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教養] 井底之蛙的由來

        週末帶孩子去參加了一個親子生態攝影活動,Noki可能沒預期到老師一開始會講那麼久,所以聽到一半就覺得很無聊、想走,後來到了可以到室外拍照的環節,我們就直接自由活動了,我當時的感覺是:既然都沒有在上課,逼他繼續參加剩下的活動也只是他痛苦、我也痛苦而已,只是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其他孩子就可以安安靜靜地坐在那邊聽一個多小時又不會亂動呢?

        這個現象當然有很多解釋,Aaron說他們應該是真的自己很有興趣,我也猜測他們可能在學校就被訓練得很好,我們一直沒有訓練Noki這種「習慣」,他當然無法專心聽自己沒什麼興趣的東西聽那麼久(可能興趣只有一點,不足以支撐他聽一個多小時XD)。但都到這個年紀了(好啦其實也不算很大,七歲),是不是也應該培養一些「即使沒有興趣、但也要尊重地好好聽完」的心態呢?我們總是讓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會不會太縱容了呢?




        回程的路上,Noki就提到,為什麼老師要問大家香港有哪些山,這些跟拍照又沒有關係,我就想到其他孩子會回答是因為學校有常識課,Noki沒有,所以他都不懂得答,突然覺得常識課也是有它的價值的,立刻機會教育他:怎麼會沒有用呢?假設你今天想去爬山,卻不知道香港有哪些山,那你怎麼會知道要去哪裡、又怎麼會知道要去哪裡照相?「你覺得沒有興趣的東西,不代表它沒有用。」「這些看似不相干的知識,都是你在做決策的時候非常重要的背景基礎!」

        最近遇到一些人事問題,我也有很深刻的感覺,面對一聽到不同意見就採取防衛態度的人,真的非常難溝通,因為對方在一開始就把對外的窗戶關起來了、拒絕接納,任憑你怎麼敲都沒有用。但關上這些窗戶,不就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了嗎?在自己的世界裡很舒服、做什麼都覺得很順眼,沒有錯,但時間久了,也就只會相信自己是對的、看不到更好的事物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變成這樣的井底之蛙,我希望他即使到年老,都可以抱持一個開放的態度,開放地面對各種不同的意見、尤其是與自己相反的意見,不要一開始就拒絕,這樣他的世界就會變得很小,而且很難進步,如果在還這麼小的時候就開始關窗,那就太可惜了!

        開窗關窗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還真難,尤其大部分的人在自己的世界擴展到某一程度的時候,可能覺得自己的世界夠大了、夠好了,就開始關窗了,想保持在自己最滿意的狀態。但在我看到這種固步自封的情況後,我反而更能接納與自己不同或相反的意見了,我覺得能在這個高度看到不同的東西真是太好了!還好我沒有因此而停下來,我還在繼續接納我之前沒有探索過的世界、我還可以成長,所以我怎能不感謝那些給予我意見或批評的人呢?孩子啊,我多希望你也能有這種體認啊!不要害怕發現自己不懂的東西,也不要去拒絕那些你不喜歡但已經在你面前的知識,這些所有的點點滴滴,都在幫助你做更大、更好的決策,Be open,No judgm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