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教養] 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 Part II 家長教戰手冊


        上一篇簡單介紹了這本書的作者背景,也把幾個高度敏感的特質列出來供大家參考,但其實這本書花最多篇幅的地方是「家長如何養育高度敏感的孩子」,更貼心的地方是她把家長分成「高度敏感的家長」與「非高度敏感的家長」兩群,顯然深知這兩種不同氣質的家長在教養上的分歧XD另外又將孩子不同成長期會出現的行為表現詳加列出,並逐個破解,連專門寫給學校老師看的二十個建議都有,這麼面面俱到真的是非常「高度敏感」的作者會寫的書啊!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高度敏感」的家長,首先你得先做作者給的22項測驗題,再用我上一篇提到的後記中的四大面向做確認,不論是不是「高度敏感」,其實對孩子都可以是一件好事,只要你知道自己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就行。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雖然「高度敏感」在男女比例中是一致的,但爸爸的外顯表現通常都讓人覺得比較不敏感,這是我們的社會期望所致,但在養育高度敏感兒童上,爸爸的角色特別重要,因為傳統上,父親必須教導孩子如何面對外面的世界。

        當你和孩子的氣質不同時(孩子是「高度敏感」,家長非「高度敏感」),你可以透過調整達到互補的效果,就像上一篇提到兩種不同氣質的個體合作得宜,可以讓生物群體適應環境繼續繁衍一樣,但首先你得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身為不那麼敏感的家長,你可能習慣和不敏感的人相處,因此第一步就是接受孩子的特異性,這是他真實的樣貌,不是假裝,也不是他在操控你,更不是你把他寵壞了。更重要的是承認自己覺得奇怪、令人挫折和失望的部份,以及因為孩子的氣質而錯失的經驗,你無法送他去夏令營、看不到他當球隊隊長的一天、家裡電話不會響個不停,但你會有其他的愉快經驗,有得必有失,沒有人能夠擁有一切。(p.90)

         因為身為不敏感的家長,會很難相信孩子經驗到的世界和他不一樣,很容易會去鞭策孩子、逼他克服恐懼,深怕如果「溺愛」孩子,就會鼓勵孩子的「病態行為」,這真的是我曾經做過的,但後來我很快就發現,這個方向是完全錯誤的,因為這種壓迫對高度敏感的孩子來說,只會讓他更崩潰而已;但適當的新體驗也可以讓孩子累積成功經驗,讓他更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不敏感的家長比較不會隨著孩子的情緒起舞,而達到穩定和平衡的效果。作者針對幾種不同狀況的家長提出許多建議,我這邊這節錄一些對我有用的:

相信你的孩子,如果他抱怨痛、癢、麻,即使你自己不覺得,也要相信他 
認同他的不舒服,然後告訴他這個不舒服何時會消失,並要對抱怨有所節制 
不要因為無法了解就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不要期待孩子喜歡你小時後喜歡做的事 
不要把你的童年描繪得那麼美好、不要讓孩子感到羨慕嫉妒或自卑(這點我要說明,Noki真的特別容易會在聽完別人的經驗後感到羨慕嫉妒或自卑,即使說者無心,但他隨時都在拿自己和別人比較,這點真的要非常小心)
問問題的時候不要期待孩子會馬上回答 
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做決定 
孩子需要的安全感比你也比其他同齡孩子多,請管好自己的不耐煩 
要調整自己的用詞遣句,以免被誤認為責怪 
避免可能引起誤解的逗弄或開玩笑 
如果孩子需要教訓,簡單的一句提醒就夠了 
如果孩子不服從,不要誇張後果 
不要一直說個不停 
觀察孩子疲倦或過度刺激時釋放出來的訊息,學習在他崩潰之前就讓他停下來(這點我們全家都已經從慘痛的經驗中學到了T_T)
必須私下徵得孩子同意後,才可以對別人炫耀他的能力(Noki特別不喜歡對別人說他的豐功偉業,即使是他的同學他也只會跟一兩個人講,非常希望不要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原來這也是因為「高度敏感」的孩子在群體內容易有獨特性)

        關於「不要誇張後果」這點,讓我想到一個也是慘痛的例子。有一次阿嬤帶他和弟弟一起回家,弟弟愛亂跑、擅自不跟阿嬤跑到另一個車廂,阿嬤就跟弟弟說「在外面不跟大人牽好手,會被壞人帶走」。因為弟弟一向神經少一根、天不怕地不怕,所以我們也習慣對他講話要重一點,不然他不會聽,但在旁邊的Noki聽到了,那個週末我帶他去上課時,他就牽著我的手死都不放開,連我要抓癢都不行。我本來以為他在跟我開玩笑,但後來我發現他是真的非常害怕手一放就會有壞人要把他帶走......,在他告訴我阿嬤這段話後,我終於明白他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這個情況就像老師在學校「恐嚇」頑皮的學生如果不聽話會有什麼嚴厲的下場一樣,雖然老師不是針對他,但他聽了以後非常害怕,甚至覺得老師很兇,所以為什麼說過度傳統處分的學校不適合他就是這個原因,謎底一切都解開了。

        至於「高度敏感」的家長,因為容易察覺細微的變化、情緒反應較大,養育孩子時顯然比不敏感的家長辛苦多了,甚至更容易感到疲乏與崩潰,因此作者給的首要任務就是穩定自己,由於高度敏感的兒童會受到家長情緒的強烈影響,家長必須設法保持冷靜、快樂、健康,而且養一個健康的孩子比治療一個不健康的成人容易多了,「高度敏感」的家長需要好好照顧自己,這樣就是體貼孩子。也因為高度敏感家長很了解高度敏感兒童的經驗與感受,高度敏感兒童可以被適當地對待,但也要明白孩子畢竟和你是不同的個體,不能誤以為孩子會和你一模一樣。以下是一些給「高度敏感」家長的建議:

避免過度認同,熟悉孩子與你不同的人格特質,例如孩子像你另一半的部份 
避免過度保護,讓孩子接觸新經驗,控制你自己的焦慮 
學著為了孩子堅持立場 
堅持你對禮貌和公共場合良好行為的標準 
不要有過度的罪惡感 

        了解家中每一個人的特性是很重要的,如果其中一個家長敏感、另一個不敏感,很容易造成教養上的衝突而影響夫妻關係;兄弟姊妹如果有不同的氣質,家長容易會有「高度敏感的孩子容易成為乖巧、睿智、成熟、能幹、聰明的孩子,另一個成為衝動、過於吵鬧、問題一堆的孩子」的錯覺,也有可能「敏感的孩子成為膽小、壓抑、害羞、緊繃、不討人喜歡的孩子,另一個成為勇敢、外向、開開心心、喜愛玩樂的正常孩子」,這的確很像我們家兩兄弟的寫照,但如果家長懂得鼓勵的話,所有的孩子都可以發展出比較平衡的個性,就像我一直很希望他們能夠互補、互相學習調整一樣^^;

        除了針對高度敏感兒童的六大特質,分別提供處理方法外,作者也提出了四大祕訣告訴家長如何養育快樂的敏感孩子:

 1. 提升自我形象:

高度敏感兒童需要教導和管束,但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孩子可能把管教當作你對他全面的否定。高度敏感兒童通常會遵守規定,如果做錯事,他們會深刻反省,以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他們非常想第一次就做對,這是他們基本生存法則,深深烙印在他們的基因裡(這點我看得點頭如搗蒜),過多的批評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總是犯錯。 

高度敏感兒童自律甚嚴,容易陷入過苛的自我批判,因此有過低的自我形象。.... 如果他們覺得某個人需要被愛或被接受,他們往往無條件的付出。但是他們對自己以及身邊親近的人要求可能很嚴苛。親近的人是自己生命的延伸,因此會求好心切。(p.130)

        Noki常常告訴我他覺得自己很醜,不知道為甚麼大家都誇他很帥,我除了覺得這是他特殊審美觀的問題,也反映了他自我形象低落,遇到挫折就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作者說自我形象如果小時候不處理好,長大後極難再改變,所以將提升自我形象放在第一位。我們無法控制別人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只能讓孩子準備好、正確解讀別人給他的訊息,肯定他的感覺、尊重他的意見和決定、多給予真誠的讚美尤其是轉化他的缺點都很有用,但注意不要誇大,那只會破壞你的信用。

2. 降低羞恥感:

在強調獨立的社會裡,「感到羞恥」本身就是羞恥的。自發性的羞恥不是受到別人欺負,而是看到自己行為引起的後果,自動產生的情緒,讓我們真正看到自己做錯了。高度敏感兒童很容易感覺到這種羞恥,這是他們學習方式的一部份,可以協助他們未來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 羞恥的壓力很大。對高度敏感者,一點點就夠了。 

.... 羞恥感非常強烈的時候,會產生慌亂或敵意,對別人或對自己。
高度敏感兒童大發脾氣的原因之一就是當他感到極度羞恥、無法忍受時。比較羞恥感和罪惡感的研究指出,容易感到羞恥的人比較容易有敵意、暴力傾向、缺乏同理心。他們覺得沒有退路,總是覺得自己不好。高度敏感者因為羞恥心產生敵意的話,會對自己發洩敵意。(p.138

        對待敏感孩子的羞恥心,我們不需要因此不敢管教孩子,因為毫無管教反而會引發最嚴重的羞恥感,孩子會感到被放棄,我們要注意避免用羞辱的方式或口氣來管教,尤其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沿用許多過去曾被對待的管教方式與用語。大人也不要強調對敏感孩子的期望,因為「不符合期望」也會造成深刻的羞恥感;避免在孩子間進行比較,專注在每個孩子的優點上,也是個辦法。

3. 有智慧的處罰:

研究顯示,年幼的高度敏感兒童比一般兒童更早具有內化的道德觀。獨處的時候,即使不會受到處罰,他們也比較不會做父母叫他不要做的事情。為了避免受到批評或處罰之外,也是因為他們比較有能力注意到周圍發生的事情、反省並抑制自己的行為。 

高度敏感兒童也會犯錯犯規,在家裡尤其如此,但是他們事後都很後悔,懊惱的情緒就是懲罰了。你只需要跟他談談就夠了。有的家長偶爾會稍稍處罰孩子一下,例如取消某種特權。但要知道,如果高度敏感孩子哭泣、發抖、發脾氣,就表示壓力已經太大了。這時候千萬不要加重處罰。如果你繼續處罰他,他可能因為過度恐懼而暫時聽你的話,但是他在這麼大的壓力下,不會內化這個教訓。最好先讓孩子冷靜下來,再決定如何處罰他。....(p.143) 

如果想要把刺激降至最低,預防才是上策:制定適合孩子年紀的、清楚的規則,在事情失控前滿足孩子的需要,事前做計畫。(p.144) 

       管教和處罰不一樣,「有智慧的處罰」聽起來就很困難^^;作者寫了許多管教和處罰的方式,我覺得不論對敏感或不敏感的孩子都可以使用,所以詳細內容我留到下篇再討論。

4. 討論「敏感」:

許多家長遲疑著,不知道要不要跟孩子討論他們的敏感氣質。家長往往擔心孩子會覺得自己有毛病。我相信,所有的高度敏感兒童遲早會注意到自己與眾不同。你的意見可以讓他用正向的態度看待自己,可以讓他了解自己。如果孩子覺得敏感是個大問題,妳可以盡量降低在孩子生命中「敏感」的重要性。如果孩子誤以為問題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或是不夠努力引起的,其實只是他受到過度刺激,那你就可以強調敏感在他生命中扮演的角色。 

妳可能需要跟老師或保姆談到孩子的敏感。你需要跟孩子先談過,否則他會知道你們在談論他,老師和保母可能跟他提起或改變對他的態度,於是他可能想像最糟糕的情況,例如他有問題。或者他會不再信任你了,因為你在背後說他的隱私。(p.157) 

        我暫時還沒想要跟Noki討論他敏感的特質,第一時間倒是想先跟其他家人分享,畢竟他在外面還社會化得不錯,只有長期相處下來比較熟的人,才比較有機會發現他「難搞」的那一面,而且華德福的老師對待孩子的方式和傳統學校的老師不同,關於他許多難搞的面向我已經和老師講過很多,只是當時我還不知道「高度敏感」這個名詞而已,我希望能透過自家教養的調整,幫助他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正確地解讀他人的語氣和行為,我也感覺到他有慢慢在調整(或許和弟弟相處也有幫助),說不定再過幾年長大一點,我們就不需要再去特別注意所謂的「高度敏感」了!

兒童需要做同樣的事情---感覺自己的界限,吸收有益的事物,阻絕有害的事物。有益的事物包括能夠建立自我形象的愛和回應。有害的事物就是讓他覺得自己有問題的訊息。

.... 提高自我形象、降低羞恥感、合宜的管教、正向的態度都可以建立健康的界限。孩子會感到舒適自在,可以讓別人接近他,不怕受到傷害、拒絕或羞辱。他可以防止壞經驗進來,不會輕易的接受別人說他錯了,他會護衛自己的界限、意見和需要。他會對自己的判斷充滿信心。他會覺得自己有權力,甚至有責任,不讓有害的資訊進來。(p.163) 

        我覺得鼓勵孩子把他們的感受說出來真的幫助蠻大的,因為我們無法預知他會對哪一句話或哪個行為產生誤解。例如今天晚上我叫Noki躺到床上才能幫他蓋被子,他卻覺得我說他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感謝他的反應,讓我有立即解釋的機會;也正因為他不會輕易對外人說出他的感受,才更依賴家人幫他做出正確的解讀,我相信這個練習需要時間,但只要有做,假以時日一定會有幫助。

        寫了那麼多介紹,下一篇也是最後一篇,我想把現階段我們最容易遇到的挑戰和專家建議節錄出來,畢竟關於「成長過程的挑戰」篇幅太多了,想了解五歲前敏感兒童的人,就得自己去看書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