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教養] 脆弱的力量Daring Greatly



        早在暑假之前,我就從博客來買了好幾本重量級的書:脆弱的力量、韌性、忍耐力等等,每一個都是人生裡很沉重的課題,不諱言,會選這幾本書來看,當然大部分是因為小孩。

        回到台灣後終於把東西都整頓好,開始有時間來看書,我猶豫了一下要從哪本書開始著手,不得不說,書名取得好真的蠻重要的,所以我第一本就選擇了「脆弱的力量」。



「脆弱的力量Daring Greatly」一書由Brené Brown Ph. D.所著,她是一位研究脆弱與自卑的專家,2010年她在TEDxHouston演說「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脆弱的力量」獲得廣大的迴響,因此將她十幾年來的研究成果集結成書,就是這本「Daring Greatly(中文譯做『脆弱的力量』)」。

但究竟何謂「脆弱的力量」呢?我覺得作者以自身做的例子相當傳神,我們可以這樣想:一個游泳健將參加游泳比賽,得了金牌,我們覺得他好厲害;另一個人本來很怕水,但克服了對水的恐懼,日夜練習,最終參加游泳比賽不但得了金牌,還破了大會紀錄,這故事是不是更激勵人心?簡直都可以拍成電影了!當然,現實中這種戲劇化的改變不多,但試想一個人透過努力克服了障礙,最後即使雖敗猶榮,我們都一樣覺得他值得敬佩,為什麼呢?因為他展現了脆弱的力量。

脆弱的力量無關勝負,而是了解勝負皆有必要,是積極投入,然後全力以赴。

這個例子讓我想到在眾人面前的Noki,別人問他問題,即使昰姓名,他也不肯開口;幼稚園的時候更嚴重,只要覺得比賽會輸,就直接放棄不參加;踢球的時候因為害怕會搶輸球,所以寧願在旁邊哭也不願下場,以前的我一直在想,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愛面子?怕輸?完美主義?還是什麼?看完本書後我了解到,總歸一句就是,他缺乏脆弱的力量。

展現自己的脆弱,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如果永遠不承認、不面對自己的弱點,那就無法積極地去克服。一般人面對自己的脆弱會有幾個常見的防衛行為,我覺得在Noki身上都蠻典型的:

1.       過度悲觀:因為怕自己做不好,所以在做之前一直給自己「打預防針」,告訴自己就是做不好,所以真的被批評也是很正常的;一有好事降臨就擔心好景不常,所以一直想像最糟的情況發生,避免意料之外的失落,久而久之養成了這種負面想法的習慣,人生就是黑白的,而且更沒有變好的可能。

2.       完美主義:完美主義的始作俑者其實是「自卑」,這自卑是源於對自己弱點的恐懼—以為只要做得完美,或看起來完美,就可以減低或避免責備、批判和自卑所帶來的痛苦,或以為自己在追求卓越,其實只是在追求來自別人的讚揚和迎合別人的喜好而已。正確的努力是把目標和焦點放在自己本身的價值上,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知道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下次要更努力,這才是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而不是戒慎恐懼地迫使自己表現完美。

3.       其他的防衛行為還有像惡言惡行、過度分享自己的悲慘經驗、自我麻痺、情感抽離、顧左右而言他等等,我相信大家身邊多少都遇過一兩個這樣的人,只要你發現你的朋友有出現這些防衛行為,你就要小心注意其實那是他的地雷區,他正在設法不讓你發現他的脆弱。

有時候,這種「覺得自己不夠好」、作者稱為「永不知足」的想法,其實是我們的社會及文化背景造成的,不知道為什麼,從我們大約兩三歲開始,我們就懂得和其他人比較、會想爭贏、或鼓吹想贏的念頭,想贏的念頭一開始可能只是想鼓勵大家有奮鬥的目標,但大家都忽略過程、只注重結果,最後就造成輸家對自己感到自卑的心理,而且大家都不喜歡輸!環境和文化使大家逃避失敗的命運,自然也就更難示弱,於是整社會就走向越來越不健康的歪風。

既然作者鼓勵展現脆弱,到底應該什麼時候、什麼環境才適合對什麼人示弱呢?畢竟我們示弱是為了幫自己找到戰友,而不是讓敵人落井下石,沒有人希望鼓起勇氣說出心中的恐懼會招來反效果,那恐怕只會讓之後更難展現脆弱。作者提出「歸屬」和「融入」兩大區別,我覺得很受用:

「歸屬」是,身處在你想待的地方,且那裏的人都想要你;「歸屬」是,因為你的本質而接納你;「歸屬」是,我可以做自己。

「融入」是,身處在你真的很想待的地方,但那邊的人不在乎是否有你存在;「融入」是,你跟其他人一樣才接納你;「融入」是,我必須跟你們一樣。

答案很明顯,如果你需要展現脆弱,請找到一個有歸屬感的地方,那裡的人才會真誠地接納不論是什麼樣子的你,你會在那裡找到愛與自信。我想在孩子找到這樣的朋友之前,唯一、也是至少會有的一個,應該就是家了吧,請諸位父母一定要想辦法讓你們成為孩子的避風港、可以展現脆弱的對象,因為唯有如此,他們才有脆弱的力量可以積極投入自己的人生,並全力以赴。

所以為人父母者需要讀這本書、需要明白我們正在被「永不知足」、「永遠都不夠好」的文化與價值觀壓榨,我們一定要從小鞏固孩子的個人價值、教導他們要懂得知足及感恩,這樣他們大了才有足夠強大的心志去抵抗那些攻擊性的批判與眼光,尤其是在他們失敗的時候。然而有些父母,往往是最想不開的人,總覺得自己要嚴加督促,才能逼孩子去突破障礙,研究已經證明,這是適得其反且非常不健康的方法。

我很喜歡這本書中關於「完美主義」與「藝術」的一段說法,來自藝術家兼插畫家Nicholas Wilton

把一切完美地分門別類後,可能會留下一些無法歸類例如鞋盒裡的雜物。

於是,在莫可奈何之下,我們可能舉手投降說:「好吧,剩下的東西都不完美,無法分門別類,只能全部扔進一個破爛的大箱子裡,把它塞到沙發後面,也許以後可以再拿出來看看怎麼分類比較好。我們就把這個盒子標示為『藝術』吧。」

這段文章裡也提到,藝術之所以不完美,是因為他最接近人性,而人天生就不完美。我也想起一個辨別手工製或機器製的方法,就是檢查東西是否完美,因為手工製的東西一定不會百分之百一樣整齊,機器製的才有辦法達到每樣東西的角度長短都一致,但這就是手工製品美的地方,而且獨一無二,世界上絕對找不到第二個東西和它一樣,這樣看來不完美的人不也很美嗎?


作者還有另外一本暢銷書「不完美的禮物」,主要在教人如何克服自卑,我卻聯想到孩子是上天給與我們的禮物,我們就是因為他們的不完美,所以才一再激勵我們學習成長XD如果我的孩子像天使一樣,什麼都會、什麼都很好,那我想我就學不到任何東西了—因為我也不用學,所以這份「不完美的禮物」才是「最好」的禮物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