期望又應該是什麼?這實在是個很大的題目,甚至牽涉到父母本身的教育背景及價值觀,在看了很多板友們的理性論述與分享後(我只能說PTT學齡前兒童板的板友水準還真不是普通的高XD),我自己也終於能理性地釐清了一些觀點,但在板上發言要很小心,在我能整理地更客觀之前,只能趁還記得的時候趕快寫下來,免得以後又忘了^^;
原po板友也講過了,他是醫生,朋友也都是醫生,既然生活在這麼狹窄的圈子裡,醫生就是他的世界,會想要孩子去做醫生情有可原,換句話講,如果今天要他幫小孩規劃一條游泳國手的路,他肯定規劃不出來,做父母的誰不想給孩子最好的?他能給的最好,就是一條成為醫生的路,這牽涉到人的價值觀,所以我相信不管其他板友怎麼跟他解釋讀書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他都不會改變初衷(到目前來看的確也是)。原po也說過,他並沒有要求自己的小孩要成為那前1%的人,但他想讓孩子與其他國家的頂尖好手一較長短的野心,還是從他所列舉出來的訓練方式顯露出來,因為他相信只要透過一連串有計畫的訓練,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我想應該是這個計畫本身缺乏了某種東西,才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吧。
做過實驗的人都知道,只要設計好實驗過程,中間沒有差錯,材料、時間、各個步驟也掌握的分秒不差,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一樣的;再簡單一點來講,就像我們做蛋糕,量好材料比例、按照食譜上的步驟,巧克力蛋糕就一定會是巧克力蛋糕。但人不是機器,不是輸入一樣的東西,就可以得到一樣的成果,如果培養孩子是以「結果」來當目標訓練,那就忽略了孩子的個性、脾氣、喜好等變數,這讓我想到電影裡面那些一心想製造不得了的東西結果最後變成怪物的瘋狂科學家,無視於人性所設計出來的東西,通常沒有好下場。
原po也舉了個例子,說他平常在家都給孩子聽英文phonics的自然發音CD,聽了兩個月後,這幾天卻開始說不要了。我覺得這是好事,因為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也願意表達,而父母尊重小孩的意見改放其他CD也是好事,小孩才會覺得自己有「選擇權」,這說明了原po其實並沒有像他自己寫的那麼死板。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對於父母給他的東西、規劃的路都沒有意見、乖乖順從,要馬他就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要馬就是他有意見也不敢發聲、家庭關係一定不好,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不是好現象;如果幸運地,他的孩子發現父親給他的訓練他不但可以勝任,而且還很有興趣,那就是皆大歡喜的結局,簡直像「瞎貓碰上死耗子」那樣的幸運!畢竟在孩子找到自己真正興趣或是天賦之前,都在摸索階段(甚至還有很多大人連自己的強項及興趣在哪裡都不知道),父母對於孩子的了解程度也仍在摸索當中,能在小孩兩三歲的時候就發現他的天賦能力,對小孩及父母來說是何等幸運,還要這個能力剛好符合父母期望,怎麼能不說這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呢?
原po舉了很多國家人才的例子,說外面競爭很大,他只是希望他的孩子能有足夠的競爭力,這讓我想到香港的教育。從兩歲preschool就開始要面試競爭,同時面對來自越來越多跨區學童的壓力,等於變相提早和大陸競爭,這競爭程度應該算是不小吧?但學業上的競爭到底代表什麼?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會不會念書?原po所謂的「競爭力」是比較受人爭議的。我常常在想要一個 一兩 歲的小朋友去面試(入學前一年就要面試了),能測出多少小朋友的能力?這些「名校」是想找比較聰明的小孩,還是比較順從的小孩?難道兩歲就可以定終生?那也未免太殘酷了。還好我的小孩去名校面試只有備取沒有正取到,才讓我有機會去思考這個問題,在我發現原來名校幼稚園跟名校小學沒有掛勾後,更加放了一百二十個心,至少我還有時間去發掘小孩的潛力;至少萬一他在學科上有不錯的能力,我還有機會去扣門;如果他不會念書而是走其他的路,我也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不過老實說,我跟先生都是第一志願念到碩士的,除非是基因哪裡出了問題,不然我們小孩的智商應該都不會差到哪裡去,根據經驗,以及我以前資優班同學的背景來看,如果小孩是天才,即使小時候念名不見經傳的學校、不管家長有沒有培養,脫穎而出只是遲早的問題;如果小孩資質不錯但沒到天才的程度,那麼透過技巧性的指導和訓練,還是能獲得不錯的成績,不過始終無法跟天才一較長短,只是看要在哪個時間點「輸」而已。先假設我們的孩子都不是天才,在父母從小精心培養下,孩子一路順利地念名校往上爬,最後到國外深造與其他地方的好手競爭,那麼他總有一天會遇到 一兩 個天才,發現自己也不過是這樣,最後成為一個訓練精良的專才,其實已經算不錯了。
但如果他從這前5~10%擠進了前1%,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呢?這萬中選一的天才如果不做一番大成就,豈不是對不起世人?他註定要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博士或醫生來發明或發現一些東西,為社會做出貢獻,才不會浪費他的才能,我還記得我曾經對我爸說︰「教育小孩當然是要當他以後會做大事來教,總不會一開始就希望他一生平淡渡過吧?」那時候我果然還沒走出這個桎梏。試想當前1%的人,即使是命運使然,那這條命運的路也一定很狹窄,就像當醫生的只能活在醫生的塔裡面,天才也只能活在天才的塔裡,就像眼前有一億美金的彩券到底是要拿還是要放棄一樣,通常只有有錢人才會有勇氣選擇不要,因為他們知道有錢的痛苦,而我們局外人只會想先栽進去再說=P以成為前1%的人為目標,等於放棄了其他99%的可能性,因為必須從小就為了那1%做準備,當林書豪在打球時,他在準備奧林匹亞數學競賽,還有可能會輸,講到這裡我突然覺得奧林匹亞競賽有點可悲,這個競賽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的!?
但有原po想法的家長,在香港還是大有人在,大家都在為了小孩如何能在這種教育制度下競爭並且生存下來,無不卯足了勁兒在學前教育上,但等到畢業了,回過頭來看自己過去的十幾年讀書生涯,除了那些畢了業就有鐵飯碗可拿的人,或很清楚找到自己的路的人,其他人不過是在這中間上上下下爭排名罷了,學業上的競爭力未必能幫你在真實的社會中生存下來,不覺得有點可笑嗎?原po的角度完全是以一個從頭到尾困在學科制度中的醫學院學生來思考,難免不禁讓人擔心萬一他的孩子不當醫生,人生還剩下什麼?而有很多板友都已經看到了︰「思考力」及「創造力」,甚至只要是能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適應且生存下去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當然,還要活得開心、對得起自己。我覺得這不是父母的期望,是最根本的立足的通則,也是所有人類共同的目標,只是就算是我們大人也未必想得清楚,因為過去的我們根本沒想過,果然孩子存在的意義就是要我們反思自己,啟發了自己,才能啟發未來,我們的存在於是有了意義。
澄清觀點之延伸閱讀︰[教養] 有夢最美,逐夢踏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