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開玩笑,這禮拜我們真的開始練習基本的踢踏舞步了XD學以前的人土法煉鋼,我們把硬幣貼在拖鞋鞋底,雖然沒辦法像踢踏舞鞋那麼靈活,但至少腳尖腳跟可以喀拉喀拉響了!同時配合馬4/4和3/4的節奏,我換了一個方式和孩子複習九九乘法表:
我們一起踏步繞圈數數,我每逢3的倍數拍一下,他每逢4的倍數拍一下,就這樣一路從1數到150(因為我們最多背到12x12=144),意外的是超過100後,我們都很難用乘法表去算自己的倍數是多少,只好回到專心數步數的方式(我走三步拍一下,他走四步拍一下),雖然不是在背乘法表,但節奏性更強了,做個調劑也不錯!
而北歐戰神詩也很自然地改了節奏,英文版的是4/4拍(也可以說是2/4拍),中文版的是3/4拍,只能說馬兒的節奏真好用,我們會努力跟你學習昂首闊步走路的!
---
原來和梅花鹿比起來,台灣黑熊的命運更乖舛,據說目前山上的野生黑熊只剩200~600隻,比有人工復育的大熊貓還要少,真的要算是瀕危物種了!而牠們之所以會面臨絕種的危機,除了棲地被破壞、人為濫捕(為了熊掌)之外,也跟他們本身的習性有關:牠們每胎生的數量很少,而且需要花時間在母熊身邊長大,如果母熊需要去遠方收集食物或遇到不測,就有可能回不到小熊身邊,去年在花蓮山區發現的南安小熊,就是這樣等不到媽媽來而被送到保育中心救助的。
中國人為什麼對熊掌情有獨鍾,因為我們相信「以形補形」,如果你仔細看熊的腳掌,還真的非常像人的手掌和腳掌喔!而且熊和人一樣,後肢比較長,可以兩腳站立,用四肢行走時也是前低後高。熊不但會坐下來用手吃東西,牠的手也能做很多的事情,包括抓魚、撥蛋殼、吃蜂蜜、幫自己鋪床等(台灣黑熊有築巢的習慣),坦白說真的是到目前為止我介紹過最接近人類的動物了!
因為南安小熊的關係,我追蹤了「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的臉書網頁,裡面有很多珍貴的紀錄影片可以讓孩子看到台灣黑熊平常的活動與習性,也剛好在昨天我們上完課的晚上,看到協會宣佈即將讓南安小熊回家的消息,真是太令人高興了!但要做的工作還沒結束,關於如何野放的安排也是很值得我們關注和學習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完整且很難得的機會可以讓孩子看到如何拯救瀕危物種,同時也可以有更多的「常識」知道以後遇到類似情況應該怎麼做,我會繼續帶著孩子關注這些消息。
同時把這樣的觀念延伸到四川大熊貓上,曾經是瀕危物種的熊貓,在近幾年四川熊貓復育中心的努力下,已經不再瀕危了,也因為香港海洋公園的關係,是我們能近距離看到的熊,當然也要介紹一下。關於熊貓的名稱,究竟是「熊貓」還是「貓熊」,曾經在台灣引發過不小的爭議,毋庸置疑的,牠是熊不是貓,所以應該叫「貓熊」,但據說當年的中文還是由右往左寫的,結果外國人就讀錯了,「熊貓」就變成「貓熊」,直到現在,大陸和香港都把貓熊叫成熊貓,我個人覺得既然大熊貓是屬於中國的特有物種,就應該尊重人家的稱呼才對,這樣人家才會尊重我們的稱呼,所以我就從善如流地用「熊貓」這個名字了(但我有跟孩子解釋叫「貓熊」其實比較對)。
熊貓算是比較特別的熊,台灣黑熊已經夠特別了,不用冬眠,熊貓不但不冬眠,牠的主食還是竹子,要知道熊是雜食性的動物,熊貓雖然據說也會偶爾打點野味,但還是必須靠大量的竹子來提供牠需要的熱量,問題是,
牠的胃並不消化竹子啊!牠的胃並不消化竹子啊!!牠的胃並不消化竹子啊!!!
牠的胃並不消化竹子啊!牠的胃並不消化竹子啊!!牠的胃並不消化竹子啊!!!
這讓人崩潰的答案,是不是很讓人吃驚?原來是熊貓的基因缺陷讓牠對肉無感,也不知道是因為長期吃竹子造成的還是因為基因缺陷所以開始吃竹子,總之牠的胃並沒有因此變成草食性動物的石頭胃。倒是牠的腳掌發展出一個突出的骨頭,作用就像我們的大拇指一樣,讓熊貓可以方便抓握竹子,所以「功夫熊貓」裡的神龍大俠畫熊貓並沒有錯,如果是台灣黑熊,那他應該就沒辦法操作那麼多武器了。
關於熊的故事很多,最有名的就是遇到熊一個爬上樹、一個躺在地上裝死的旅人故事了,但台灣黑熊和大熊貓都不是凶暴的動物,牠們不太會攻擊人,如果真的有幸在山上遇到,安靜地走開不打擾就可以了。熊是獨來獨往的動物,甚至是原住民也很少能在山上遇到牠們,但我寧願相信牠們還在台灣的高山上遊走,和傳說中已經絕種的台灣雲豹在一起,繼續守護台灣的山區,轉念想想,或許就這樣與世隔絕,對牠們來說也比較好,至少人類不會再追捕牠們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