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自學] 中文字感教學分享

去年在香港華德福和自學教育界,刮起了一陣台灣趙立真老師的字感旋風,原因是有香港老師去台灣上了字感課後,覺得這套教學法很適合香港的中文學習(不用拼音),因此特地請趙老師來香港上課,希望能在香港推廣這套教學法。基於好奇,我就報名參加了(實在是因為Noki的中文程度太差),同時也多方聽取了一些意見,結論是即使字感教學未必像趙老師所說的那麼「華德福」,但理念和方法我是認同的,所以從今年一月底Iro滿六歲開始,我就在家開始「實驗」字感教學,跟華德福教育一樣,沒有自己親身做過、試驗過,我是很難相信的;也幸好我還處於「自學」的階段,什麼都可以嘗試,那就來試試看吧!

關於字感教學的緣起與介紹可看這裡:
字感學習(上篇)不識字孩子可詮釋答案 甲骨文助學中文 字感奇趣無比 
字感學習(中篇)字感教學抦棄刻板方式 有感覺學 中文真好玩
字感學習(下篇)成效比一筆一畫好 用圖像學中文包記得


簡而言之就是,趙老師發現6-8歲的孩子對殷商時期的古文字感覺特別敏銳,即使不認識字,看圖片(甲骨文本來就接近圖像)也能說出正確的意思,因此她開始研究用古文字讓孩子識字。用象形文字讓孩子認識中文一直都不是新鮮事,那麼「字感教育」有別於其他中文教學的地方在哪裡呢?

1. 趙老師透過十多年來的研究,整理出一套有脈絡可循的教學進度,每個單元都以主題式做相關聯想,並每隔十二個單元做重複深化,讓孩子隨著識字量的增加擴充同一部件的相關字彙。
2. 過去太過著重「筆畫」和「部件」教學,讓孩子「看」不到字原本的結構意義,像 「袁」這個字裡面還有一個「衣」在,但用筆畫或部件教學,我們只看到「土」「口」和「衣」的下半部而已。
3. 不論古人是從圖像釋義、或用圖像表意,同一個圖像都可以有很多解釋,和我們現在同一個字有許多意思一樣,字感教學讓孩子自己去解釋古字代表的意思,讓孩子透過思考加深印象,並練習多視角來看事情、傾聽別人的意見。
4. 字感教學不講故事,而是搭配藝文活動像寫古字、畫圖、用其他材料來做古字、唸詩詞古文等,讓這些古字不只是學習過程中的工具而已,而是真的拿來用的。

我在教第一階的第一單元時就跟孩子說:「我們今天要上的不是中文課,而是密碼課。」因為當時Noki已經快九歲了,也認識不少中文字,我是以六歲的弟弟為主,而他當「補充知識」而已,但我仍希望他能享受學中文的樂趣,並試著「重新」再學一次中文,所以我要他把古字當成是種密碼,猜猜看這個古字想表達什麼意思,其實這不也是古文字學者的工作之一嗎XD

第一課介紹了中文字裡常出現的「符號部件」後,第二課就開始教字了,我很喜歡字感課裡不但教字,也會教一些中國傳統的文化與價值觀,像五行、八卦,甚至金句名言。趙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時常分析中文與英文的不同,這部分我真的非常受教,也是我覺得她和Steiner理念最接近的部分:英文是用聽的,所以英文可以聽音辨字,字頭字尾組合一下,就可以應用到很多意思;中文是用看的,古字其實是把許多立體的東西抽象化了、變成平面的圖像,所以想讀懂中文字的人就需要把字「還原」成圖像,才能看到很多字裡面隱藏的意思,那才是中文,我覺得真的很有智慧啊!

因為已經認得字了,Noki在上課時做筆記的動力就沒有Iro來得強烈,Iro真的就像趙老師所描述的六歲孩子一樣:「手很癢。」老師說小孩手很癢就一定要給他紙筆讓他畫,畫了幾次後發現這樣不行,因為我們一週才上一次,很多字只學一遍,中間沒有複習就忘了,所以我拿出之前買錯的工作本,讓他們當作筆記本來使用。沒想到誤打誤撞,當初「嫌棄」這些工作本是因為每一頁本子裡都會夾一張描圖紙,好讓蠟筆畫不會印到另一頁去,沒想到這張描圖紙卻出現得恰到好處,我讓孩子在白紙上選一個最接近現代字的古字來畫,然後再將對應到的現代字寫在描圖紙上,兩張重疊在一起,就可以看到現在字是如何對應到古字,又同時保留了兩種字,真是太理想了!

不過在上課方式上,坦白說我做了一些調整。原則上我還是按照老師編排的字卡順序,但因為我每週只有一個多小時要把一個單元上完,所以有時候用了偷懶的做法,例如在上「田園」相關的字時,我就直接畫張大圖,然後請孩子把字卡放到他們覺得適當的地方,再把那個字的原型寫在字卡旁邊,這樣就快多了=P 或是反過來,我畫完圖後把字卡放上去,讓他們猜猜那是什麼東西/字/意思,然後才公佈答案,這樣也很快。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教和「腳」相關的字時,我設計了一個「偵探遊戲」,請他們根據被爆竊的房子四周的腳印,找出小偷在哪裡,然後就把不同腳印的字找出來,貼上字卡,最後三個嫌疑犯一個是「去」,一個是「走」,一個是「奔」,小孩都大叫:「小偷就是『奔』啊!」
「田園」主題

偵探遊戲(「足」部單元)

前一單元剛學完「東南西北」,這一單元來畫地圖

「鳥獸」主題


不能特別設計的單元,當然就只能乖乖貼字卡,有變化的單元作為中間的調劑,才不會讓人覺得每堂課都這樣上很悶,是我自己的感想。隨著識字量變多,從第二階開始,我也可以開始寫一些擴充字詞給Noki,不然對他來說實在太簡單了。但令人吃驚的是,每次能正確說出古字意思的人,都是不認識那個字的Iro,趙老師的理論真的不是隨便騙人的,至少在我兒子身上是有用的!值得繼續實驗到更多人身上XD

而且可能是因為有做過字感課的練習,Iro走在路上會自動找不認識的字裡面有什麼他認識的字,像第一階剛上完第十二單元「十二生肖」的時候,他看到「逸」這個字就跟我說:「媽媽,我看到一個『兔』字。」我說真的耶!我順便告訴他「辶」這個字代表「沿著路走」(第二階第四單元會教到),「兔子沿著路走」是走得快還是走得慢?當然是快,後來一查,原來是兔子善於逃跑,所以「逸」有「逃走、散失」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連我自己都學會如何拆解中文字了!

現在學到第三階,Iro告訴我他現在好喜歡學中文,其實我很驚訝每週一個小時就教十幾個字,之後也沒什麼時間複習,他居然還能記得那麼多,已經很超值。而這個教學帶給我們最大的改變,就是孩子終於會一邊走一邊找字了(以前Noki可是連地鐵站的站名都不會/想/去看啊),而且真的對寫中文充滿興趣,因此不論這個教學法究竟華不華德福,我都會用我自己的方式繼續教下去,直到教完為止=) 就當作我和孩子一起在「增能」吧!

最後附上Noki這週自己改寫的打油詩(搭配四格漫畫):


原詩: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