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今天XX跟我說有學生跳樓自殺。」在我生日的晚餐上Noki跟我這樣說。
「真的嗎?他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媽媽我用稀鬆平常的語氣掩飾有點激動的心情,因為一年前我曾經擔心Noki也會是這樣的孩子,而在我打算要放鬆心情慶生的當兒,他居然要跟我討論這個嚴肅的話題。
「他說他聽到新聞上這樣說的。」「好像是因為唸書不開心,所以就自殺了。」「為什麼有人會自殺呢?為什麼這樣就要自殺呢?」
這真是個好問題,但聽到他這樣問,我有點放心,雖然他不能理解,但至少對他來說,自殺不是選項之一。
「可能他真的唸得太辛苦了,壓力很大,怎麼唸、怎麼努力都考不好,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呢?」
Noki歪著頭想了一下,「恩.... 可以不要考那個試、做別的事情,或是換間學校念囉~」他沒有遲疑地回答,我聽了就更放心了,很好很好,這小孩知道山不轉路轉,不會跟自己過不去XD想想也可能跟我們離開體制內學校有關,他親身親歷過,所以知道除了考試之外,還有別的路可以走,而且他「可以」走,我們提供了一個容許他走別條路的環境,他不需要憂慮、擔心、害怕、天人交戰或交上壞朋友,才和我們提出他的想法(其實孩子自殺,打擊最大的是父母啊)。
我想到昨天看的一篇文章,討論台灣最新的實驗教育浪潮,文章寫得相當中肯:實驗教育一定好嗎?當然不,世界上沒有一間完美的學校,但實驗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出路和選擇,讓家長和學生去嘗試。相較之下,實驗教育可以在台灣如此蓬勃,為什麼在香港卻乏人問津呢?我想了很久只能說,可能台灣人比較愛冒險XD還是台灣人比較不那麼功利?香港這一兩年來,每到開學就有學生跳樓自殺的案例,去年已經多到十幾人,今年才開學就有三個,這麼恐怖的數字,為什麼學生都還認命地繼續念,我真的不懂啊!家長口口聲聲說他們是不得已的,然後轉身還是手執教鞭繼續鞭策小孩唸書,離不開、放不下的究竟是家長還是學生呢?
文章最後提到實驗教育在某個地方開的講座,最後的Q&A時間,又有家長提出了不管在世界哪個地方都會有人想問學校的問題:我的小孩畢業了還是要回到現實世界,到時候能適應這個社會嗎?恩很正常的問題,我也不斷地問過自己,但Noki的答案讓我突然發現,我不是已經在教他怎麼適應這個社會了嗎?我和他現在不就是不斷想辦法充實自己、適應社會的最佳戰友嗎?從離開體制內學校開始,我們就一直在替孩子的未來努力,你也可以說,我們已經在為未來找工作做準備了!我的孩子知道凡事要靠自己、想要什麼要自己爭取,身為家長的我收集了比其他家長更多的資源,我相信這樣的他長大後不會沒有能力替自己找出路,因為我們一路都在做這些事情,而那些畢業即失業、或可憐的選擇跳樓的孩子們,不正正才是「無法適應社會」的人嗎?我的憂慮,何來有自?這應該是實踐實驗教育的人最容易回答的問題!
「自殺好恐怖。」在旁邊的弟弟這樣說。
「是啊,我也覺得很恐怖,感覺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辦得到,但既然能有這麼大的勇氣,還有麽事情不能面對、一定要逃避呢?」我說。「自殺不應該是選項之一。」
「但如果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一定要找人幫忙,知道嗎?」Noki點點頭,話題就到這邊結束,我繼續輕鬆地吃晚餐,不過這次,是真的輕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