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與華德福教育的關係
這是個老問題,一直有人在問,也一直無人能答,提出這個問題的同學說是因為學校家長提出了這樣的需求(都會區家長),而她也看不出到底資訊科技和華德福教育有非常牴觸的地方,究竟3C產品是否該在華德福學校裡禁止?又或者該問「禁止到何時」?純淑老師讓我們分組討論。
3C產品對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應該不需要我再贅述,除了讓孩子沈迷、上癮之外,像電視這樣快速跳動的畫面,會使孩子習慣於快節奏裡,因此很難保持長時間的坐定與專注,都是已經有研究證實的現象。但如果不要長時間讓他們接觸呢?一週給他們一小時呢?就算家長都不給看,走到外面到處也可以看到3C產品,我們總不能讓他們足不出戶、與世界脫節吧?拿捏的尺度究竟要在哪裡?
身為一個家長,在接觸華德福教育之前,我也曾經是一個立志要小孩學寫程式的媽媽,因為能用程式設計遊戲、創造物件實在太酷了~而且「這個年代大家都要會」啊!但Steiner的說法化解了我心中的憂慮:「科技日新月異,尤其是程式語言,現在學了可能過幾年就換了,其實等到大了要用的時候再學也不遲。」這句話真是一針見血啊.....。另外就是,創造物件的方法有很多,就算沒有3D列印機,小孩還是可以用木頭、紙箱、大自然素材、甚至想像力創造物件,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教他們快速使用程式語言,世界反而變小了。
如果家長的出發點不是希望孩子成為頂尖駭客或創客達人,而只是因為看到其他學校都有使用「多媒體教學」,但華德福學校沒有,那我覺得家長需要了解更多所謂「多媒體教學」的內容。我個人是不贊成許多老師利用「多媒體有趣好玩的功能」讓學生對學科產生興趣,因為那會讓老師很難判斷學生究竟是喜歡該學科,還是喜歡玩電腦,當然你可以說這樣的趣味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兩者相輔相成,但那應該只能讓多媒體成為短暫的手段,不能成為長期的依賴。而且華德福老師的特長就是想辦法用最「原始」(請原諒我這樣形容)的方式去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在缺乏工具下老師才會使出渾身解術、激發創意,最重要的是把學習的主角放回課程內容,讓多媒體僅僅扮演工具的角色,我認為在「資訊科」之外的科目都是必要的。
但請不要誤會我是個反對孩子接觸科技的人,不諱言,因為在香港的關係,還有同時與長輩住的關係,我實在無法讓3C產品消失在孩子的生活裡,所以我的作法是讓3C產品的出現與學習完全隔絕開來。我讓孩子知道那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有礙健康,所以使用時要節制,而且盡量控制在一週一次、每次半小時以下(想當然爾那通常都發生在我不在家的週末)。但身為一個現代人,尤其是他們那一代,受3C產品影響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多,他們喜歡快速地獲得資訊、即時的網路互動,套句二年級時Louise老師分享的,這個世代的孩子和我們非常不一樣、他們有他們的任務,說不定在快速變動的環境裡,他們就是必須要快速應對各種改變和災難呢?
所以理想上來說,以前人講「能動能靜」,我希望我的孩子是「能快能慢」,當問題突然出現時他需要有快速的應變與創造能力,但也可以專注地靜下來長時間工作。如果無法同時培養這兩個能力,我會選擇先培養難的那一個,顯然是後者,畢竟「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如果孩子一旦習慣快速的節奏,要再慢下來就很難了,所以身為家長的我們,是否也該先耐著性子慢下來,先撐過這幾年呢XD
特殊生人數有上升趨勢
同學針對這個議題的討論結果,集中在如何改善大環境以及父母的養育上,包括飲食、規律的作息等。但就像Louise老師所說的,或許再過幾年,正常的孩子變成少數,特殊生也不再是特殊生、而是一種常態,那我們也不必再去定義何謂「特殊生」,而是要專注在「如何協助不同的孩子學習與發展天賦」上了。
但特殊生在亞洲的華德福學校裡,一直都是一個沈重的負擔,因為當特殊生在體制內學校待不下去時,就會寄望體制外的出路,因此華德福學校在無形中就會吸引到比例較高的特殊生進來,這個情況在香港也有。但華德福教育本身沒有問題,對老師來說卻有問題,不是每個老師都有特殊教育的背景,當特殊生在班上(通常不只一個)發生狀況時,對於教師維持班級秩序會帶來很大的困難,甚至影響教學工作與教師的心理狀態,所以能怎麼辦呢?除了提出支援的需求外,老師也只能繼續用愛來滋養、包容所有的孩子了,只能說這是我們時代的共業啊......。
但在這個議題上,因為我親身的經驗,我關注的反而是其他非特殊生的孩子。我和同學討論到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尤其是數學,其實台灣的數學真的教得比較簡單(和國外華德福學校的數學相比),所以我們畢業的孩子很難銜接體制內學校是很正常的,反而國外比較少見到這樣的現象。我個人的觀察是我們「以為」華德福教育是屬於「慢學」,加上特殊生比例較高,因此在教學上會遷就學習速度較慢的孩子,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全部人都可以學會;然而在體制內學校(尤其是名校),他們的教學進度是以最前面的學生為主,讓跟得上的學生持續往上,所以大部分的學生就會感到很辛苦,換句話說,這樣的理念差異就造就了傳統名校與華德福學校在教學程度上是兩個極端,但我想問的是,那中間大部分的學生呢?
當Noki三年前入讀華德福小一時,因為他和二年級混齡上課,所以我沒有太大的感覺(因為他在旁邊根本把二年級的也一起學了),但上了二年級後,和班上其他同學的差距就變得很明顯了,當時老師已經配合班上四個同學出了四種版本不同的作業,我也明白她已經盡力,我不能也不應該要求更多,但我知道孩子的學習胃口沒有被完全滿足到,老師當時也曾經提出是否讓他跳三年級,不過後來不知道為什麼作罷,孩子很失望。為了這個問題,我也請教過慈心的老師,老師告訴我一般的做法是加大學習的「廣度」和「深度」,而不是讓他趕進度,給學得快的孩子更具挑戰性的題目,是比較好的做法,但我們都知道,現場老師們都已經花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備課上,能有餘力再出更多有挑戰性的作業、甚至還要量身定做,簡直就是令人髮指的要求(好啦我自己覺得所以我不敢這樣跟老師說),所以一些能力較好的孩子不是家長帶去補習,就是把他的能力消磨掉了,我覺得兩者都是很令人遺憾的事情。
即使如此,我也沒有把握我未來如果遇到這樣的學生,是不是有能力去滿足他們不同的學習胃口,所以我覺得教導他們自學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很少有孩子天生就會「自學」,就算很早開始,也是從「模仿」來的,如何讓他們在有學習興趣的時候繼續保持下去,那是對老師來說不可錯失的珍貴良機,除了敏銳的覺察和提供適當的輔助(如果有能力的話)外,老師或家長都要在旁邊推一把才行,如果老師已經很忙碌了,做家長的實在責無旁貸,但拜託都已經選擇了華德福,就不要用傳統補習的方法吧..... 這樣感覺有點浪費耶~
「親師生」生命共同體
我很喜歡純淑老師對於生命共同體所提出的生命史概念,沒錯,每段關係其實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史,就像人家說小孩幾歲媽媽也就幾歲,因為女人是小孩出生後才開始當媽媽的,所以嚴格來講,我充其量也只當過兩年的小學家長(Noki三年級開始自學),只是一個經驗值非常低的家長而已XD和小孩年紀多大無關啊!
但如果用生命史的角度來看,華德福學校這樣包含了「親師生」關係的一個群體,實在非常複雜:學校成立七年,但不一定老師也成長了七年,裡面可能會有經驗值一年的老師,也會有經驗值十年的老師;孩子上了五年級,但可能是二年級才轉進來,試問孩子在這所學校當學生的經驗值為?家長在這所學校的經驗值為?更不要說有任何一段關係在這七年之中都在原地踏步毫無成長的,這生命共同體要怎麼「同步開展生命」?實在是難上加難。
我之前就是很受不了前學校每年都在換老師,看著每一年的帶班老師都在摸索,我不是不願意包容新老師,也絕對明白剛踏入華德福教育的老師在準備上有多麽艱辛,因為一切都是陌生的、都要重頭學起,但我必須坦承,如果要讓我的孩子等到老師都足夠成熟了,那小孩也都大了.....,他們沒有那麼多年可以等啊!當然,我非常認同孩子需要與老師一起成長,老師也可以承認自己的不足,但我認為這必須成立在教師本身擁有Steiner對教師提出的四個期許上,如果這些關鍵特質都還需要花時間去修成,那等待那位老師成熟實在是漫漫長路Orz
我個人認為就是因為這些「位於生命史不同階段」的關係,引致了華德福學校裡經常發生的誤解、批判或期望落差。另外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是,Steiner所提出的四個期許在西方國家早已根深蒂固發展了好幾代,因此已經相當成熟,在我們的土地上、至少對我們這一代來說,也不過剛開始學習而已,要讓這樣的價值觀深入生命的本質中,說不定要到下一代才有可能在他們身上展現(還要是他們被教得好的情況),或許也可以從這樣的角度來安慰自己:所以這一切的混亂與衝突都是正常的、都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我們到底是帶了什麼樣的決心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投入這些開創的艱辛之路啊XD又是命運的共業啊!
避免慣性批判
最後一個議題是我與另外一個同學以「家長」身份來探討的,其實也可以回到純淑老師一開始講課的第一個問題,當時她要我們從Steiner對教師的四個期許中選一個自己最有共鳴的,與另外一個夥伴分享,當時我選了第一個「對自己與孩子的覺察」,我的問題是:
- 如果班上有那麼多孩子,老師要怎麼一個個都覺察到他們?
- 要怎麼知道自己覺察到的東西是真的?
以Iro在前學校發生的事情做例子,明明班上只有兩個學生,但每次發生狀況時,老師並不是每次都能看見,甚至孩子回來不開心、說不想上學,老師還是說他看起來很開心,究竟是老師的覺察能力不夠?還是覺察到的只是表象?又甚至可能孩子告訴我的並不是真的但我卻覺察不出來呢?
這個問題顯然不是可以單憑一部錄影機就可以解決的,因為如果少了人去運用各種感官作覺察,錄影機不過就只是提供了畫面而已,充其量只能用視覺和聽覺(我懷疑聽得到聲音)來判斷,學校做出這樣的處理,我當時是相當失望的,因為感覺證實「對方同學沒有打人」的成份遠比「了解我孩子的感受」來得大。當然我事後我也有反省,我問自己真的覺察到「對」的那一面了嗎?有沒有可能我也被自己的幻象(=只願相信的事實)而蒙蔽了?雅智老師告訴我,只能透過不斷的練習來增進自己的覺察能力,每天都要撥一小段時間來跟每個學生單獨「遇見」,即使只是早晨的一句問候、一個擁抱。
有時候一些傳統觀念或刻板印象,也在無形中影響了我們的判斷。例如「打人就是不對」,因為我知道對方是有狀況的孩子,所以其實我從來都沒有責怪對方,但有沒有可能校方存在著這樣的刻板印象,因此對於我孩子的說詞覺得是嚴厲的指控呢?然後強烈的防禦心就出來了?如果我當時有覺察到對方可能有這樣的心理,或許就不會那麼氣憤、反而比較能同理校方了。但這樣的慣性思維我也是很容易有的,畢竟我們都是在這樣的價值觀中長大的啊!所以純淑老師鼓勵我們要努力對抗我們的慣性、尤其是從傳統教育留下來的遺毒,實在也是翻轉教育中很需要被翻轉的一部分,畢竟我當初就是在IB學校見識到一位帶著傳統思維的老師所做的IB教育,除了教材不一樣之外,其實和傳統教育換湯不換藥一樣地恐怖啊(或者說是「披著羊皮的狼」吧)!
還記得兩年多前在香港另一家由老外主理的華德福學校所開的簡介會,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一致地說「no judgement」,讓我非常感佩,究竟何謂「no judgement」?如何做到「no judgement」?我甚至問了這個問題整整一年,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問題到底有多難懂啊^^; 簡單一句話來說就是:不要老用自己的尺來量別人,這不就是人智學「有機體生命史」的智慧嗎?還是那一句:你不知道站在你面前的人經歷過怎麼樣的人生,所以不批判、不指責,溫和而堅定地陳述你的想法,我們都要努力抵抗慣性,就像要用力才能跳得高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