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讓小孩在家裡看半小時電影,電影一開始,小孩就問我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平時可以很快告訴他們答案的我,居然一時之間答不出來,而且當下發現這二分法的判斷十分不妥,因為不論在那部電影裡,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好人和壞人的界線似乎並不是那麼清楚,而是隨著時空及立場的不同而改變。
我突然想到在「人智學啟迪下的兒童教育」這本書裡,Steiner提出的、關於孩子在14歲前學習的建議,他說這時候的孩子在學習上,應盡量避免批判式的引導,並將所有知識性的東西用故事性、藝術性或客觀地呈現,這時候學習的重點應該是大量、不偏頗地吸收各式各樣的觀點,直到14歲之後,他們的判斷力才會慢慢萌芽,並到21歲以後成熟。
舉個例子,假如孩子從小就只被教導認識一種神,長大之後便會比較難接受其他宗教的神(是相對,不是絕對);但如果透過時間讓他們去認識到原來世界上各個地方都信奉他們自己的神明,那他們的對待事物的態度就會大大不同。如果老師或長輩在教導的過程中,過於強調對立的二分法,或是在一開始就對人事物有批判式的註解,那麼對孩子來說,這就是個善惡分明、凡事只有二分法的世界,但,真的是這樣嗎?
好人也有壞的一面,壞人也有好的一面,我能說因為你打人,所以你就是個壞人嗎?好人可以變成壞人,壞人可以變成好人,難道你犯過錯,就沒有機會可以改正嗎?我們都知道這些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怎麼能這麼確定地告訴孩子,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呢?我們能說的只有「是否適當」「是否合宜」「是否相對較好」,不要養成孩子在一聽到某件事情時,就輕易下評斷的壞習慣,這是形成成見的陷阱,也讓孩子錯失了用其他觀點來思考的機會,一旦被自己的一開始的判斷蒙蔽,就容易導出錯誤的結論,而且無法用開放式的態度與人溝通,進一步關閉了與外交流的管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