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的課程內容,要求要念「作為教育學基礎的人的普遍智識 (之後簡稱「人的普遍智識」)」的第二講,天啊,這個章節我反覆看了三遍,還是看不懂 !! 而且是完完全全地不懂 ! 真的是天書來著 !! 所以我非常期待這次上課的時候老師能幫我們解惑。果然,上課是值得的 ! 在老師們的努力下,我覺得我有聽懂一點點,當然去宜蘭的途中,和好同學們的討論也讓我很有收穫,真的很喜歡無時無刻都有人可以一起討論的氛圍,讀書的時候希望可以有卻沒有的,現在終於感受到了,人生能有一次這種經驗是很幸福的=)
除了主課程外,這次的副課程也相當豐富,有一真老師的數學課、易霖老師的詩歌課、意弘老師的濕水彩、日本老師的發聲課,都很有收穫。我覺得二年級的課程真的實用很多,加上我已經開始實踐華德福的教學法,老師教的東西無意間提供了我很多解答;老師們也很樂意放下身段地和我們討論,有時候我問完後反而覺得是自己問多了,其實有時候不是老師不願意給答案,說他們也都還在摸索、學習,也都只是謙虛,只是很多很大的議題真的是「大哉問」,或是門「藝術」,在不同情況下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這我不是也很清楚嗎 ?
這次很意外地得知,我去年的上課筆記已經在一年級的同學間傳開..... 還有二年級的同學跑來告訴我這件事情,我實在是有點意外。坦白說我寫網誌真的就只是當成一種生活紀錄,沒有想高調宣傳也不是要當部落客,只是當我有什麼想法的時候,我需要透過文字寫下來,那個過程可以幫助我釐清許多觀念,所以當我寫完我也就理解完了,基本上上課筆記已經是不會再去翻的了^^; 只是留在網誌裡容易查找,也可以分享給需要的人,如果能遇到願意與我討論、交流的人,那就更好了,如此而已。所以套用一句Ben老師的話 : 「不要相信我。」當參考就可以了,如果有任何疏漏或錯誤的地方,麻煩一定要留言指正,免得貽禍下去就不好了XD
好了言歸正傳,以下都是針對主課程的心得分享,副課程我一向不會多加著墨,因為那都是很個人的東西,不過這次光是主課程,我覺得就已經非常精彩了 :
- 教育界主流派的主張
今年正好是第一所華德福學校的一百歲生日,回到一百年前來看,Steiner成立學校時,也是工業革命剛剛興起的年代。Steiner在許多演講中都不停地駁斥當時科學家、心理學家、甚至是教育界主流派的主張,尤其是有「現在教育之父」之稱的赫爾巴特,更是他反對的對象。
赫爾巴特在當時的教育界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並成為接下來一百年的教育主流 : 「課程的核心是『教材』和『老師的教法』,所以只要訂出好的標準教材、給予老師適當的教法,學生就能獲得良好的學習。」在這樣的基調下,學校就變成了工廠,學生就變成了產品,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孩子是如何被這樣的主流教育荼毒,但在當時似乎只有Steiner不贊同這樣的教育方式而創立了華德福學校,因為在以人智學為基礎的華德福教育裡,課程的核心應該是學習的人,所以一個華德福老師一定要有人智學的知識背景、真正地了解一個人是如何運作的,才能當華德福老師。
第二講就在講這個完全跳脫現代人理解範圍的概念 : 在知道了人有死亡到出生這一段的靈性之流後,這個靈性之流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意義,尤其是教學上的意義。
- 出生之前,死亡之後
我們已經知道人的靈性是不滅的,為了要「修練」自己、讓自己更好,所以要入世完成自己的功課。所以在上個月就已經說了,教師的工作是要幫助孩子在入世的這一段,能繼續完成他們在靈性之流的任務。為此,我們就不能只著重於智識化的教學,而是必須同時注意到孩子的心魂,不然只有死的知識不斷發展,卻沒有發展到心和靈,那麼這個靈性在這段人事的旅途中,也是無功而返而已。
那麼這個靈性之流在人世的這一段,如何與人串聯呢 ? 我們可以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從出生之前的靈性之流而來的、過去的經驗;另一個是往死亡之後的方向、關於未來的。前者的經驗可以在人世的過程中,透過心魂對事物的「映照」而成為我們認知的一部分,換句話說,Steiner認為,人之所以可以比動物知道更多東西,是因為在另外一個世界裡,我們都已經擁有關於這世界的所有知識,只是入世的時候忘記了,當我們看到某樣東西的時候,過去知道但卻已經忘記的那個「印象」(書中稱之為「表象」)才會出現在我們的心裡,成為我們心中的「圖像」,我們的心就像一面鏡子,每個人能「映照」出來的東西都不太一樣,所以心中的圖像也各有差異。
至於後者,我們就要問了 : 究竟是什麼東西是人在離世後,還能被保留的力量呢 ? Steiner稱之為「意志」,此「意志」又非彼「意志」,這裡指的是一種不斷前進的力量,這種力量在人在世的時候不會具象化出來,而是以一種看不到的形式保存在心裡,等待實現的可能,因此你這一世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會變成未來的一顆種子,在人死亡之後,才會「長」出來並在靈性之流中產生作用。
- 離斥感 vs. 融合感
要能在心中「映照」出其他東西的圖像,勢必是因為那個東西不是我、與我不同,Steiner把這樣的關係稱之為「離斥感」。也有句話說 : 你說的話不是你說的話,而是天使透過你的嘴說出來的話,既然現在所有的東西都是從另一個世界來的「映照」,所謂的思考也不是來自你自己,而是世界萬物自然規律在你心上的反射,你可以說這些東西原本就存在,老師可能也講過,但當時不懂,直到離斥感夠強的時候,心中的圖像終於夠清晰鮮明地形成記憶,記憶再形塑成概念,最後產生了思考,所以我現在在寫的這些東西,也不是我自己想寫的,是這個世界的「真理」經過層層堆疊最後在我心中形成的映照,我只是透過我的文章記錄下來而已。
而意志來自哪裡呢 ? 這股不斷往前的力量顯然和融合有關,我們因為離斥感將自己與世界分開來,又不停地透過融合感想要回歸它,於是在與圖像融合的時候,我們可以產生一種「觀象」(想像出來、看不到的圖像),這種觀象再繼續發展,就可以變成「想像」和創造,創造就是屬於未來的東西、現在並不存在。我們可以發現七歲以下的孩子會透過模仿來學習,模仿本身就是「融入」的表現,如果七歲以下的孩子太早學習智識性的東西,就沒有辦法和世界融合,但七歲以下的孩子就是喜歡和世界非常融合,所以孩子們的想像力是最豐富的。
坦白說,在學十二感官的時候,我以為我弄懂了什麼叫「離斥感」,但我在看「人的普遍智識」第二講的時候,我覺得我好像在看一個全新的概念,不但「離斥感」不懂,就連「意志」也看不懂......,經老師講解,真的清楚很多 ! 太感謝了 !! (所以我算通過了華德福老師的第一關嗎XD) 至於Steiner相信的「另外一個世界」究竟存不存在,我倒覺得不需要探討這個問題,就像我們不會問回教徒為什麼要拜阿拉、中國人為什麼相信天圓地方一樣,不同的文化都有他們價值觀的基礎根基,透過這樣的根基,他們可以合理化他們身邊的事情,所以我們把重點放在後面的應用上就好,不用一直在「為什麼以這為基礎」上鑽牛角尖。
- 塑形/圖像性 vs. 音樂/ 詩歌性
既然我們是透過離斥感產生對世界的「映照」,所以圖像性的東西都是「已存在的」,也就是屬於「過去」的東西。當我們在畫畫或做泥塑時,如果是如實地把眼前所見的東西形塑出來,我們所運用的就是來自過去的力量。這個東西以Steiner的講法,他覺得就是死的、沒有生命的,只是如同「鏡花水月」的映照,當我們對這世界的離斥感越強,我們就越能將其他東西映照得越清楚,以我的理解來說,就是「越知道自己的樣貌,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與角色,就越能意識到其他東西與自己的不同,也就越能將其他東西描述或定義出來』。因此,強烈的離斥感會慢慢將圖像在心中深化成「記憶」,反過來說,如果你對某個事件沒有特別強的離斥感、只有融合感的話,你就不會有特別的意識或感覺去區分事件中的許多事情,最後就只剩下對該事件很模糊的感覺和回憶,自我意識越強,才能夠漸漸發展出記憶、概念和思考,人能夠獨立於世界而思考,就是對這個世界有離斥感的證明,不然就只會身在其中而不自知而已。
而天平的另一端,代表融合感的卻是音樂和詩歌性的東西。這些東西會有強烈的節奏性在裡面,因此產生不斷往前的力量,而且這些聲音的產生都是即時的,發生之後就消失了,不會像圖像可以保留下來成為過去的一部分,今天唱的歌和明天唱的歌,即使是同一首,也一定會是不一樣的,因為當人在表現這些聲音時,並不只是單純的發聲,而是取決於當時的外在環境與內在心境而表現出來的,前者是來自對世界的融合感,後者是來自人的意志中所能做出的「觀象」或「想像」,所以創作者如果今天在創作的過程中,加入了自己心中創造出來的某個意境,那我們就可以在這樣的作品上看到創造力的展現,實現了「尚未實現的可能」,亦即是意志力的展現。
透過「看」圖像,我們可以模仿古代天體來形塑美的東西;透過「聽」,我們可以透過創造、讓自身成為美的存在,在兩者的中間,就是我們心魂中的情感,所以在7到14歲要發展心魂的年紀,Steiner認為要用大量的藝術活動(圖像+音樂)去滋養我們的心魂,而不是只專注於死的知識。但他並沒有說死的知識不好,我覺得應該這樣說 : 隨著時間和歷史的累積,現代人學的「死知識」已經累積得越來越多了,很多以前的「新知」都變成現在的「常識」,以至於我們的孩子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學習「常識」上,為了讓孩子的心魂不會因為這樣變得死氣沉沉,我們需要用更多的藝術活動來幫助他們達到平衡,這方面老師用了許多例子來說明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將藝術的成分納入,這部分也帶給我很多反思,例如我用了許多的延伸活動來幫助Noki從不同面向學習同一個主題,但如果可以在「單一」的課程裡都納入這些元素,那會是最理想的方式,這部分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
而天平的另一端,代表融合感的卻是音樂和詩歌性的東西。這些東西會有強烈的節奏性在裡面,因此產生不斷往前的力量,而且這些聲音的產生都是即時的,發生之後就消失了,不會像圖像可以保留下來成為過去的一部分,今天唱的歌和明天唱的歌,即使是同一首,也一定會是不一樣的,因為當人在表現這些聲音時,並不只是單純的發聲,而是取決於當時的外在環境與內在心境而表現出來的,前者是來自對世界的融合感,後者是來自人的意志中所能做出的「觀象」或「想像」,所以創作者如果今天在創作的過程中,加入了自己心中創造出來的某個意境,那我們就可以在這樣的作品上看到創造力的展現,實現了「尚未實現的可能」,亦即是意志力的展現。
透過「看」圖像,我們可以模仿古代天體來形塑美的東西;透過「聽」,我們可以透過創造、讓自身成為美的存在,在兩者的中間,就是我們心魂中的情感,所以在7到14歲要發展心魂的年紀,Steiner認為要用大量的藝術活動(圖像+音樂)去滋養我們的心魂,而不是只專注於死的知識。但他並沒有說死的知識不好,我覺得應該這樣說 : 隨著時間和歷史的累積,現代人學的「死知識」已經累積得越來越多了,很多以前的「新知」都變成現在的「常識」,以至於我們的孩子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學習「常識」上,為了讓孩子的心魂不會因為這樣變得死氣沉沉,我們需要用更多的藝術活動來幫助他們達到平衡,這方面老師用了許多例子來說明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將藝術的成分納入,這部分也帶給我很多反思,例如我用了許多的延伸活動來幫助Noki從不同面向學習同一個主題,但如果可以在「單一」的課程裡都納入這些元素,那會是最理想的方式,這部分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
- 母音 vs. 子音
第二天的課程花了不少時間在介紹語言中,母音與子音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根據Steiner的分析,母音大部分反映了人的情感與心魂的狀態,子音則是在模仿自然界中的許多狀態,像是風、海浪、擁抱的動作等,每個聲音都有一個故事,兩個以上的聲音則形成了語言,所以透過分析語言中的聲音組成,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字的原始意義。這個意義除了包含了圖像的成分在裡面,發音的時候也反映了心魂的狀態,所以「說話」這個行為,就是同時包含了離斥感與融合感、圖像與音樂的元素在裡面,Steiner認為這是很重要的活動。
也因此,在華德福教育中,是提倡越早學第二外語越好的,因為唯有接觸到第二種語言,孩子才會意識到母語中的母音子音、與外語中的母音子音的不同,不同語言的母音與子音,都是由那個文化的背景與民族性而來,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察覺到另一種心魂的狀態,這些都可以讓我們的心魂與感受被訓練得更敏銳,單純的機械化訓練書寫與背誦知識,只會讓人越來越冷漠而已。
老師講了一句話我很喜歡 : 「我們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看見了整個世界,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人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與這個世界產生離斥和融合的關係,我們身上的東西有一些是從過去而來,還有一些在未來才會實現,Steiner其實就是希望華德福的老師可以意識到人在時間之流上的這種特殊性,才不會只做一些「只對現世有益」的事,因為那些事情大部分是人帶不走的,如果不能深入人的心魂做真正的教育,那我們就不能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貢獻,尤其當初的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到了現在大部分只留下負面的影響而已,在華德福教育出現了一百年後,Steiner當初的「預言」似乎已經成真,我們這一代的孩子究竟是比以前進步了還退步了,我不敢斷言,但我相信,透過藝術元素讓他們能學習得更加平衡,絕對是有益無害的,也希望能夠過我們這一代與下一代的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這是我們這一世的任務。
也因此,在華德福教育中,是提倡越早學第二外語越好的,因為唯有接觸到第二種語言,孩子才會意識到母語中的母音子音、與外語中的母音子音的不同,不同語言的母音與子音,都是由那個文化的背景與民族性而來,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察覺到另一種心魂的狀態,這些都可以讓我們的心魂與感受被訓練得更敏銳,單純的機械化訓練書寫與背誦知識,只會讓人越來越冷漠而已。
老師講了一句話我很喜歡 : 「我們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看見了整個世界,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人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與這個世界產生離斥和融合的關係,我們身上的東西有一些是從過去而來,還有一些在未來才會實現,Steiner其實就是希望華德福的老師可以意識到人在時間之流上的這種特殊性,才不會只做一些「只對現世有益」的事,因為那些事情大部分是人帶不走的,如果不能深入人的心魂做真正的教育,那我們就不能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貢獻,尤其當初的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到了現在大部分只留下負面的影響而已,在華德福教育出現了一百年後,Steiner當初的「預言」似乎已經成真,我們這一代的孩子究竟是比以前進步了還退步了,我不敢斷言,但我相信,透過藝術元素讓他們能學習得更加平衡,絕對是有益無害的,也希望能夠過我們這一代與下一代的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這是我們這一世的任務。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