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教養] 教出優秀貼心的好孩子 實作篇

        如同我在「教出優秀貼心的好孩子 理論篇」最後面提到的,這些「教養的關鍵句」有時候不見得需要大人提醒,孩子在發展過程中很自然就會出現類似的行為。像Noki這陣子開始除了口頭禪是「我不要」之外,最常玩的遊戲就是模仿別人然後說「一樣」或「一起」,也會開始將自己的食物或東西分給別人,或許我曾經用過這些關鍵句而不自知,但就算有,我也一定沒有特別強調或重複這些話語,因此我相信這些行為應該都是孩子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重要指標。


 


        在試著實踐這26個「教養的關鍵句」時,一開始我是先選擇「有急迫性」的來用,也就是立刻可以派上用場的,例如Noki非常喜歡將東西丟在地上玩,或是在發脾氣的時候亂丟東西,所以我看到第一個關鍵句時如獲大赦,因為自己實在想不到這麼簡單又有建設性的應對;也為了讓Noki更快地改掉粗手粗腳的行為,我幾乎只要看到他沒有把東西輕輕放好就會要求他重做一次輕輕放好東西的動作給我看,沒過幾天,他就已經知道東西要輕輕擺好,不會隨便丟來玩了。


 


        當然在發脾氣的時候,這些乖巧的行為都會瞬間被遺忘,這時候「很重要喔!」「不行喔!」「不要那麼兇!」這幾句話就派上用場了。這裡提到「不行喔!」這個句子,就一定要提一下作者如何解釋「使用『不行喔!』這句話的時機」。


 


        大部分的父母一定有聽過「不能說『不行』,因為這樣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並摧毀自信心」之類的說法,也有一派說法是「說『不行』只會強化接在『不行』這個字後面的那個行為,應該改用建設性的話語避免使用『不行』這個字」,對於後者我是十分贊同的,只是在實行時有點困難,因為很多時候不見得想得到或「來得及」想到所謂「建設性」的話語。「輕輕的!」無疑就是最好的例子,它不但讓父母避免說出「不要亂丟!」這樣的負面否定,還同時提出了更好的改進方法,「輕輕的!」孩子在下次放東西時就會記住要「輕輕的!」,而不是父母的責罵(通常是根本不會記得教訓,因為人會自動把負面情緒遺忘,孩子不會刻意去記上次因為亂丟而被處罰的經驗,因而一犯再犯)。


 


        而作者對於「不行喔!」這句話的解釋是從行為心理的層面出發的,他認為如果孩子懂得做什麼事情會獲得讚賞,他就會避免做出大人禁止的行為;通常孩子屢勸不聽老是做出大人說「不行」的行為時,是因為他們不懂什麼是「被人稱讚」,也就不懂什麼叫「不行」,「被人稱讚」跟「被人責罰」就像是「大」與「小」、「多」與「少」的概念,如果孩子經常受人讚美、擁有讓別人開心的想法,就會在被責備時感到不開心,進而降低重複犯錯行為的動機。因此作者在「不行喔!」這一段其實是想強調讚美的重要性,而不是要大人經常使用「不行喔!」這句話,但這句話確實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就像沒有黑夜,我們就不知道什麼叫白天一樣。


 


        我歸類的第三類,則是我認為在跟孩子解釋事理時,很好用的關鍵句。很多育兒書都講過從嬰兒出生、或甚至是還在肚子裡時,就要盡量多跟孩子講話,一來是刺激他們的聽覺感官,二來是幫助他們的言語發展;而我,則是一個一廂情願的媽媽,我一直覺得嬰兒不論多小,他都聽得懂大人跟他講什麼,所以一直都很認真跟他解釋每一件事情,即使是他做錯事情時,我也會跟他解釋為什麼不能這麼做,目的就是希望他可以理解背後的原因,不要再犯「同樣」或甚至「類似」的錯誤。


 


        但這個做法有時候也會發生一些問題,例如有時候睡前「說教」說太久(適逢事情發生在Noki睡覺前),他在我講完之前就先睡著了……,這代表了一個問題,就是沒有精簡地將事理清楚地表達,孩子根本無法理解。另一個問題就是從Noki開始會回答問題後,我們經常會問他「做╳╳好不好?」「要不要○○?」等等,要嘛他就是說「不要」或「不好」,要嘛就是答非所問,代表其實他未必真的能理解我們所問的問題,與其實行這種「假民主」,不如直接用肯定句來告訴他現在要做什麼。


 


        第五類的關鍵句則是典型我所謂的「發展過程重要指標」,恰逢Noki現在正是開始會跟別人玩的年紀,不但會模仿別人、想跟別人一樣,也不再自己玩自己的,感覺就像是他的世界裡開始有其他小朋友的存在,因此也自動出現了「一起喔!」「給你—給我!」這樣的行為。現在開始我會問他「開不開心?」「喜歡嗎?」之類的問題,他還不會回答我想一方面是因為不知道我在問什麼,另一方面是還不知道什麼是開心或喜歡的感覺,因此就更需要大人在他開心的時候說「好開心喔!」或「好喜歡○○」的字眼。


 


        基本問候語我想是為人父母都一定會教的,所以也不需要我在這裡多加著墨,不過作者解釋「再見!」在小孩心裡的存在意義讓我相當驚艷,原來小孩之所以可以開心笑著和人說再見,是因為他們認為馬上又可以見到面的緣故,所以他們認為「再見=你好」,如果可以讓孩子期待下一次的見面、建立不斷重複的相同未來,就可以讓孩子感到放心並穩定發育。


 


        看完這本書,相信讀者應該都會跟我一樣,除了獲得有實用性的建議之外,也更了解了孩子的行為及心理,我覺得後者帶來的價值才是無限大的。以上就是我的實作經驗,未來如果還有新的進展及成果會再跟大家分享的,也歡迎大家在這裡跟我分享你們的實作經驗喔^^


2 則留言:

  1. 感謝分享唷~

    我最近也在看一套很特別的教養書,非常可愛!

    叫做〈101教養系列全套〉~~

    裡面沒有長篇大論,或是千篇一率的媽媽經,

    都是作者大量蒐集來、和孩子增加親密感的小點子,

    不僅針對媽媽而寫、還有寫給爸爸、祖父母的,

    也提供對孩子表達愛與提升孩子自信的絕佳方法!

    我自己用起來非常上手!大家也可以趁現在博客來7折,

    將這些集各家大成的〈101教養系列全套〉帶回家喔!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2143

    回覆刪除
  2. 謝謝漫漫媽咪的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