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黃帝的故事,當然也要講一下他周邊的事情及古代中國的技術發展,所以這一週會請兩個重要人物出場:嫘祖和倉頡。
還記得第一季中國神話我們講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和神農嗎?他們分別代表了住、用火(熟食)、漁獵和農耕時代,到了蚩尤和黃帝,發展出冶煉的技術,甚至「車」也出現了,所以「食衣住行」裡只剩下「衣」還沒介紹到了。
黃帝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後,開始讓手下分工負責各種工作,其中正妃嫘祖就是負責做衣服的,她這組還有更細的分工:一個人負責做帽子,一個人負責做衣服,一個人負責做鞋子,她則是負責提供製衣的原料。
製衣原料--線可是很花工夫做的啊!師訓課的時候看過手工老師介紹,像製作苧麻這類的麻線,需要先將樹皮等植物纖維泡水一兩個星期,泡軟後再用手撕成一絲絲的細線,才能將這些細線搓成織布用的麻線,所以一開始的麻線是最粗糙的,棉線、毛線就好多了,各有不同的特性,也是要看地方環境的取材才能決定要用哪一種的,還好去年底帶孩子去太魯閣時,就看了許多原住民過去生活的介紹,現在提起孩子並不陌生,當然如果能讓他們實際練習用手捻線,就更有感覺了!
講完製線的辛苦,再來提到嫘祖他們發現蠶絲的故事,自然可以想見當時的人有多高興,因為只要養蠶、煮繭就可以輕鬆得到高品質的蠶絲,甚至做出揚名中外的絲綢布料,這個發現不只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和中國歷史的「絲路」來由也息息相關,我深深地覺得語言課真的不只是語言課而已啊......
今天則是透過「嫘祖養蠶」的故事作延伸,念了李商隱的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介紹了擬人、譬喻和對仗的手法,其中對仗方式我用插圖中的「春聯」做例子,剛好農曆新年快到了,我要他來留意一下,文字對仗的方式和美感,也用不同詞性做個小小的練習,其實還做得不錯啊!不用特別提什麼文法的專有名詞,光只是「對仗」的「平衡感」,我相信他們就很有感覺,這個感覺就叫語感,其中對詞性的感覺就叫字感,我相信透過好的文學作品多累積孩子的中文語感及字感,文法那些東西就可以慢慢成形,但這也要大人有意識地去帶領就是了
補充:還記得小時候,台灣全部的小學三年級學生自然課都要養蠶,所以講起養蠶我真的一點都不陌生,很想帶小孩回台灣找蠶來養,實際觀察蠶吐絲的樣子,不然就是去養蠶場參觀,只能說台灣的孩子真有福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