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華德福] 師訓一年級期末報告 : 與時間工作 [口語版]

這兩個月其實很多感觸可以寫,但因為在準備師訓的期末報告,所以就全部擱著了^^; 至於這個報告呢,內容想寫的很多,結果報告只能寫三千字,所以很多值得寫的東西就只能用兩三句表達,覺得搔不到癢處,也很擔心大家在聽十分鐘報告的時候聽不懂或抓不到我想說的要點,所以不吐不快,就乾脆在這邊先洋洋灑灑把想說的東西寫出來吧 !


前言

之所以會想用「與時間工作」作為報告題目,是因為我看了一部電影「Dr. Strange」,當時正好上到生命史的最後一堂課,所以看了以後特別有感觸。這部電影不知道有幾個人看過,如果沒看過又不想知道劇情的人,以下劇透可以迴避一下=P




Dr. Strange是一個醫術精湛的外科醫生,他的巧手可以勝任許多高難度的外科手術,但卻在一次車禍中造成永久性的傷害,連最先進的醫療技術都不能治好他的手,最後他只好來到尼泊爾找一位靈性大師。為什麼說「只好」呢因為身為一位外科醫生物質科學頂端的佼佼者,他本來是絕對不相信所謂與靈性有關的東西的,但在尼泊爾修行的過程中他慢慢放下他過大的自我與傲慢,從只相信眼見為憑到對靈性力量毫無懷疑,最後成為新一代的大師。

那 Dr.Strange的大絕招是什麼有看過電影的人可以回答XD就是「時間控制術」! 選擇「時間」做為他的獨門絕技,我覺得不是沒有道理的,在物質世界中,有什麼東西是我們看不到、摸不著,卻很清楚它的存在就是「時間」。用「時間」來讓一個物質科學的權威人士,過渡到靈性世界,「時間」可以說是我們這種沒有靈性經驗的人,領悟靈性世界的最好橋梁。


時間是動態的變化

現代的人從小就被教導怎麼「看」時間,其實是看時鐘,我們透過時鐘上指針的變化來判斷時間過了多久。那以前的人沒有時鐘怎麼辦呢古人看日月星辰的變化,看草木生長、發芽、花開花落,如果人事物沒有變化,我們就很難判斷過了多久時間,「就好像時間靜止了一樣」,所以說時間的存在,是一種動態的過程。

從物質科學的角度,不但可以證明時間和物體運動的關係,也可以看到時間有規律的「週期」,有週期就有循環,小至一秒、一分鐘和一小時,大至一天、一個月和一年,每個時間單位代表的就是一種循環,而且每個循環是往前重疊的、不會一模一樣,就像明天不會回到昨天,明年的這個時間我們也不會在現在的位置,這是時間很重要的「方向性」。

從這一年我們學到的人智學內容,來看「時間如何工作」,其實也不難發現時間的軌跡 : 濕水彩是平面的二度空間,當顏料隨著時間渲染、最後風乾成畫,時間在其中工作;編織和手工藝是立體的三度空間,一條圍巾從起針到完成,織過的每一針都如實地被記錄下來,勾錯的線、過疏或過密的縫隙都是時間的軌跡,麵團也要靠時間才能發酵,所以每個鑽研技藝和烘培的人,都要練習和時間工作,技術更是一種「時間經驗」。


時間的雙向之流

在三度空間裡加了「時間」,就變成四度空間了。四度空間到底長什麼樣子,科學家仍有不同的看法,因為時間看不到、摸不著,這點始終是物質科學無法跨越的障礙,但人智學的優律詩美卻可以輕鬆解答這個問題。

讓我們回想我們在優律詩美中做的動作,停在原地是一個點,就是一度空間;前進後退、左右移動成一直線,是二度空間;當我們在平移的過程中加入升高和蹲低的動作,就變成三度空間了;那時間呢

如果大家還記得,上個月我們做的優律詩美就是春夏秋冬的循環,當我們走著四季的路線,就好像順著時間之流往前走,每次回到原點就重新開始一年的循環,但走在這個循環裡的我已經和上一個循環裡的我不同了。

如果我們是圍成裡面和外面兩個圈,外圈往前進,內圈往後退,這時候的路線只剩下前後移動,我們和旁邊的人就好像一個往未來前進、一個朝過去後退,交會的那一點就是「臨在」。這裡用「臨在」這個詞是為了和「現在」作區別,前者是「presence」,有存在的意思;後者是「now」,指著是當下,所以「臨在」強調的是有自我在其中的感覺,不論你在時間之流的什麼位置,都是「臨在」。

意識時間的雙向之流,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在內心感受到「過去」和「未來」是同時存在的。「從過去到未來」的這個方向,大家都看得見,要體會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想像反向的時間之流。我會用「自我動覺」的「人生藍圖」來解釋 : 設想我們要去的每個目的地都是有原因的、被安排好的,因為未來的某件事情、某個計畫,所以我今天在這裡,也就是未來的某個「因」在發揮作用。


從時間之流進入感受

我們還可以從生命史來尋找反向的時間之流。如同我們所知的,生命史以七年為一週期,然而神奇的是,週期與週期之間也有對稱性 : 0~7歲與63~70歲對稱、7~14歲與56~63歲對稱、14~21歲與49~56歲對稱......,成就這個對稱性的,我認為就是時間的雙向之流。

用歌德觀察法觀察植物的時候我們也發現,這種時間的對稱性同樣存在其他生命中,葉片從細窄到闊廣、再回到細窄,簡單到複雜、再變回簡單,代表其中必定有一個反向的力在作用,就好像我們問自己:究竟植物是因為開花而結果呢?還是為了結果才開花呢?答案應該是後者,植物的種子終其一生都在為成就下一棵種子而做準備,就像是未來的「因」影響著過去和現在的我們。

正向的時間之流表現在外在,是我們容易察覺的,而反向的時間之流我們需要透過觀察整體的時間之流才能發現它的存在,兩者交錯的那一點就是「臨在」。「臨在」的那一點相對來說,可以視之為「無時間性」,當時間之流成為一種經驗,我們便能在那個「時空」裡發展出感受,這就是靈性的第五度空間。

從這邊我們可以看到「感受」和「評斷」的不同,前者是經驗了時間的雙向之流而發展出來的,後者通常是來自第一眼的印象或不夠全面的了解。我還記得一年前的我一直在問老師 : 「如何可以做到no judgement ?」現在我明白這就是所謂的「正語」。


與時間工作

過去一年我因為孩子的關係,參與了香港華德福學校的家長會工作,也見證到華德福學校在創校過程中的許多艱辛,當時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老師告訴我 :「讓時間工作。」我不懂什麼意思,所以也就放下了。沒想到放下有放下的好,有些問題牽涉到的人事物太多,其中稍有變動,原本解不開的結也就打開了,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 : 「原來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作為,有時候、有些事情就是需要等。」

如果用結繩來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結的時候如果越拉越緊,就會變成死結,那段關係以及與之纏繞的事情,可能就這樣死掉了。真正的、可以延續的關係,需要時間之流在裡面流動,我們可以緊密交織,但不能用力拉扯,不然可能會變成死結、無法繼續前進,或必須剪斷、重新連結。

如果說每個人、每個生命共同體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史,那麼學校應該也有它的生命史,我們不可能把十年的事情集中在三年內完成,身為在學校生命史上的一個點,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在什麼位置,才不會有錯誤的期待,或是以為自己做的一切沒有意義,因為我們或許不是處在學校生命史的最高點,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段存在。


結語

最後我想用「你的名字」這部電影裡的一段話作結 :

    連接繩線的是『結』,連接人與人的也是『結』,時間的流動也是『結』,全部都是神明的力量。
  
    我們做的結繩,也是神的作品,正是時間流動的體現。

    聚在一起、成型,扭曲、纏繞,有時又還原、斷裂,然後再次連結。

    這就是『結』,這就是『時間』。


發現時間之流就穿梭在我們身邊的每一事、每一物,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我相信若能與時間好好工作,將使我們更尊重、更理解地去經營身邊的每一段關係;如果我們能進一步懂得讓時間替我們工作,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化身為Dr. Strange了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