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自學] 思考的練習

關於「思考」的練習,坊間的書籍可說是包羅萬象,但大部分都偏重邏輯分析,不太適合小孩。以我的理科背景,也曾以為所謂的「思考方式」側重的是科學方法,所以小學生做科展就是在演練思考的程序與模式,但在接觸華德福教育後發現這種想法真是大錯特錯,其實「思考」不但可以很科學,也可以很人文,不論是用哪一種方法,最重要的是你知不知道你在想些什麼?

要收納新的東西進來,首先要撇開過去所有學過的東西,這當中的箇中翹楚我覺得就屬東方的大前研一和西方的Rudolf Steiner這兩人莫屬了XD 他們兩人不但都擁有理科與人文的深度背景與素養,同時都主張不要受限於已有的框架,對所見所聞保持開放與存疑的態度,重視自己親身的觀察與體驗,最後也都對於世界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與理論,而且是可實行的、而非泛於空談,所以我覺得他們兩人提出來的思考練習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先來看看大前研一的建議(以孩子能適用為前提,這裡省略邏輯分析的部分)。在他剛從核能工程師轉換跑道到麥肯錫時,他每天都給自己一個思考練習,就是在電車上隨便幫自己找個題目,然後問自己:「如果我是某某公司的老闆,我會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就這樣日積月累,加上他自己天資聰穎(大學聯考遲到都還可以隨隨便便考上早稻田大學,不說他天資聰穎說不過去),他讓自己在入行第三年就以自己的隨手筆記出版成「企業參謀」這本暢銷書,後來還成為麥肯錫的實習教戰手冊,面對客戶的問題他總能很快地提出解決辦法,他說,這是因為這些問題在他平常的練習中已經演練過很多次了。

一般管理顧問到客戶公司,第一個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問題的本質,很多「問題」其實只是「現象」,但有些老闆甚至錯把「假設」當成「結論」,而沒有實際驗證這個假設是否正確,這就是企業會出問題的原因。其實除了企業,其他地方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例如小孩每次吃飯都不好好吃,這只是現象,你要先找出小孩不好好吃飯的「原因」在哪裡,如果每次小孩不好好吃你就叫他要「乖乖吃飯」,那當然無法解決問題,也不是在解決問題^^; 那麼要如何找到真正的問題?就要實地到前線去觀察,看員工怎麼工作的、看客戶是怎麼被處理的,後面就是些歸納分析的工作,所以第一步的觀察和收集資料很重要,後面就要靠清晰的思路去分析,以這樣的程序來做管理顧問工作,大前研一認為是可以將解決問題的流程「標準化」的。

對Steiner來說,這是只有關照到物質界的做法,因為人的感受與靈性,是不能被量化的,情緒方面或許可以用1到10來作指標,但不能清晰地一分為二,或單獨拿出來討論或消除,因此即使是用心理學這種科學方法來分析,也有很多不能解釋的事情。許多心理學的「實驗」充其量只能得出幾乎是「現象」的結論,例如:小孩如果白天過於興奮,晚上會容易睡不好,這種科學實驗不但只能解釋小孩晚上睡不好的部分原因(事實上你也無法肯定就是這原因),甚至無法套用到全部人、或是同一人的身上(即使同一人,有時候玩得很興奮也還是可以睡得好),所以他才會提出人智學和靈性科學的理論,對他來說這一樣是科學方法,只是涵蓋了很多非物質界的東西,那東西現在人已經看不到了,所以科學家以為是虛幻的,但他以親身例子證實只要開發內在感官就可以感受到靈性世界的存在,這裡就不多做描述了。

Steiner一樣很重視問題的本質,他覺得現代科學就是沒有看到人的本質、只看到物質面,所以才解釋不了許多事情。他提出了六個基本練習來幫助人做心魂的鍛鍊,第一步就是先找個目標物來練習「想」。這個「想」不是冥想,而是「控制思想」的想,在三到五分鐘的時間裡,你要專注地對目標物(越無聊越簡單越好)做聯想,通常我們都會從客觀描述開始,那是觀察的練習,不還是真正的「想」,你要開始以目標物出發做自己的思考,那才是Steiner要的。在這過程中,我們會湧出很多回憶,或是經過一個又一個的聯想離目標物越來越遠,這裡要練習的控制就是:1. 你要確定你不是被你的回憶或聯想牽著走,例如你想到A回憶,接著又想到B回憶,B回憶不是你本來要想的東西,代表你已經被情緒性的東西拉走了,這時候就該停止 2. 你可以天馬行空地亂想,什麼都可以,只要你隨時都確定你在掌握你的思考, 你就是你思想世界的主宰。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大前研一和Steiner都建議思想的練習是從「每天一個標的物」開始,前者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那當然,因為他的工作是管理顧問);後者是以控制思想為目標,兩者都強調一個重點:洞悉事物的本質、不要輕易被表面的現象所混淆,如能以第三者的角度來觀照自己的思考就更好了,這樣才知道自己哪裡想錯了。所以每天一次的重複練習是需要的,日積月累也是必要的,如果是像大前研一和Steiner這麼聰明的人,都要每天練習好幾年才能出師,何況是我們這般的平凡人呢^^;

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術」書中有提到,美國學生經常會做「單一事物」的命題練習,最有名的就是老師在桌上放了半杯水,由學生上台講述這是「half glass empty」還是「half glass full」,這個主題無關乎科學或人文,可以物質性的描述也可以講到心靈的層面,學生要怎麼天馬行空地說都沒有問題,但最重要的就是要「想」、要言之有物,我覺得這方法相當不錯。

對於比較小的孩子,我們可以先從「觀察」開始練習起,由外觀、感覺來描述,甚至可以加入「提問法」,慢慢引導孩子想得更多,雖然「有效提問」這本書主要是針對故事文本來做問題設計,但我覺得掌握到問的方法,提問不一定要侷限於閱讀。我的經驗是,每次叫小孩自己想,他都「想不出來」,那不代表他腦袋一片空白,而是他不知道要怎麼把腦袋裡的東西「有順序」地講出來,這時候「提問」就是很好的鷹架,為人父母真的要好好學習怎麼問小孩問題,這太重要了!等他們養成習慣、知道怎麼把自己的思緒整理好再表達出來,基本的思考就已經成形了,但我們也不要讓他們流於桎梏,每次的提問要加點變化,最好來點天馬行空的問題,讓他們知道思考的範圍可以很廣、我們也鼓勵他們這麼做,總之不論是提問還是思考,做什麼事情都要循序漸進,這點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