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7月1日 星期日

[華德福] 師訓二年級期末報告 : 從自學到自由的哲學 [報告版]

其實期末報告已經過了一個禮拜了.....但這次完全忘記以前有把報告放上來,所以打算要來寫聽大家期末報告的心得時,才趕緊來補這一篇。不免俗地,今年我的報告又分成 [口語版] 和 [報告版] 兩個版本,因為報告時間只有15分鐘的關係,所以本來就已經預定好不可能把書面報告的內容全部在台上講完,這讓我反而想走另外一個路線:乾脆來講些報告裡面沒有的吧!或許書面報告+口頭演繹,這樣才能算是個完整的呈現吧!套句我最愛的歌手說的:「演唱會才是歌手的終極呈現。」用這樣的想法來看待每次的報告,或許才能最貼近我想表達的!

廢話不多說,就直接進入書面報告的內容吧!



-------------------------------------------------------------------

還記得二年級第一次師訓的導師時間,我跟大家分享了我的在家自學計畫,因為學校、家庭等種種因素,我決定讓孩子在就讀香港華德福小學的一年半後,於三年級這一年嘗試華德福在家自學。當時的我說 : 「我不知道要怎麼衡量這一年的教學成效,但我可以確定的是,他會擁有我這一年的愛和陪伴。」

一年即將過去了,我依然不知道要怎麼衡量我的教學成效,我的孩子在自學前已經是個學習表現良好、各方面發展均衡的孩子,不過他本來非常土相,現在經歷了九歲危機的他,告訴我他對戲劇演出很有興趣,也比以前更敢衝、敢闖,我很驚訝,也替他高興,我想即使我沒有特別做對什麼,至少也沒做錯什麼,能讓這一年成為我和他生命中難忘的回憶(我相信對弟弟也是),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這一年因為自學的關係,我的生活方式有巨大的改變,除了要騰出時間備課外,因為弟弟幼稚園只上半天,我還要在準備午餐後從一對一教學變成一打二模式,該做的家務雜事一樣都沒少,到最後可以說進入了「家教合一」的境界。而華德福三年級的課程包括了農耕和建築,所以我租了一塊地,和孩子由零開始,一周下田數次,在山野間一邊拔草一邊唱歌,加上幾個月前展開了「自由的哲學」讀書會,每天要五六點起床念書,只能說身心都鍛鍊得非常徹底啊 !


許多人聽到我們在「自學」,多半都流露出佩服的眼光,告訴我他們從來沒想過自學,自學要教什麼 ? 我都不會教怎麼辦 ? 對我來說這些問題都不大,可能是因為我在接觸華德福教育之前就有讓孩子自學的想法,所以能運用華德福的教學架構實現自己心目中的教育方式,我已經很知足了。而老師本來就不是完人,面對不擅長的東西,我認為「示範如何學習」也是很重要的,我不擔心我在教學上「示弱」會影響權威的建立,反而覺得老師如果能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並以身教示範學習的方法與態度,更能贏得學生的尊敬。


當然我的權威主要是建立在媽媽的角色上,老師的身份還是要持續不斷的學習和精進啦 ! 為了以後能成為一名正式的華德福老師,這一年的自學經驗對我來說遠比對孩子更為重要。我很感謝我的孩子一開始就非常支持我的提議,也抱持高度開放的態度和我一起嘗試自學;因為在家自學是一對一的關係,我也能從另一面體會到班級經營和團隊氣氛的重要,教案內容我想我就不逐一分享了,僅在此把一些在家自學的心得整理出來,做為日後的反省與借鏡。


彩蛋理論

終於要真正開始自學,我是非常興奮的 ! 從去年六月決定要做之後,我就開始大刀闊斧地準備教案。和有些新手教師一樣,我把我覺得最精彩的東西都放進去了;也因為一對一的關係,教學進度會比班級教學來得快許多(不用花時間在等待其他人發言或抄寫上),所以做起教學計劃來真是雄心萬丈。


這樣的備課到了八月中進入最後一門「建築」課時,一切就停擺了下來,因為我完全沒學過「建築」,這門課到底要怎麼教、教什麼,我一點頭緒都沒有。我跑遍了圖書館和書店,都沒有我要的材料,那時的我在心中吶喊 : 「為什麼所有建築書都在講建築理論 ? 為什麼沒有一本書是給初學者看的 ?」那一刻我終於開始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 : 如果今天是我要學「建築」,這門課裡我期望會有些什麼 ?

最後我參考一真老師的方式,改編了一個地精的故事,融合了自然環境、動物習性與天然的建築素材,讓孩子進入一個關於建築與人類發展的旅行。我想起Ben老師在英文工作坊分享的一個建議 : 「老師應採用他擅長的方式來教學,而避免自曝其短。」我本身沒什麼創造力,但擅長把很多東西重新融合、整理,歸納出我想要的教學脈絡,所以我備好建築課後,也決定把之前備好的其他科目重新調整一次 !

第一步,刪減再刪減,精彩的地方的確很多,但那些精彩應該要留給孩子自己去發現,而不是把我底牌全部都翻出來,那他就體會不到樂趣了;第二步,我的教學內容本來就有一個明確的脈絡,現在把幾個關鍵物訂出來,讓它們在不同主課程中出現作為串連,就像電影中的「彩蛋」一樣。


舉個例子,如果有人看過漫威系列的電影,就知道每部電影裡都會有一些「梗」(現在統稱為「彩蛋」),是看過其他相關電影的人才會懂的,所以如果你要看懂「復仇者聯盟3」,你就得先看「美國隊長」、「雷神奇俠」、「銀河守護隊」、「黑豹」等系列電影,有時候因為對某個彩蛋不熟悉,人們還會主動把之前的電影找出來看,於是你為了看一部電影,就不得不把全部的漫威系列都看完了。


現在我們把「美國隊長」換成「語文」主課程、「鋼鐵人」換成「數學」主課程,每個主課程都有一到四集,然後重複出現的關鍵物就是「彩蛋」,因此當彩蛋一出現,孩子就會自動搜尋之前上過的內容,如果他忘記了,就是重新複習「數學」或「建築」的好時機;如果他還記得,他就會突然明白當時彩蛋出現的原因是什麼,我覺得這樣上起課來就有趣多了。

以我實際的教案做例子,第一季的語文課我從「倏忽幫混沌開七竅」的故事開始,「倏忽把時間之斧丟去人間」,於是人間就有了時間;接著第一季的農耕課承接著神農氏的故事開始,講到節氣,再進入第一季數學課的主題「時間」。在數學主課程裡有很多元素都是之前主課程中曾經出現的,例如「6」這個完美數、6的倍數、太陽的運行、圓形等,這些元素又在之後的測量課中出現,甚至因為我會在數學課中教古詩的緣故,讓數學又能與中國神話合流。


當然,彩蛋留給看得懂的人去發掘,如果看不懂,那就讓它默默地去吧.....,我覺得這也是檢驗教學成效的其中一個方法,看孩子對彩蛋的反應就可以知道他記得多少。如果都沒有,至少彩蛋可以幫助我在教案的設計上更前後呼應、更有整體性,即使重點不是放在彩蛋本身,孩子也可以順著這個流在課程的轉換中和老師保持同步,如果能不知不覺地發揮「重述」的功能,那就更好了。


擺脫迷思


「建築課」的備課經驗,改變了我對教學的態度,以前的我以為華德福的老師為了建立權威,什麼都要會,上課時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厲害的地方,最好把自己十八般武藝都展現出來,才能讓學生信服,並收買他們景仰的眼光;但學習的主角應該是孩子,而不是老師,如果一個老師在台上使盡渾身解術地表現自己,那孩子的舞台在哪裡?即使是要讓自己成為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孩子也不應該完全複製老師的一言一行,就像奕叡老師在歷史課提出的觀點:「我們要千篇一律、整齊美觀的工作本,還是能展現個人學習觀點的感知作品?」


我發現我完全被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綁架了,如果我還停留在「做得像老師一樣的工作本才是好」的年代,那從體制內換到華德福再換到自學,只是換湯不換藥而已;真正的教育應該讓所有的孩子百花齊放,而老師只是園丁,默默耕耘、用心灌溉,讓學生能夠得到足夠的滋養以表現自己,這就是我後來決定重新調整教案的原因。也因為這個原因,讓我從「家長」的身份解放出來,不再和傳統家長一樣放不下對教學成果的執著;現在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教育為的是什麼,過去的不安和惶恐 就離我遠去了。

不過在自學開始大約一星期後,我發現之前以為只要「按表操課」就可以在「母親」和「老師」的身份之間切換自如,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八點送弟弟去上學時還是一個媽媽,八點半開始幫哥哥上課就變成老師,然後利用哥哥寫工作本的時間準備午餐,從廚房一走出來又要變成老師?我是精神分裂嗎!?我之前怎麼會以為人在家裡的角色是可以用時間分割的?我做不到,孩子一定也不可能做到,如果只能選擇一個角色留下來,我當然是選擇「母親」。


身為一個母親、而不是老師來教學,孩子會不會比較不聽話?答案是肯定會,不論這是因為我是媽媽的關係,還是孩子適逢九歲危機的關係,我覺得這都不是因為教學而產生的「問題」,而是教學上需要處理的「狀況」。所以面對孩子不斷挑戰我的底線,如果我能在這段時期透過「擔任孩子的學習指導者」來建立我的權威,那無疑是一石二鳥之計,將來若孩子返回學校,我還是繼續當我的媽媽,權威也仍然還在,這就是愛與陪伴的成果。


某程度來說,我覺得三年級的導師也應該類似這種角色,從低年級像媽媽般的溫柔陪伴,進入又像媽媽會照顧你、又像老師具有權威的時期,如果今天不是因為自學跳脫出來,我真的看不到那麼多。想起過去在華德福學校擔任家長會長時,強化了家長角色、眼裡只有自己的孩子,總覺得自己不是得和現實妥協,就是得放棄對理想教育的堅持。當初選擇自學當然一部分是基於對理想的追求,但親自嘗試後才會知道什麼是真實、哪些地方不切實際,我相信如果再次回到學校環境,我不會再有那麼多擔憂和顧慮,因為我對我和我的孩子充滿信心。


情感發展


這一年的師訓工作坊介紹了不同科目的教學內容,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卻是:「小學三、四年級發展的是情感中的情感。」這句話在我與孩子實際的教學中獲得了應證:對一、二年級來說,充滿安全感與規律的重複性活動,孩子開始感到無聊和厭煩;與其沿襲過去的慣例、打安全牌,他開始追求更強烈的刺激;自我的力量長出來了,對於他不想做的事情,他會直接拒絕,理由只是「我不想做」、「我不喜歡」,和之前那個非常土相的孩子相比,現在的他有時很衝動、很情緒化,連朋友都跟我說他變了,我完全不懷疑!


我一開始覺得很困擾,後來又覺得很有趣,因為雖然固定的教學模式無法再滿足他,但也代表我可以使用更多元、更充滿變化的教學方式,這對我來說是個好消息(當然也有受到Lousie老師演講的鼓勵)。但問題是,如果我的教學方式只是為了迎合他的喜好、滿足他感官上的刺激,那不是更讓他食髓知味了嗎?如果養大了他的胃口,那以後回不去了怎麼辦?我可是為了讓他出去吃飯不要太挑剔,故意不精進廚藝的媽媽啊XDD

在課堂上以丁丁老師「勞動」的主題進行討論時,我很快地進入了這個命題:對於情感豐沛、主觀意識強烈的學生,我們要怎麼保持他們意志的發展?Steiner提過「勞動」這類的例常性工作可以用來鍛鍊意志,但他們就是「不想做」、「不喜歡做」啊!我們是不可能強迫一個人去喜歡他原本不喜歡的東西的,以Steiner在《自由的哲學》裡關於「愉悅」和「不悅」的角度來看,我的孩子既不是樂觀主義,也不是悲觀主義,他衡量行動的標準只是「哪件事情引發的不悅比較少」,所以我充分理解他絕對不會自殺的理由:「那產生的不悅太多了。」(關於自殺的討論可以另開一篇文章介紹)

在九歲危機的情感發展下,他變成了一個抱怨王,即使他明白許多工作有必要性,也無法讓他認同他的工作內容。以農耕做例子,夏天天氣熱、工作時間短,所以我們上田的時間提早了,次數也增加到一週三至四次,我以為過了將近半年的訓練,他已經可以從收成的滿足讓自己樂在其中;但事實不然,高溫和蚊子把他擊垮了,原本可以一邊唱歌、一邊工作的時光,充滿了他的咒罵聲,我也變得焦躁起來,為了趕快把工作做完然後把這個孩子送走。說好的意志鍛鍊呢?說好的吃苦和恆毅力呢?傳統父母的謎之聲不免又出現了:「這孩子這麼嬌生慣養,長大以後怎麼辦?」


一直到最後一堂師訓課上《自由的哲學》時,我才終於有通了那麼一點什麼:如果感知是主觀的、也是包含情感的,那麼只有感知沒有概念,人就會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道理是本來就容易懂的。但進一步看,如果人已經陷在主觀裡、走不出來,那要怎麼辦呢?唯有在主觀感知和客觀概念的交互作用下,世界的真實性才能產生;換句話說,停止在主觀裡就是因為看不到世界與人的一統性、沒有意識到人與世界存在不可分割的關聯,這世代不就是因為一直標榜著主體性、個人價值,忽略了人與環境的關係,所以才造就了「你只想到你自己」的年輕人嗎?

我不想讓孩子也變成這樣的大人,而我從三年級的教學中看到一個契機:人與自然的關係,我不確定我的理解是否正確,但我相信如果能在這個階段讓孩子知道人是從哪裡來的、我們和環境的關係本來為何,便可以幫助他們重建與世界的連結。當他們有這樣的意識,在超越了情感發展的階段後,或許我們可以期待道德的萌芽,那種道德不是來自說教的規條,而是他們自發性地「看見」身處在世界中的他們「應該」做的事,像為臺灣而教、像發明海洋吸塵器的荷蘭少年、像自願花六年時間翻譯古代漢語的上海女學生。


像這些年輕人,能做出前人從沒做過的事,我覺得就是Steiner的「道德創像」者。把他們的作為仔細研究,既沒有高科技技術,也不算有進入門檻,難道他們的成就只來自於他們的意志力超乎常人?那個讓他們如此耀眼、與眾不同又充滿力量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我很想知道。我覺得這可以回應到易霖老師所提的「志」,英文他們叫「Charisma」,這種東西是可以培養的嗎?還是靠機運?我想答案或許就在《自由的哲學》中,會不會Steiner想告訴我們的就是,除了把自己的天命貫徹到底,想讓生命更發揚光大,還需要結合道德創像?到那個程度,人或許關心的也不再只是自己的天命了,他關心這個世界比自己更多,不過他可以用自己的道德技術/天命來完成他覺得正確的事情,但在這東西後面,我覺得還需要一個要素。


美感養成

在上歷史課的工作坊時,奕叡老師展示給我們看的學生工作本,讓我受到很大的震撼,在那之前,我還以為華德福教育一路上去都是學生聽老師指令來寫工作本,究竟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自己編寫內容,我完全沒有概念。除了時間點外,我覺得更重要的問題是:學生可以自行編寫工作本的能力究竟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培養出來?如果學生一直都像我的孩子那樣「喜歡做的事才願意努力去做」,那要讓他有如此高完成度的工作本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我不打算永遠把「新鮮有趣」當作吸引他工作的誘餌,如同面對農耕,我承認它有它辛苦的地方,要做就只能接受、不能逃避;如果一個孩子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他便沒有辦法跨越那一關,所以我在「勞動」的討論課堂中曾經提出:隔離自己的感受是貫徹意志的一部份,因為如果工作太痛苦、你又太在意感受,那你便不可能去完成。但事後想想,如果沒有感受,那工作就會淪於機械式的操作,更有可能被惡意利用,這樣便失去了判斷良善的機制,因此這個說法也不正確。


直到回來看孩子寫工作本,明明解釋得很清楚要他畫圖加文字說明,怎麼預期應該是很美的畫面,看起來卻支離破碎?他畫圖畫得還不差,字也算工整,但就是缺了點什麼,啊我知道了,是美感!我想起我看過的那些工作本,完成度很高的作品除了反映出學生強烈的個人風格外,還能看到他們透過優秀的感知能力所展現出來的「美感」;美感也讓他們對自己的作品有高度的要求、不輕易妥協,不輕易妥協從另一方面來看,不就是意志力存在的證明嗎?

回到上一段提到的年輕人,他們除了有道德創像和本身的技術得以完成使命外,我想他們都對自己或環境有高標準的追求,那可能是一個更有流動性的教學資源共享系統、一個乾淨的海洋環境、對古代漢語文化的傳承與對其他文化的尊重;因為對美的追求讓他們產生了追求「好」的動力,事情不但要做對,還要做好,在這個層面上,「為臺灣而教」和純淑老師的「做對的小小事」是一樣的。所以「美」究竟是什麼?

美在每個人眼裡都有不同的定義,所以美有個體性;美來自自然,我們可以透過各種藝術形式來把內在感知表現出來;美是和諧的、有互動的,我們必須掌握自身的存在、拿捏我們在環境中行為的尺度。所以在小學三年級的課程裡,我們幫助孩子發展內在情感,同時灌注以「人與環境的關係」,兩者平衡就是在孩子的心中培養「美」;這個領悟讓我聯想到上半年我們在師訓課上 《人的普遍智識》時奕叡老師畫的那張圖,原來過了半年多,我才真正看懂啊!




當初有股拼勁很想看懂《自由的哲學》,是因為我總覺得能在書裡找到我想要的答案,看完後才發現這一切只是個開始,你可以把Steiner的很多話看成是答案,也可以什麼都不算;又或許,答案從來都不存在,因為不同時空就有不同的解釋和做法,如果我只設限於一種答案,那又變得不自由了。


所以到最後,你可以說教育很複雜,也可以說教育很簡單,「自學」究竟是什麼?是「自己去學」?「自我教學」?「自然學習法 」?還是「自由的學習」?如果是「自由的學習」,那一定要侷限在學校或家裡嗎?只有華德福教育才做得到嗎?答案當然不是單一的,關鍵在於教學者與學習者是否在正確的道路上。


在閱讀《自由的哲學》第五講時,Steiner說到一點讓我非常感動,他說只要我們保持對認知的追求,不論是哪一個主觀個體,都可以在客觀世界的同一個概念中相遇;換句話說,不論我們對一朵花的感受和解釋有何不同,那朵花的真實性是確定的、不會改變的,這樣的真實性把所有看到那朵花的人連結在一起,那一刻,他們是彼此相連的。


所以「假設」一個真正自由的人類世界是存在的,而教育是引導人類走向那個世界的其中一種道路,只要方向和目標正確,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最終都可以抵達終點。他們就像朝著同一個目標出發的旅行者,可能哪一天會在某個路口相遇,或在不同時間點看到同一個風景;對自由的追尋讓他們在相同的關鍵物上產生連結,使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因為這個世界是一體的。


那就是我從《自由的哲學》中看到的最美好的光景,我們終將在各自的追尋中看見彼此的存在,並在真善美的世界中相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