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天氣和最近流感猖獗的關係,感覺這次來上課的人數比往常稀疏,有些同學第二天才來想跟我借筆記,我都非常心虛.....因為這次的上課內容比較偏向如何備課和教學法,太有個人風格的東西我覺得應該僅供參考,偏理論的東西我又覺得書上都寫了.....,加上我個人聽課的重點偏向7~12歲的部分=P所以這筆記到底有什麼內容好寫呢,似乎太對不起老師和嗷嗷待哺的同學們了^^;
不如就承襲上一篇的模式,把我在旅行中重讀的「人學」和「實用教學指引」的第七到九講,比較能夠理解和對應到上課內容的部分整理一下,老師分享教學方式的部分.....我必須坦承說我大部分在神遊,不是想別的事情,而是很容易就會去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教,畢竟身為一個從小就愛特異獨行的人,我就是喜歡和別人不一樣,這點華德福教育倒是很對我的胃口XD
- 如何備課
這兩天的課程從「如何備課」這個提問開始,這實在也是我非常津津樂道的一件事。身為一個根本還不能稱為老師、連聯合備課都被拒絕參加的人,我沒有任何能拿來做參考的教案範本,唯一可以拿來做參考的,只有一份國外老師所做的小學各年級教學指引,還有之前Noki老師留給我的一些分享,雖然不多,但我覺得夠了,後來其實也很幸慶沒能參加聯合備課,因為如果看了別人的東西,一定會受影響,所以我就很自由地展開我自己的備課了。
能夠自由發揮的感覺,非常開心!
對於「開始備課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我也心有戚戚焉,因為一開始我就弄錯了,還好我進行了一個月後覺得不太對,決定把東西全部打掉重做,所以我的歷程大概就是老師說的:先問為什麼要教xx(對我來說就是教學目標:我教這個是為了什麼、要他們學會什麼),然後再就教學項目去做課程設計,這後面就是方法論的部分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格和邏輯,所以我並沒有詳細記錄老師們所分享的教學方式,只把老師講的幾個原則重點整理如下:
1. 為什麼要教xx、也就是教學目的,可以從人類與宇宙的關係、兒童發展、心靈特質和人的本質來看,我的解讀是教學必須配合學生的需要,而不單純是滿足學校對教學成果的要求、或老師教得開心而已,後者我覺得是新手或傳統教師容易犯的毛病,因為老師通常想傾囊相授或覺得教越多越好、讓學生覺得自己很厲害等等,這些都是純粹滿足老師的教學慾、不顧學生感受的例子XD
2. 和「教越多越好」相反的就是「讓孩子自己去發現你想教的東西」,這部分是需要老師不著痕跡地去設計的,包括課程如何進行、老師如何提問,都是老師思考邏輯的展現,學生會從老師身上學到如何觀察一樣東西、如何看待身邊的事物,因為要配合兒童發展,老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像孩子一樣學習,教學方式才能在他們身上真正發生作用。
3. 上次讀書會的時候,老師們清楚點出了「結論-->判斷-->概念」的形成過程,就是要告訴我們老師應該教的是活的、可以不斷被豐富的概念,而不是被定義定型的「概念軀殼」。取代用大量「名詞釋義」的教學方式,老師的提問是「引導」學生的思想如何前進的關鍵,一般封閉式的問句容易走向傳統有標準答案的死胡同,但開放式問句應該是以「學生自己講出答案」作為鋪陳的原則,喜歡老師說的那句:「生命本身需要秘密。」我個人是覺得只有當人「覺得」是自己想到的東西,那東西才會變成自己的,即使那個「覺得」可能是經過精密鋪陳設計出來的。
4. 華德福教育在小學階段,非常重視「敘說」的故事方式還有「藝術形式」的教學方式,因為當學生用耳朵聽故事,那些東西才會深入他們的心,而不是停留在頭腦裡,如果頭腦的反感不夠強烈,就不會有東西留在他們的記憶裡。
5. 另一個在外文工作坊裡,Ben老師也一直強調的:要隨時檢測學生還記得多少教過的東西,因為華德福學校沒有考試,所以老師需要透過「讓孩子重述」來知道孩子吸收了多少。重述一般是隔天,也可以每隔一段、告一段落的時候做,藉以檢測孩子離斥感的強弱,以及老師故事的教學成效。Ben老師也舉了一個讓學生重述的方法:一首歌唱過很多次後,讓學生自己唱、自己跳,也可以檢測孩子記得多少。
6. 在導師時間有同學問到:「如果自己人生閱歷不夠豐富,如何做好一個華德福老師?」這個問題可以很好的呼應最後一點:老師本身就是最好的一本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經驗,不論豐富與否,一定都有一些值得參照的東西,如果老師自己願意學習、成長(沒有人說當了老師就不用成長、就是完人),就是最好的身教,這點我在小孩面前一直都不遺餘力XD 學海無涯本來就沒有學完的一天,人也不會永遠沒有缺點所以總是有要改進的地方,保有老師的自我、展現老師本身的成長,也是很好的滋養。
能夠自由發揮的感覺,非常開心!
對於「開始備課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我也心有戚戚焉,因為一開始我就弄錯了,還好我進行了一個月後覺得不太對,決定把東西全部打掉重做,所以我的歷程大概就是老師說的:先問為什麼要教xx(對我來說就是教學目標:我教這個是為了什麼、要他們學會什麼),然後再就教學項目去做課程設計,這後面就是方法論的部分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格和邏輯,所以我並沒有詳細記錄老師們所分享的教學方式,只把老師講的幾個原則重點整理如下:
1. 為什麼要教xx、也就是教學目的,可以從人類與宇宙的關係、兒童發展、心靈特質和人的本質來看,我的解讀是教學必須配合學生的需要,而不單純是滿足學校對教學成果的要求、或老師教得開心而已,後者我覺得是新手或傳統教師容易犯的毛病,因為老師通常想傾囊相授或覺得教越多越好、讓學生覺得自己很厲害等等,這些都是純粹滿足老師的教學慾、不顧學生感受的例子XD
2. 和「教越多越好」相反的就是「讓孩子自己去發現你想教的東西」,這部分是需要老師不著痕跡地去設計的,包括課程如何進行、老師如何提問,都是老師思考邏輯的展現,學生會從老師身上學到如何觀察一樣東西、如何看待身邊的事物,因為要配合兒童發展,老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像孩子一樣學習,教學方式才能在他們身上真正發生作用。
3. 上次讀書會的時候,老師們清楚點出了「結論-->判斷-->概念」的形成過程,就是要告訴我們老師應該教的是活的、可以不斷被豐富的概念,而不是被定義定型的「概念軀殼」。取代用大量「名詞釋義」的教學方式,老師的提問是「引導」學生的思想如何前進的關鍵,一般封閉式的問句容易走向傳統有標準答案的死胡同,但開放式問句應該是以「學生自己講出答案」作為鋪陳的原則,喜歡老師說的那句:「生命本身需要秘密。」我個人是覺得只有當人「覺得」是自己想到的東西,那東西才會變成自己的,即使那個「覺得」可能是經過精密鋪陳設計出來的。
4. 華德福教育在小學階段,非常重視「敘說」的故事方式還有「藝術形式」的教學方式,因為當學生用耳朵聽故事,那些東西才會深入他們的心,而不是停留在頭腦裡,如果頭腦的反感不夠強烈,就不會有東西留在他們的記憶裡。
5. 另一個在外文工作坊裡,Ben老師也一直強調的:要隨時檢測學生還記得多少教過的東西,因為華德福學校沒有考試,所以老師需要透過「讓孩子重述」來知道孩子吸收了多少。重述一般是隔天,也可以每隔一段、告一段落的時候做,藉以檢測孩子離斥感的強弱,以及老師故事的教學成效。Ben老師也舉了一個讓學生重述的方法:一首歌唱過很多次後,讓學生自己唱、自己跳,也可以檢測孩子記得多少。
6. 在導師時間有同學問到:「如果自己人生閱歷不夠豐富,如何做好一個華德福老師?」這個問題可以很好的呼應最後一點:老師本身就是最好的一本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經驗,不論豐富與否,一定都有一些值得參照的東西,如果老師自己願意學習、成長(沒有人說當了老師就不用成長、就是完人),就是最好的身教,這點我在小孩面前一直都不遺餘力XD 學海無涯本來就沒有學完的一天,人也不會永遠沒有缺點所以總是有要改進的地方,保有老師的自我、展現老師本身的成長,也是很好的滋養。
- 九歲到十二歲的轉變
最有名的三個七年週期,不僅代表了人發展意志、情感和思考三個部分,其實也都可以再各自劃分成三個階段:0~3歲是發展意志中的意志、3~5歲是發展意志中的情感、5~7歲是發展意志中的思考;7~9歲是發展情感中的意志、9~12歲是發展情感中的情感、12~14歲是發展情感中的思考;14~17歲是發展思考中的意志、17~19歲是發展思考中的情感、19~21歲是發展思考中的思考。其中在九歲及十二歲各有非常顯著的轉變,前者又叫做「九歲危機」或「越過盧比肯河」。
上次和學校小三老師聊到,我們都正好在煩惱:究竟要怎麼判別孩子是否進入九歲危機?所以我這次特別想聽老師怎麼介紹。老師說,七歲前的孩子還生活在天堂的狀態,聽的歌曲都還只有五音、都是愉悅的曲調;小學一、二年級是為了九歲而準備;到了九歲的歌曲開始有全音階了,還有大調、小調,行為上則有兩個主要症頭:
1. 莫名其妙的憂傷感,好像有一層紗蓋住他,把他跟父母隔開了,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看透他,他也得以保有一點自己的空間,同時意味著孤獨。
2. 感覺到男女的分野、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因為自我在這個時候甦醒了,開始意識到自己和這世界是分離的。
對於這樣的轉變,我的理解是這也是小三課程為何要帶入農耕和建築的原因,同時還有創世紀,因為人必須知道自己從何而來(西方有創世紀、東方有中國神話)、重新認識人與自然宇宙的關係,而我希望孩子不僅可以從神話或歷史中讀到人與自然之間的故事,還要重新建立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是在我們這一代的教育中所缺乏的,因為我們只讀到「人定勝天」,卻沒有學到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到了十二歲,孩子已經邁入「前青春期」,在那之前老師都還是用故事述說、問題引導思考,在那之後已經可以談真正的歷史了,也就是從因果關聯去建立自己的判斷,並開始完全踏入現實世界。老師的問題從本來的引導思考,變成問「具發展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比較像國外的高中或大學生需要處理的宏觀議題,牽涉的科目層面很廣,藉此讓學生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
那在九到十二歲這個階段呢?以下是我自己做的推論和整理:套句Ben老師在外文工作坊說過的話:「介紹新東西之前,要讓他們先有所準備。」就像Steiner說,在十二歲後開始正式學物理學之前,六年級就要先把物理學需要的幾個基本工具教給他們才行。所以我個人覺得小三到小六的課程設計除了讓學生找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外,同時也要透過老師的引導作為思考邏輯的基礎,老師必須在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還有人文、數學的教學中,全面地鍛鍊學生「正確」的思考方式,如果老師不能幫助學生掌握好「結論-->判斷-->概念」這樣的認知形成過程,那在十二歲之後就較難培養獨立思考及判斷的能力。
這就是我覺得小學三到六年級的老師最重要的工作---透過課程設計和問題引導,培養孩子基本的思考邏輯與判斷能力。當然呼吸、平衡、意志和感官的發展也都很重要,基本上配合兒童發展的東西都很重要,就無須我贅言了XD
上次和學校小三老師聊到,我們都正好在煩惱:究竟要怎麼判別孩子是否進入九歲危機?所以我這次特別想聽老師怎麼介紹。老師說,七歲前的孩子還生活在天堂的狀態,聽的歌曲都還只有五音、都是愉悅的曲調;小學一、二年級是為了九歲而準備;到了九歲的歌曲開始有全音階了,還有大調、小調,行為上則有兩個主要症頭:
1. 莫名其妙的憂傷感,好像有一層紗蓋住他,把他跟父母隔開了,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看透他,他也得以保有一點自己的空間,同時意味著孤獨。
2. 感覺到男女的分野、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因為自我在這個時候甦醒了,開始意識到自己和這世界是分離的。
對於這樣的轉變,我的理解是這也是小三課程為何要帶入農耕和建築的原因,同時還有創世紀,因為人必須知道自己從何而來(西方有創世紀、東方有中國神話)、重新認識人與自然宇宙的關係,而我希望孩子不僅可以從神話或歷史中讀到人與自然之間的故事,還要重新建立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是在我們這一代的教育中所缺乏的,因為我們只讀到「人定勝天」,卻沒有學到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到了十二歲,孩子已經邁入「前青春期」,在那之前老師都還是用故事述說、問題引導思考,在那之後已經可以談真正的歷史了,也就是從因果關聯去建立自己的判斷,並開始完全踏入現實世界。老師的問題從本來的引導思考,變成問「具發展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比較像國外的高中或大學生需要處理的宏觀議題,牽涉的科目層面很廣,藉此讓學生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
那在九到十二歲這個階段呢?以下是我自己做的推論和整理:套句Ben老師在外文工作坊說過的話:「介紹新東西之前,要讓他們先有所準備。」就像Steiner說,在十二歲後開始正式學物理學之前,六年級就要先把物理學需要的幾個基本工具教給他們才行。所以我個人覺得小三到小六的課程設計除了讓學生找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外,同時也要透過老師的引導作為思考邏輯的基礎,老師必須在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還有人文、數學的教學中,全面地鍛鍊學生「正確」的思考方式,如果老師不能幫助學生掌握好「結論-->判斷-->概念」這樣的認知形成過程,那在十二歲之後就較難培養獨立思考及判斷的能力。
這就是我覺得小學三到六年級的老師最重要的工作---透過課程設計和問題引導,培養孩子基本的思考邏輯與判斷能力。當然呼吸、平衡、意志和感官的發展也都很重要,基本上配合兒童發展的東西都很重要,就無須我贅言了XD
- 華德福教育的藝術課程
這次很難得地請到了仁芳老師來幫我們介紹華德福教育的藝術課程,很可惜地一個半小時還是太少,第三個主題沒有什麼機會講到,只能說老師的課實在太精采、絕無冷場啊!
1. 形線畫(Form Drawing):老師先從「形」這個字開始解釋,這個「形」指的不是形狀,而是事物外型的輪廓,也就是「界線」;那麼線呢,老師要我們試著自己畫直線和曲線,感覺自己的四個基礎感官在畫線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不同的東西,同時畫直線和曲線也和「呼吸」有關,在班上孩子很躁動的時候,畫直線可以幫助他們集中;在畫直線與曲線之間轉換,則可以讓孩子更「醒」。
2. 濕水彩(Wet-on-wet Painting):光是這個「濕」我們就討論了好久,到底怎樣才叫「濕」,總之這個濕就是要濕潤、平衡,不能太濕或太乾,但像我這樣一個到現在濕水彩還畫不好的人,不是太濕就是太乾,要到達平衡的境界還差得遠了XD 而這個「彩」代表的就是色彩,同時代表的也是光與暗,原來所有的顏色裡都包含了光與暗的元素,而色彩是宇宙的心魂,所以也代表了人的星芒,多練習使用色彩,可以幫助人發展他的星芒體。其實想想,星芒不就代表「感受」嗎?所以在畫濕水彩的時候,多使用形容詞或動詞來引導,少用名詞以免孩子的想像力受到局限。
3. 因為最後僅剩一點點的時間,所以老師從「水」這部分來切入泥塑。剛才講過的形線畫vs.濕水彩剛好就是Form vs. Forming的差別,前者是結果,後者是過程。後者為什麼是「過程」呢?是因為裡面有「水」的元素,所以濕水彩像活的一樣、是會變動的。泥塑同樣也包含了「水」的元素,如果泥塑裡面沒有水,就沒有變化的彈性,我們就無法形塑它,所以我們是運用了乙太(水)的形塑力量來工作。另外泥塑主要可分為凹、凸、平三種表面,凹和凸同樣都是曲面,所以和畫直線、曲線一樣,做平面和曲面也是一種呼吸的作用。
外文工作坊的部份因為每一組上的都不一樣,所以筆記有點小困難,不過我已經把Ben老師講的一些重點融合在課程筆記裡,其他的偏向教學方法及回答同學提問的部分就不收錄了。黑板畫也上得很開心,可能是因為黑板畫非常「乾」,是我的強項哈哈XD 所以畫起來好開心,至少比濕水彩和做泥塑要開心很多!倩詒老師人非常可愛又親切,不但板畫畫得超漂亮,連字都寫得好好看,瞬間變成她的粉絲+_+
這次上課上到最後有感到很痛苦的一點,就是感受到易霖老師真的很努力地在設計讓我們自己去思考答案,但又不告訴我們答案是什麼..... 如果聽到一半有想到答案我可能就豁然開朗了,但這次我是聽完都還是一頭霧水^^; 還好後來有好同學終於解答了我兩天來的疑惑,不然我現在應該都還在「不知道自己到底聽了什麼」的痛苦中,只能說老師段數太高了,弟子只能誠惶誠恐地繼續正襟危坐聽課了啊!
最後把老師們示範的幾個教學法簡單整理如下,其實書裡面都有了:
1. 小四動物學 - 從不同的動物身上找到和人的共通點,讓學生明白人身上有各種動物的特點、人本身就是動物/ 植物/礦物的總和(小宇宙)
2. 小六聲光熱 - 不要怕教導艱難的內容,不能理解的東西學生將會在之後理解,那對他們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就像聲光熱是為了之後的物理學做準備,讓學生透過實物做實驗,即使是較難、較抽象的觀念,也能使之變得容易掌握
3. 十二歲之後的歷史課程 - 從此時開始的歷史轉變為真實的歷史內容,不再是像之前的歷史故事,因為學生必須開始接觸真實世界,透過自己的思考脈絡建立判斷
4. 十二歲之後的語言課程 - 不要固著在文法上,試著打破文法,讓學生去體驗詞語和字句的本質/質地,才能真實地感受、認知並表達一種語言(或者說,就是處理一種語言的方式),而不是單純地背誦文法和例句,因為背誦只能停留在腦袋的層次
補充
事隔好幾天,在自己遇到課程編排需要調動時,老師的話突然浮現腦海:「要保持可以變動的彈性,也就是即興的空間。」真是言簡意賅,趕快補記上來。
後記
師訓的時候正好買了薩提爾的書來看,看完之後對照之前寫的這篇,突然又覺得應該要打掉重練了.....薩提爾主張「不要解釋、不要問為什麼」,甚至不要引導答案,而是集中在關心人的感受,我不知道這樣的對話方式適不適合應用在教學上,但我還蠻想嘗試看看的,先從練習「好奇」開始吧!
1. 形線畫(Form Drawing):老師先從「形」這個字開始解釋,這個「形」指的不是形狀,而是事物外型的輪廓,也就是「界線」;那麼線呢,老師要我們試著自己畫直線和曲線,感覺自己的四個基礎感官在畫線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不同的東西,同時畫直線和曲線也和「呼吸」有關,在班上孩子很躁動的時候,畫直線可以幫助他們集中;在畫直線與曲線之間轉換,則可以讓孩子更「醒」。
2. 濕水彩(Wet-on-wet Painting):光是這個「濕」我們就討論了好久,到底怎樣才叫「濕」,總之這個濕就是要濕潤、平衡,不能太濕或太乾,但像我這樣一個到現在濕水彩還畫不好的人,不是太濕就是太乾,要到達平衡的境界還差得遠了XD 而這個「彩」代表的就是色彩,同時代表的也是光與暗,原來所有的顏色裡都包含了光與暗的元素,而色彩是宇宙的心魂,所以也代表了人的星芒,多練習使用色彩,可以幫助人發展他的星芒體。其實想想,星芒不就代表「感受」嗎?所以在畫濕水彩的時候,多使用形容詞或動詞來引導,少用名詞以免孩子的想像力受到局限。
3. 因為最後僅剩一點點的時間,所以老師從「水」這部分來切入泥塑。剛才講過的形線畫vs.濕水彩剛好就是Form vs. Forming的差別,前者是結果,後者是過程。後者為什麼是「過程」呢?是因為裡面有「水」的元素,所以濕水彩像活的一樣、是會變動的。泥塑同樣也包含了「水」的元素,如果泥塑裡面沒有水,就沒有變化的彈性,我們就無法形塑它,所以我們是運用了乙太(水)的形塑力量來工作。另外泥塑主要可分為凹、凸、平三種表面,凹和凸同樣都是曲面,所以和畫直線、曲線一樣,做平面和曲面也是一種呼吸的作用。
外文工作坊的部份因為每一組上的都不一樣,所以筆記有點小困難,不過我已經把Ben老師講的一些重點融合在課程筆記裡,其他的偏向教學方法及回答同學提問的部分就不收錄了。黑板畫也上得很開心,可能是因為黑板畫非常「乾」,是我的強項哈哈XD 所以畫起來好開心,至少比濕水彩和做泥塑要開心很多!倩詒老師人非常可愛又親切,不但板畫畫得超漂亮,連字都寫得好好看,瞬間變成她的粉絲+_+
這次上課上到最後有感到很痛苦的一點,就是感受到易霖老師真的很努力地在設計讓我們自己去思考答案,但又不告訴我們答案是什麼..... 如果聽到一半有想到答案我可能就豁然開朗了,但這次我是聽完都還是一頭霧水^^; 還好後來有好同學終於解答了我兩天來的疑惑,不然我現在應該都還在「不知道自己到底聽了什麼」的痛苦中,只能說老師段數太高了,弟子只能誠惶誠恐地繼續正襟危坐聽課了啊!
最後把老師們示範的幾個教學法簡單整理如下,其實書裡面都有了:
1. 小四動物學 - 從不同的動物身上找到和人的共通點,讓學生明白人身上有各種動物的特點、人本身就是動物/ 植物/礦物的總和(小宇宙)
2. 小六聲光熱 - 不要怕教導艱難的內容,不能理解的東西學生將會在之後理解,那對他們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就像聲光熱是為了之後的物理學做準備,讓學生透過實物做實驗,即使是較難、較抽象的觀念,也能使之變得容易掌握
3. 十二歲之後的歷史課程 - 從此時開始的歷史轉變為真實的歷史內容,不再是像之前的歷史故事,因為學生必須開始接觸真實世界,透過自己的思考脈絡建立判斷
4. 十二歲之後的語言課程 - 不要固著在文法上,試著打破文法,讓學生去體驗詞語和字句的本質/質地,才能真實地感受、認知並表達一種語言(或者說,就是處理一種語言的方式),而不是單純地背誦文法和例句,因為背誦只能停留在腦袋的層次
補充
事隔好幾天,在自己遇到課程編排需要調動時,老師的話突然浮現腦海:「要保持可以變動的彈性,也就是即興的空間。」真是言簡意賅,趕快補記上來。
後記
師訓的時候正好買了薩提爾的書來看,看完之後對照之前寫的這篇,突然又覺得應該要打掉重練了.....薩提爾主張「不要解釋、不要問為什麼」,甚至不要引導答案,而是集中在關心人的感受,我不知道這樣的對話方式適不適合應用在教學上,但我還蠻想嘗試看看的,先從練習「好奇」開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