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自學] 小四春季課程 Week 7 動物03 - 鹿


我們講過豬是很接近大地的動物,不但四肢短、鼻子短、獠牙短,吃的食物也是以地下的動植物為主,和第一個出場的動物--鳥類,形成強烈的對比。接下來要介紹的則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動物,試想一個動物不會飛,卻急欲伸展想接近天空,會出現什麼樣的姿態呢?
當我們身為人想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接近天空時,我們會墊起腳尖,雙手向天空高舉、伸展,甚至五隻手指都用力張開,頭抬高仰望,像是連脖子都伸長了,這就是「鹿」的姿態。墊起的腳尖變成了「蹄」,所以「雙蹄」類的動物都是這樣,兩根兩根腳趾併攏,第五根退化到後面,像高跟鞋的鞋跟,因為墊著腳尖走路,所以安靜、跑得快,姿態優雅,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放棄接近天空的豬了。

而拉長的脖子與四肢使鹿的身軀變得修長、優美,一如我們的古字「麗」一樣,當然,「麗」強調的是鹿頭上的角,後來「鹿」字就專門用來指稱鹿了。不同品種的公鹿鹿角各有特色,有些是一大片、上有波浪狀的分岔,有些則是像樹枝一樣,提供鹿在森林裡完美的偽裝,不論是哪一種,鹿角就像鹿的「手」一樣,可以幫牠們撥開樹枝、鑽洞,甚至是打架時的武器,你可能會問這麼大的角走在森林裡不會勾到樹枝嗎?這你大可不用擔心,據說牠們在走路或奔跑時會把頭往後仰,讓鹿角承托在背上,所以仰望天空似乎成為鹿獨有的姿態,牠是屬於森林的動物。

森林除了提供了鹿完美的偽裝之外,也是牠們食物的來源。鹿是草食性的,在香港的赤麂因為喜歡吃大型果實,還扮演了重要的播種角色,然而因為幼鹿會啃樹皮,所以如果一個森林裡的鹿太多,森林也會死去,所以不要覺得每個生態圈裡頂級的肉食者都是壞人,不論是狼、熊還是老鷹,都必須控制草食性動物的數量,當人類依照自己的喜好去大量狩獵這些動物時,必然會破壞生態圈的平衡。

去年年底我們去墾丁玩的時候,去「鹿境」看了台灣梅花鹿,感謝當地包車司機不但負責接送,也沿路幫我們做簡單導覽,這才知道台灣因為沒有老虎,曾經滿山都是鹿,高山的梅花鹿和平地的台灣水鹿因為經濟價值高,被人類濫捕濫殺,大量出口鹿皮、鹿角、鹿肉的港口就是現在的「鹿港」,而完全野生的梅花鹿也在1969年宣告絕跡,現在經過多年人工復育、野放,終於在台灣南境可以看到一千多隻的野生鹿,但畢竟以全台灣來說數量還是算少數,所以仍然需要人們的努力。

而唯一的香港原生種「香港鹿」就是赤麂了,赤麂和野豬棲息的範圍很類似,只是非常怕人,因為香港越來越往山區發展,所以香港的赤麂也慢慢變成黃昏或夜晚才出沒了。赤麂的鹿角沒有一般的鹿那麼大、那麼長,也和自然環境有關,加上香港土質偏酸、多紅土,自然也只有赤麂而沒有黃麂了。赤麂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叫聲像狗吠,所以英文名稱又稱為「barking deer」,不過我倒是一次都沒聽牠叫過,像鹿如此溫馴的動物,也只有在山上警告人們不要靠近的時候才會吠叫,下次如果在山上聽到狗叫,說不定就是和赤麂不期而遇了!

ps1. 這一季的動物課裡,我會盡量找同一類中的兩種不同動物來做比較,因此會刻意保留第一個動物的圖,然後透過「修改」的方式增減相同與不同的地方,上週的鳥類和豬類都是這樣的方式,不過目前最好改的大概就是梅花鹿和赤麂了XD

ps2. 昨天上課時沒想太多,但右上方的古文字照理說,應該梅花鹿要配「麗」,赤麂要配「鹿」才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