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人智學] 自由的哲學 讀書筆記 - 第五講 對世界的認識

之前幫孩子上課的經驗告訴我,通常放完一個假回來,孩子對於之前同樣學習的東西,會有跳耀性的進步,我想這個說法(其實也是Steiner主張「休息即學習」的一部分概念)對大人也同樣適用,因為一整個春假沒碰書,怎麼看第五講又感覺親切了起來?!XD 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另外也要感謝我的小孩,因為我連續兩天想嘗試早上五點起來看書不果(身體不適精神不佳因此本來想乾脆早點睡覺早點起來),讓我兩個下午用了一些時間好好看書趕進度,沒想到第五講就這樣一氣呵成看完了耶?所以原來我比較適合下午看書嗎^^;

無論如何,看了第五講的心情是有點震撼的,因為之前大家還被困於「什麼是表象」「什麼是思考」的問題裡,但在第五講裡Steiner很明確地說他根本還沒開始解釋啊!他只是需要先把目前主流的爭論提出來,讓大家看看這些爭論有多混亂而已,而這些都不是正確的,所以大家看不懂他到底要講什麼也是很正常的啊XDD



===== 2018/04/13 [第五講 對世界的認識] 筆記整理=====


承前:通過對我們觀察內容的研究無法證明我們的感知就是表象。

批判的唯心論(p.84):
1. 整個被感知到的世界只是一個表象世界,是由未知事物對我的心所發生的作用。
2. 根本的認識問題涉及到超越我們意識的、獨立於我們的事物,由於這些事物並不能直接進入我們的觀察,那麼對於它們我們能夠間接地認識多少?
3. 持有這種立場的人所關心的並不是感知間的內在關聯,而是感知產生的原因,這些原因具有獨立於人的存在。
4. 意識的作用就像鏡子一樣,當它的反射面不朝向特定事物時,它關於這些事物的圖像也會在這一瞬間消失。
5. 若接受事物存在,那麼間接使用表象對認知進行的追求,將指向事物的存在。他的興趣跳過了表象的主觀世界,直接指向產生這些表象的東西。

A. 絕對的物質幻覺主義(p.85):
1. 我被封閉在自己的表象世界之內,無法脫離這個世界。當我對我表象之後的一個事物進行思考時,這個思維卻又只能是我的表象。
2. 整個世界看上去就是一場夢,面對這場夢任何獲取認知的努力都是無意義的。
3. 世界上只存在兩種人:將自己的夢境當作真實事物的偏見者,以及洞見了夢之世界虛無性的智者,生活本身必定會喪失一切科學探究的興趣。
4. 一切實在性都會變成黃粱美夢,沒有被夢想到的人生,也沒有擁有夢想的靈;成為夢,它在自身的夢中與自己關聯。(p.86 第一段)
5. 代表:費希特

B. 先驗實在論(p.87):
1. 相信有理由,應將表象與事物聯繫起來,科學存在於對那些「物自體」的探究之中。
2. 主要的問題之一必然是:吾如何從自身出發造就一個表象的世界?一旦我們關閉對於外部世界的感官,這個表象隨即消失。-->我們需要對於認知的追求
3. 如果我們經驗的事物就是表象,那麼我們日常生活就如同一場夢,只要我們在做夢,夢之圖像就會一直吸引我們的興趣,讓我們無法認清夢的本質。
4. 對於真實狀況的認知就如同清醒的過程,一旦我們清醒過來,我們就不再追問我們夢之圖像的內在關聯,而是追問作為這些夢之圖像之基礎的物理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的過程。
5. 若吾是有效的,他會問:當他的意識包含了某個表象過程時,在獨立於自己的心中發生了什麼。一旦哲學家信服現實世界的表象特徵,那麼他就必定馬上會由此跳躍到隱藏在世界背後的真實的心性上去。
6. 代表:愛德華・馮・哈特曼

  • 小結:有某種東西,它與單純感知的關係就如同清醒狀態下的經驗與做夢的關係,就是思想。(p.88 倒數第8行)

-----

思想是如何與感知發生關係的?如果我想對感知說點什麼,都只能藉助思想。ex. 「世界是我的表象」這句話是一個思想過程的結果。(p.89 第1段)

因我們只關注思想的物件,並不同時關注思想過程本身,因此在對事物的考察中,思想通常會被忽略。(複習第三講)

素樸的實在論:
1. 把思想當作某種東西來處理,這種東西與事物無關,而是遠離事物對世界進行考察。
2. 思想者對於世界的現象所構思的圖像,不屬於事物本身,而是僅僅存在於人頭腦中的東西,沒有這個圖像世界也是完整的。
3. 自己是概念的成像者,所以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概念。(Steiner反駁此說)

Steiner用植物的概念來做例子,認為人對植物的概念屬於整棵植物的程度,和葉子與花是一樣的;將我們通過單純感知在一個事物上所經驗到的東西的總和看成一種全體性、看成一個整體,並且將那些通過思考著的考察得出的東西(即「概念」)看成一種與事情本身無關的附加物,是完全專斷的。(p.90 第7行)他又用玫瑰花蕾做例子,指出用不同的方式對待花蕾就會獲得完全不同的圖像,因此(概念)是一個完全不客觀、陷於偶然性的觀點,它如此解釋在某個時刻呈現的圖像:「這」就是事實。

他又用打水漂的例子來說明:一種靈可能同時與感知一起得到概念,因概念是與事實不可分割的存在,投擲路線的拋物線形式也與此現象密不可分地被賦予靈--這個投擲路線,「我們」是通過思想才添加給現象的,我們的整個存在是在以下方式中發揮功能:在每個現實的事物中,我們透過「感知」和「思想」兩方面來考察事實並注入我們的存在。


  • 小結:概念產生的原因並非是那些最先未通過相應概念給予我們的物件,而是我們的靈性有機組織。(p.91 最後1行)

-----

我是如何被有機組織起來去把握事務的,這與事物的本性無關。當我作為考察者面對事物的時候,在這一刻,感知和思想之間的切口才得以形成。(p.92 第2段)

1. 人是有限的存在。他是位於其他存在者之中的一個存在。
2. 人的此在( Dasein)屬於空間和時間,因此整個宇宙總是只能有一個有限的部分給予他,但這個有限的部分既以時間的形式、也以空間的形式與周圍的其他部分聯繫在一起。
3. 每一個世界事件同時也是我們的事件,那麼我們和事物間就不存在差別,所有的事件間都是連續過渡的,宇宙應當是一個統一體、一個自我閉合的完整的整體。
4. 但因為我們的局限性,一些事實上並非個別的東西(ex. 紅色),我們必然要從世界中提取出某些切面,並將之視為獨立之物去考察它們;在一個緊密關聯的概念體系中,我們的理智只能把握一個個單個的概念。
-->這種分離是一個主觀行動,以此為條件:我們與世界進程並不是同一的,而只是位於其他存在中的一個存在。(p.93 第6行)

「意識」分兩種(p.93 第2段):
1. 確定我們自身所是的存在的位置:我通過思想將對於外部世界的個別感知歸入世界的關聯整體,我也通過思想將那種對於我自身所做的感知歸入世界過程之中。
2. 單純意識到我們自身:以感知為基礎,就像意識到其他每一個事物的過程,又稱為「自我感知」。自我感知讓我看到特性的總和(ex. 黃色、金屬光澤、堅硬等特性都是「黃金」這個統一體中),並沒有引導我超出屬於我自己的領域。
-->我的自我感知將在某個界線之內包圍著我,我的思想與這個界線無涉。在這個意義上我是一個雙重存有:我被包圍在一個區域之內,我將之感知為我的人格的區域,但我是一個行為的承擔者,這個行為從一個更高的領域出發規定了我有限的生存。我們的思想並不像我們的感受和情感那樣個體性,它是普世的,它只透過個體化的情感和感受才在每個個別的人之中獲得一個個體化的印記(承擔者A和承擔者B都可以透過個體化的方式掌握三角形的概念)。(p.94 第1段)

思想讓我們得以將自身特殊的個體和宇宙統合成一個整體,當我們在感受和產生感情(和感知)時,我們是個別的人;當我們思考時,我們就是那個全面而獨特的存有。我們雙重本性有一個更深刻的根基:我們在自己內在看到了一種完全絕對的力量成為存在,一種普世的力量,但我們並非從世界中心認識它,而是在周邊的點上認識到它,因此我們必須借助從普遍的世界存在出發挺進到自己內在的思想,去認識那個外在於我們自身存有的區域。(p.95 第1段)


  • 小結:位於我們內在的思想超越了我們特殊的存在,並且關聯到普遍的世界存在,由此,在我們內在就產生了獲取認知的衝動。(p.95 第10行)


-----

認知行動(p.95 第2段):
1. 思考著的生命在面對外在事物時遭遇了「概念」,概念是我們從事務內部獲得的東西,不是從外部。
2. 整個現實性的另一方面是「感知」,不是已完成之物也不是已終結之物。
3. 「認知」應該提供內部和外部兩個元素的統一與平衡,「認知行動」就是感知和概念的綜合,對一個事物的感知和概念才構成整個事物。
-->Steiner認為,只有「通過對自己感知的思考著的觀察所獲得的那種在自身中緊密關聯的觀念內容」,才是世界的個別存在中唯一的共同之物(普世的世界統一體)

例證 叔本華(p.96~97):
1. 尋求「無觀念的意志」
2. 避免將「抽象的」思想作為世界統一體的承載者,尋求某種可以直接向他呈現為實在之物的東西
3. 相信「如果我們將世界視為外在世界,那我們就永遠無法接近它」
4. 探討者本身在這世界裡作為「個體」而找到自己,儘管他的認知是以作為表象的整個世界為前提的承載者,這種認知畢竟是以一個身為媒介而獲得的。此身的「情緒」就是理知在直觀這世界時的出發點。
5. 此身對於認知的主體是以兩種方式而存在的:一種是理知的直觀中的表象,作為客體中的客體,服從這些客體的規律;另一種就是每人直接知曉到的--意志,意志的每一真正的行動都立刻而不可避免地也是他自身的運動,如果他不同時感知到這意志的行動顯現為身的運動,他就不能真實地意願這一行動。
6. 相信「人的身中可以找到意志的『客觀性』,在身的活動中可以『直接地』感覺到實在性和具體的物自體。」

反對者 素樸者(p.98 第3行):
1. 身的活動僅僅是通過自我感知成為意識的,並且做為自我感知它們並沒有任何地方優於其他感知-->因為我們只能透過思考著的考察來認識其本質屬性,所以身的活動應對應地納入我們概念和觀念的觀念化體系
2. 思想應該是抽象的,不帶有任何具體的內容。他最多能夠提供一個關於世界統一體的「觀念化的」對應圖像,而非這個世界統一體本身。
3. 搞不清楚「不帶有概念的感知」到底是什麼。

Steriner近一步指出,在世界這個驅動裝置中,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扮演了比其他事物更為重要的角色。(p.98 倒數第5行)對於動物生命無意義、發育不全的器官,和最重要的軀體環節是等值的。只有當思想將其線索從一個生命到另一個生命貫穿起來,那些個別的事實才在其自身以及對世界的其餘部分展現其意義。

  • 小結:思想這種活動是「充滿內容的」,單純外觀、感知不能夠教我知曉有機體完美性的內容。(p.99 第1段)


-----

思想出現的順序與形式

思想把這些內容從人內部的概念和觀念世界出發帶向感知,與從外部給予我們的感知內容相對。(p.99 第8行)

它最先出現的形式是「直覺」。直覺對於思想的意義,就像「觀察」對感知的意義一樣。直覺和觀察是我們認知的來源,直覺能填補我們在感知中所缺失的現實性部分,讓我們在觀察世界時沒有陌生感。(p.99 第10行)

「解釋」一個事物,使之成為可理解的,意思是將之置於一個關聯之中,而我們透過直覺將其從這個關聯中撕裂出來,所有離異狀態都只有單純的主觀有效性。在對個別之物的觀察中向我們呈現的東西,通過我們直覺的關聯的、統一的世界逐個環節關聯在一起;通過思想,我們將之前通過感知已分離的所有一切重新組合為一。(p.100 第1段)

那麼什麼是「感知」?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某個感知在我的意識中出現,這個感知透過不斷推進的考察表明它與其他感知處於關聯之中,將所有這些在空間上和時間上相互分離的感知編織在一起的連接仲介,是「思想」,只有思想對所有的感知相互間進行串聯,並在它們彼此間的關係中展示它們。在直接被感知到的東西之外,只有單純觀念性的關係,僅僅通過概念才可表達。(p.101)感知總是作為完全確定之物、做為具體的內容出現,這個內容是直接被給予的,並將自己限制於給予物之中。對於一個感知中「何物」的追問只能指向與感知相符合的概念性直覺。

被感知屬於主體之物才能被稱為「主體的」,置於感知主體之外展現之物,在思想中來看就是客觀的。當我眼前的桌子從我觀察的視野中消失之後,我還能感知到我的感知主體;對於桌子的觀察在我的內在引起了一個變化而留存了下來,我保留了事後再度產生桌子圖像的能力,那就是桌子的「表象」。桌子的表象就是對應於我自身狀態可感知到的變化,因此,表象就是當物件處於感知視域時,與客體感知對立的一種主體感知,將主體感知與客體感知混為一談就會導致唯心論的誤解:世界是我的表象。

現在急需處理的是,更加詳細地規定表象的概念,目前我們只指明了在感知領域中核處可以找到表象的道路。一旦我們獲得表象的精確概念,才能引領我們跨越界線,將人性的主體和屬於世界的客體之間從認知的純粹概念區域向下引領到具體的個體生命之中。(p.104 第1段)


  • 結論:一旦我們知道如何看待世界,才能知道如何安置我們自身,並充滿力量地去行動。(p.104 第4行)

-----

補充:

人們必須將思維形式「貫穿生活」,以便洞見到它所造成的偏差,為此找到一條出路。因此Steiner認為,關於人與世界的關係的爭論,是必須的,如同他在前幾講不停「反駁」各種針對人與世界的關係的看法,這些不正確的看法都是在最初的反省時會出現的混亂。(p.104 第二段)

當我們想掌握關於人與世界的關係,會意識到表象的形成,由此,人的目光會從世界中的「外在」之物上引開,並轉向內在世界,也就是他的表象生活。他開始對自己說:如果一個表象沒有在我心中出現,那我就不可能與任何事物或者任何過程具有關係。這個想法會引導我們明白:我經驗到的只是我的表象,只有當外部世界成為「我內在的」表象時,我才能對它有所知。到了這個觀點,素樸的現實性立場就被捨棄了--那種立場是人在他關於自己和世界之關係所作的所有反思前所具有的,人們曾經以為我們與現實事物打著交道,但一旦能夠關注到自己的表象,就能夠開始明白:人不再能夠通過那個介入的表象世界去觀視那樣一種現實性,對於那所謂現實中的「物自體」,我們就像盲人一樣是無法企及的。(p.105)

但如果一個人對自己說:我只體驗到我的表象,他又落入了另一個錯誤:當我相信我在與現實性打交道時,就只有我的關於現實性的表象被我意識到;因此我必須假設,在我的意識範圍之外才有真正的現實性存在,才有「物自體」存在,對此我無法直接地知道任何內容,且他們在我的內在產生出了我的表象世界。這種想法只是在思維中添加了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和素圖的現實性立場中為人所知的東西沒有任何不同,因此人們又因這種批判性深思而陷於一種混亂。(p.106)

要避免這種混亂,唯有人們在自身內部和世界外部以感知的方式體驗到另外一種東西:思想。當人們將表象生活插入到世界和自身之間時,他們對這些東西是完全盲目的,但因為人的內在有思想,表象得以通過思想讓人們認識外部世界的東西。在這樣的論述中,思想保留了素樸的現實性立場,這種「素樸的實在論」對於思想的有效性並然來自對思想的無偏見的觀察;而那種對於其他東西無效的素樸的實在論,將會通過對於思想的真正本質的認知而被克服。(p.1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