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

[自學] 四年級的繩結與形線畫


2018年的形線畫教學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幫助孩子掌握英文草寫的型,也就是變相的書寫課。進入2019年後,形線畫課也轉換成另一個非常明確的風格,就是和繩結結合,進入「跨越」和「編織」的階段。

所謂「跨越」這個精神,也算是四年級一個主要的發展重點之一,從三年級開始,孩子開始長出自我的力量、要跨越盧比肯河,因此三年級的主題是「開始與世界分離」,而這個現象邁入四年級後,重點會放在「跨越」上,但究竟這個「跨越」是指什麼呢?
在四年級的課程實務裡,遊戲課說要讓他們練習分組、交錯的隊形,因為要「跨越」;音樂課裡讓他們開始分部合唱、合奏,因為要「跨越」;手工課開始做十字繡、針線活,因為要「跨越」;我則用了整個聖誕假來研究形線畫的幾本天書,很想找出個端倪。

之所以對形線畫特別有興趣,可能是因為一直沈浸在北歐神話的故事裡,其中Celtic Knot的幾何圖形也在形線畫中重複出現,我覺得這當中一定有什麼很重要的關聯。依照書中的講法,Celtic文化中的許多圖形都與「編織」有關,書裡面各式各樣的編織與纏繞手法五花八門讓人目不暇給,我對於他們可以用同一個圖形發展出十幾種纏繞方式感到不可思議,只能說他們的幾何能力真的很強!而從Loki的故事中我猜測,他們或許覺得「織網」是智力極度的展現,所以Loki和Kvasir都是能夠解開「Mystery of net」的人,他們許多圖騰也都與「繩結」、「編織」有關。

換句話說,因為在編織的過程中,要不斷跨越不同的繩子,所以Steiner才把這樣的題材收納到四年級的課程中吧..... 那麼這種「跨越」的精神要如何在主課程中展現呢?

我比較了三年級的舊約聖經與四年級的北歐神話,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在聖經裡,善與惡是壁壘分明的存在,這中間沒有什麼模糊不清的地方,就像三年級要把自己從世界分離出來一樣;而在北歐神話裡,神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善與惡交織在一起,你沒辦法在一個人身上絕對地區分出來,反而能看到善與惡同時在一個人身上交錯作用,這樣的神比較不像神,而是「人性」的,也更接近真實的世界。

我們在動物課裡也會提到這一點:人的身上有各種動物的特性,那些特性在我們身上互相交織,同時我們也有身為人的特質;分數課裡每個分數都是別人的一部分,不論是相加還是相乘,在通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看到自己、也看到對方,這個精神絕對比三年級的「分離 / 獨立」更高一層,而且都需要「跨越」,更不要說分數的除法了,這樣看來,我們都應該好好教導孩子「跨越」和「交織」的藝術啊!

我喜歡課程帶有實用性,所以我希望在做這樣的形線畫時,能與「繩結」做個結合,順便彌補孩子沒有做童軍的缺憾(雖然媽媽我也忘光了一大半=P),希望能透過這樣的副課程讓孩子學會一些實用或美觀的繩結,並從中找到其中的規律,在四年級末期為五年級的徒手幾何做準備。當然,現在開始形線畫一律用右手,就像一年級為了拿筆寫字而用形線畫暖身一樣,孩子的右手還有待努力^^; 而且今天被我發現原來他上週都沒有認真做「跨越」,所以只教了一個形就讓他去重做上週進度了.... 親愛的孩子,形線如果沒有「跨越」就不能從2D進入3D世界,你發現了嗎?讓我們繼續努力用右手來練習「跨越」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