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要來講一下華德福的課程設計概領。
華德福的課程和傳統課程的最大差別是,傳統課程是把所有的科目"平均分配"在時間表裡,而華德福教育是三個禮拜集中只教"一科",每三個主課程(也就是九週上課+一週放假)為一季,一年共分四季,中間會有四季假(春假、暑假、秋假、寒假)。
前者的優點是每天都可以學一點、東西不會忘光光,缺點是每一堂課都不長,以一堂40-50分鐘的課來說,前面10分鐘暖身,後面15分鐘練習,中間只剩15-25分鐘可以教學,所以教學會被切割得很零碎,不過香港比較好的是會把兩堂課併起來變成一個比較長的主課,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台灣有沒有這種連續兩堂的數學課或國語課我就不知道了 。
而華德福課程主張用三週的時間集中教學的原因是,學生通常第一天學完東西,要回去睡一覺起來,才算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人要靠睡覺來吸收白天所學),所以如果第一天教完、第二天就教新的,學生就得一直吸收新的,效率會變差;如果第二天的教學一開始是從昨天的內容開始導入,學生才會加深印象,每一天每一天都是複習+學新的,連續三個禮拜下來,就可以深化很多
而且因為課程是三個禮拜一個主題,所以其他的副課程都圍繞著主課程做設計,所以是名符其實的「活動式教學」,學生不但在主課程中做學習,也會透過其他的活動進一步深化主課程的概念和圖像(至少我是這麼做啦),所以比起每天不到一小時的零碎練習,三週的集中課程應該是會讓學生非常印象深刻的。
不過我還是有做一些調整啦 ! 因為我覺得時代進步了,坦白說學生要學的「常識」也比以前多了,只靠每天主課程教一小時(因為我是一對一,所以我只有排一小時)實在是有點不夠。我現在除了語文課有詞語和造句的作業外,還有從小二下學期開始,就每天出數學練習題給Noki做(因為Noki很喜歡做數學,他覺得數學很好玩),所以雖然現在還沒進入數學的主課程,但仍然有在作業的部分持續教新的運算(現在複習長乘法,之後會教長除法),這是我和之前學校的作法有稍微不同的地方。
另外下周開始進入新的主課程,我也會持續讓Noki練習學過的詞語和改用學過的詞語來造句,因為我覺得詞語每天只寫一次實在太少了,而且香港沒有注音,小孩連讀音都忘了,會寫有什麼用(這是我在讓他聽寫時發現的問題,他可以默書,但聽寫的時候他竟然不知道我在講什麼),所以秋季接下來還有兩個主課程,代表他還可以把這次的語文主課程的作業寫兩輪 ! 加注音 !! 這樣還記不起來我就輸給你!!!
Btw,每個年級的主課程都有點不太一樣,小三的主課程有語文、數學、農耕和建築,所以農耕和建築只有各分配到兩季,採輪流出現,那為什麼我上完語文主課程後不接著上數學主課程呢 ? 因為.... 我覺得這樣比較順XD如果說每三周的主課程要以一個主題來做整體的設計,我會把一季中的三個主課程也用一個更大的脈絡來串連,讓學生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啊不是啦,讓他們自然而然地看到不同科目間彼此無法分割的美妙關係,因為他們真的就是在講同一件事情---這個世界,只是不同角度、不同面相而已。
比起我們的國語課本一翻開,古文今文都有,散文新詩都有,但每一課都各自獨立,學生不明白為什麼要讀這篇文章,老師也是為教而教,讓學生清楚明白到學習的真正意義,不是更美嗎 ? 對我來說,從小的國語課就是歷史課、文化課和倫理課,我們應該讓學生在這個主題下看到所有的面向,才能教導他們完整的視野與觀點,這是我推崇華德福課程設計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