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9月16日 星期日

[華德福] 為Iro寫詩

這次上師訓有一堂工作坊,是為孩子寫詩,當老師要我們選一個孩子作為對象時,我很自然地先選了風向的老二,雖然我和老大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我也自認比較了解老大的世界,但和我們完全不一樣的弟弟,總是處處帶給我驚奇,所以我為自己做這個決定感到小小的意外,卻也感到有趣。

寫詩的目的除了表達出老師本人對孩子的了解,當中當然還是有教化或鼓勵的意義,因此要將自己的意圖放進詩裡面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我目前對弟弟的觀察和希望改善的地方 :



觀察

Iro從小就是比較「飄」的小孩,吃飯很難坐定,除了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很專注外,其他時間就跟風一樣飛來飛去;雖然已經滿六歲上小一了,但跑步時仍然會三四步跳一下,吃飯狀況沒什麼改善(在學校不會),大人說的話有時候會「聽不到」。

他還有個非常特別的情況,就是從四歲起,會問我 : 人為什麼會死 ? 我不想死、所以我不想被生到這個世界上來,這個情況到半年前就停了,沒想到兩周前我跟他搭地鐵時,他又突然跟我說 : 「我不知道我到底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上,我究竟要來幹什麼。」當下我有個感覺,他是不是因為一直抱持這個疑問,所以沒辦法真確地「落地」,但這是個大哉問啊 ! 我沒辦法回答,我只能跟他說我也不知道,我也還在找。

意圖/圖像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該用什麼樣的方式鼓勵他呢 ? 我本來想到的是天上落下的小雨滴,落到地上深入土壤,然後讓植物發芽,讓他有種使命感;不過同學的圖像是一個被推下來的小天使,忘了帶自己的包袱,所以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這感覺似乎又比「雨滴」來得更貼近風的氣質,問題是,我沒辦法告訴這個小天使他要去哪裡啊 !

在第二天去宜蘭的路上,我又想到寫這首詩的事,過了一晚的沉澱,我問問我自己,我希望怎麼幫助他 ? 我想不會是告訴他答案,而是要讓他知道,人生很漫長,而他的才剛開始,在找到自己的天命之前,他能做的就是到處去嘗試、去尋找、去享受這個過程,而不是要找到答案才能啟程,於是我的小雨滴就變成了小溪,雖然不是風也不是空氣,但是條有輕盈腳步的小溪,好處是,我知道小溪最終會流到海裡。



Iro的詩

小溪在山坡上叮叮咚咚地奔跑
跳過石頭    越過崖邊
風兒問
小溪啊小溪    你要去哪裡
我不知道
我    還在追尋

小溪在田野間窸窸窣窣地爬行
穿過蘆葦    繞過花田
鳥兒問
小溪啊小溪    你要去哪裡
我不知道
但    我很開心

小溪躺在大河的懷裡
讓雲朵做他的衣裳
魚兒在指間嬉戲
大河說
小溪啊小溪    跟我到大海去

小溪轉了個彎    跳了起來
瞇著閃閃發亮的眼睛
我還要跑更多的山    看更多的風景
終有一天
我會再遇到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