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9月7日 星期五

[自學] 小四秋季課程 Week 1 動物01 - 海洋動物(軀幹)


暑假最後一週,我帶孩子參加了夜宿海生館的活動,之後又帶他們去花蓮賞鯨(但只看到海豚),當時弟弟問我為什麼這次回來都是看水裡的東西,真是很靈敏的孩子,因為我是為了要上哥哥的動物課所以才特別規劃這個行程啊!

這個行程本來不是計畫在暑假去的,而是十月中動物課結束的時候,想配合秋假帶他們回去玩,但因為家庭因素而改到開學前的最後一週,我決定既來之則安之,再度展現自學的高度彈性(其實也是因為備課只備了一半),乾脆直接把動物課提前到第一個主課程,語言課放到第二;加上今年決定把所有主課程都從三週改成四週的長度,排到最後看起來有點怪,不,我應該要套用「非典型」的眼光來看事情,這樣課表看起來真是有趣極了XDD

所以延續了上週的海生館和賞海豚行程,第一個動物的主課程就從「海洋生物」開始講起。動物課的主課程到底要上幾輪?有人說兩輪,有人說三輪,我傾向上三輪,因為動物課的目的是在講「人的三元性」,以及認識動物和人之間的相似性,以三元性來看,分成三個段落比較好。選擇三輪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我一直在想除了三元性之外,我還應該讓孩子用什麼角度來認識動物,像傳統的陸海空分類,呼吸循環/神經/新陳代謝系統也是一種視角,這些都是我希望能在動物課裡帶孩子看到的。所以這樣規劃下來,第一輪的動物就是以海洋生物為主,涵蓋了鳥類、哺乳類和魚類,同時從魚的構造介紹呼吸循環系統,一週的「校外教學」加三週的主課程,建構出小四的第一輪動物課。

這週我們從回顧旅行開始,第一天介紹企鵝,第二天講海豹,第三天講海豚,通通是孩子上週才看過而且十分熟悉的動物,我們用回憶的方式描述動物,然後我在黑板畫圖,加入關於該動物的知識,並和孩子一起嘗試描述該動物的特徵,最後把這些口頭上的敘述整理成一個介紹短文,這不僅是動物課,其實也是寫作課了XD 我告訴孩子今天的作業就是把這篇文章多念幾遍、念熟,明天我會請他介紹,可能是因為孩子太愛企鵝了吧!這個「默書」的工作居然沒有讓他抱怨,隔天也成功達成任務了。

因為孩子在討論年度計畫的時候有說,他希望能多和人講話,對他這麼怕出錯、怕丟臉的孩子來說,要想有勇氣開口,就需要充分的練習,所以我覺得這樣的練習是一箭雙鵰,又可以讓他記得學到的知識,也可以練習在台上報告。但我最不想的其實是看到他在努力「背書」,很可惜地他現在還在「死背書」的階段,因為站在台上會緊張,他還沒辦法用三分鐘以他對該動物的知識自由介紹,不過我想那個技能也太高了,先讓他從最基本的開始練習起就很好了,每次都請他上台「背書」也不是辦法,下週開始要換換口味了。

講到人的三元性,一般的動物課都會從「頭部動物」烏賊開始介紹起,但因為要抓緊孩子對企鵝、海豹和海豚的印象(剛好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觀察這三種動物),牠們都是屬於「軀幹動物」,所以我只能先從「軀幹」開始講起,下週我要從海豚延伸到鯨魚,再講鯨魚和深海大烏賊打架的故事,把三元性完整地帶出來;為了達到治療性故事的效果,我也希望能把兄弟打架的化解之道編排到鯨魚和烏賊打架的故事裡去,動物課不只是動物課,還是語文課、倫理課,在科學裡看到人性,就是華德福教育的最高目標,不論我的教學是否符合「典型華德福」教學內容,我相信這樣的方向是正確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