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許多人智學相關團體與講座,不約而同地提到「行星」、或是以「行星」作為相關的主題,勾起了我高中時代的回憶。想當年我也算是個天文迷(嚴格來說是地科迷),沒有狂熱到追星的程度,但對天文也算有些許涉獵,讓我媽一度以為我會想去當太空人。
雖然如此,但我高中的數學並不好,物裡更爛,放眼台灣要往天文走的人都要先念物理系,我想對我來說那應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沒想到有一次,我在NASA的報導中看到有一名太空人的背景是「行星地質學」,這才發現「其實要上太空,不一定要學天文,原來學地質也可以啊!」
仔細一想,這件事情看似八竿子打不著,但又非常合理。身而為人,我們是怎麼去理解太空的?又是怎麼去定義外星生物的?我們對生命的定義來自於我們生活的地球,對於超越我們理解的事物,我們無從想像,更無法理解,換言之,我們只能理解我們已經理解的世界,所以就算我們對外星生物有各種想像,那也是來自我們世界的產物,顏色再怎麼畫,也是在彩虹光譜上而已。
這讓我想到高中時看到某個外國報紙上的漫畫,當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搜尋外星生物時,兩顆「石頭」在偷偷交談:「不要動,他們以為我們是石頭。」這其實是很經典的爭論—「生命」究竟是什麼?我們又在尋找什麼?如果我們對生命的定義逃脫不了我們在地球上所經驗的一切,那我們在尋找的其實不過是另一個地球的影子,不是嗎?
所以,如果是「行星地質學」的學者,想必他並不是要飛上太空才能研究「行星地質學」,而是在地球學習了地質學後,將這方面的知識應用到行星上,用我們對地球的理解來「認識」其他星球。如果我想認識太空,我並不是只能向上仰望天空,反而應該要往下俯視大地,從腳底下的世界來認識我頭頂上更大的世界,理解到這一點地當時的我,興奮得不能自己。
在BD和人智學的世界裡,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古希臘時代開始,古人就發現了七大古典行星(太陽、月亮、水星、火星、金星、木星、土星)以及十二黃道宮和人體之間的聯繫,既然人來自自然,其生命的脈動也與自然脫離不了關係,只是現代科學用「眼見為憑」的方法來解析人體、摒棄了這些舊知識,認為那只是一種迷信,但如果今天有一種科技可以研究出這些星體與人體之間的關係,那或許是我們科技的一大進步也說不定。
試想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測量」靈魂,那一個新的世界將在我們面前被揭開,也更能增進我們對整個宇宙的全知和理解。而在那之前,我們能了解宇宙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的認識自己、認識人的存有,並與宇宙之間保有健康且強健的關係,那我們便能從自身的小宇宙來認識大宇宙。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