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教養] 叫不動!?不催不趕,養出主動小孩






        如果要我替這本書寫開場白,我會引用上一篇轉錄自尹建莉所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的文章— 爸媽是孩子第一個榜樣,兩者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是相同的︰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也不會尊重你的意見,久而久之他就會變成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所以希望孩子能聽你的話,就要改變你想迫使他服從你的權威式態度。當然,這本書比較全面,他將父母分成三類,一種是權威型,一種是溺愛型,兩者都不是尊重孩子的父母,如何做才能讓自己朝「尊重型」的父母前進,作者Carolyn Crowder, Ph.D.針對家裡最常出現的三個衝突點︰吃飯、睡覺跟起床來做範例,同時也教育父母什麼才叫真正的「尊重」。



        我自己也是在看了尹建莉的文章後感覺當頭棒喝,隨著Noki開始上學,很多事情已經沒有辦法繼續讓他拖拖拉拉,一方面是覺得他已經大了,應該要懂得基本的道理;另一方面知道男生的睪固酮就是會讓他們一直蹦蹦跳跳靜不下來,所以乾脆放棄說教,直接喝令他做這個做那個,但感覺他反抗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很多時候還是很愛用哭鬧來發洩他的不滿。這本書的作者就在一開始解釋了這個原因︰如果你對他吼叫,或威脅要處罰他,你們馬上陷入親子權力爭奪戰的衝突中,卻模糊了焦點—他的不當行為,問題永遠無法解決,孩子當下只會針對你的情緒而反應,爸媽絕對無法教導孩子任何東西。




        那麼應該要教導孩子什麼?大人之所以因為孩子不吃東西而緊張,就是怕他餓肚子;因為他不睡覺而緊張,是怕他明天早上起不來、休息不夠;因為他賴床而緊張,就是怕他上學遲到,但我們一股腦兒的緊張,孩子有學到什麼叫餓肚子、睡不夠或上學會遲到嗎?沒有,因此作者第一個建議的方式,就是要用「合理後果原理」讓孩子體會到不當行為帶來的後果。既然是「合理」的後果,當然不是叫父母讓小孩餓肚子兩三天、早上不夠睡就不用起來,或是錯過校車就曠課一天,而是父母訂好如果孩子出現不當行為而需要自行負擔的合理後果,而且一定要貫徹—即使孩子犯錯後表示悔意,依然要負責(就像殺了人說聲對不起是不夠的)。




        第二個建議方式是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能力對家庭付出,讓他們有自信、對家庭有歸屬感,一來他們有歸屬感後,就不會利用哭鬧方式來試探自己的重要性;二來透過關懷別人、承擔責任,他們也學會將心比心、衡量自己的行為,算是一種積極正面改善親子關係的方法。有一點深得我心︰不尊重自己,孩子也學不到怎麼尊重你。權威型或溺愛型的父母,並沒有教會孩子去意識到別人(即使是媽媽)也有他們的需要。然而,一個尊重孩子的媽媽,就會讓孩子知道︰媽媽是有別於他的、是獨立的個體,媽媽也有該做的事情要做,孩子要學到幫助媽媽,時間一到就自己上床睡覺。所以父母一定要先示範尊重給孩子看,不要忍氣吞聲,也不要像暴君,任何時候都要提醒自己,你對孩子的回應方式,不只是為了解決此時此刻的狀況,對未來更有深遠的影響。




        至於針對吃飯、睡覺和起床三大衝突點,作者的建議如下︰




* 吃飯

1.      讓孩子體驗行為的後果,不吃飯就把食物收走,餓一餐後下一餐更好吃。

2.      共同為家人準備餐點,讓他們有負責的事情做,可以引導他們來到餐桌並有參與感。

3.      在餐廳裡出現不良行為時帶離餐廳,不要爭論、批評或叨念,態度和緩但堅定。

4.      永遠讓孩子明白你對他保有信心,給他下一次表現的機會,但這回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
睡覺

1.      準時上床,就是練習負責任,溫和表達現在該做的事情。

2.      提早半小時準備上床,準備上床的例行儀式,給予有限的選擇。

3.      用行為後果來執行規矩,讓孩子學習自己做選擇、自己承擔後果,父母不會去「拯救」他們。

4.      正面回饋,強化良好的行為,而不是孩子一直哭你就不停去關切他(一直哭≠良好的行為)。







*
起床

1.      與孩子一起準備、作好規劃,全家人一起迎接早晨。

2.      幫孩子買個鬧鐘,自己調時間、自己把鬧鐘關掉。

3.      時間到了就讓孩子「那樣子」去上學,不用多說什麼,也不要一直去房間檢查進度,要認定孩子會自己做好上學前的準備。

4.      以誠懇、尊重的口吻向孩子說明,心平氣和從賴床大戰抽身。







        「合理後果原理」的實行乍看之下好像很殘忍,但其實作者一直強調父母的態度應該是溫和且堅定、預先向孩子說明清楚的,如果孩子還是選擇不當行為,那就是他們的選擇,應該要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同時這也是訓練他們自行思考、作正確選擇、考量他人需要的必經過程,其實是很合理的。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訓練過程,我們都知道會是個什麼樣子。在我們周遭也有一些讓我們無法忍受的成人,因為他們老是我行我素,不負責任,也不會為別人著想。這種人在和別人相處時,沒有自覺,也不知道該怎麼取捨,人際關係很糟。簡而言之,如果不想教出這種孩子,就不應該再跟他們混戰下去。




        作者也希望父母能學會「自我控制」,因為要先自我控制,才能做到對自我的尊重,父母一定得放棄試圖控制孩子的想法,而把焦點放在如何控制自己上面。除了學會尊重自己外,你也需要重新思考尊重他人的意思,並反省你在家中的所作所為,這不僅可以用在親子關係上,也適用於夫妻關係甚至是所有的人際關係,有沒有發現其實我們都沒有真正地學過什麼是「尊重」?我一直以為這是修養的問題,原來其實也是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的問題!與其說這是一本養出主動小孩的書,不如說這是一本改變父母的書,很值得想從根本解決親子問題的父母一看喔^^




 



叫不動!?不催不趕,養出主動小孩 

作者:Carolyn Crowder, Ph.D. 

出版社:信誼基金會 

出版日期:200710



本書特色

  你還在為吃飯討好孩子嗎?每天還在為讓孩子睡覺而三催四請,催到讓自己抓狂嗎?對忙碌而焦慮的父母而言,親職就在每天的親子生活中,書中所教導和提醒的親職技巧,適用於生活中任何的情境,並以簡潔、扼要的方式來呈現。克 勞德 博士儘可能的作了全面的提醒,對於當下的情境提出多種的處理,以滿足父母的需求,並貼心地在每一章後面附上實用練習題,讓父母可以和孩子一同發揮創意,共同計畫生活,本書可以說是父母的救命書,幫助父母永遠終止親子短兵相接時的抓狂與發飆。

* 為何嘮叨、提醒、哄騙、賄賂,對孩子都發揮不了作用?

* 如何打爭辯、威脅、處罰這樣的惡性循環?

* 建立一個嶄新的、更有執行成效作息的親職關鍵。

* 結束親子戰爭需要的應變技巧和正確觀念。

 





長知識指數:3













 




實用程度:  4.5     


閱讀難易度:4.5


綜合評價:  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