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慈心師訓,聽到「童年的王國」的演講,回到香港後還持續在內心深處發出後勁,前幾天看到朋友在FB上討論關於教養價值觀的事情,加上其他主題的討論,剛好觸動我的一些想法,於是趁這個機會好好把前後幾個觀念統整在一起,覺得這一路走來聽到、讀到的觀念,都讓我非常受教、也非常感動。
先從「聰明的教養」開始說起。
還記得上上次去慈心,和他們的前家長會長見了一次面,聽他分享了一些教育理念。他問家長是否會因為非主流的教育方式而對孩子的未來感到擔憂,我說當然會,但他卻說他一點都不怕,當時我非常不可置信,「說不怕是騙人的吧?自欺欺人?」我甚至這樣懷疑過,面對未知的未來為什麼會不害怕?尤其我們還要為這樣的決定背負成敗的責任,我超怕的啊!
但在Steiner「童年的王國」一書中提到:「『聰明』的幼兒教育法埋下了兒童在未來身體與靈魂怯懦的遠因。」什麼是「聰明」的幼兒教育法呢?現在的父母都很聰明、也很厲害,懂得幫孩子規劃未來,因為擔心他們在未來沒有競爭力,因此幫他們安排了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教材,用許多「取巧」的方式來快速訓練孩子的學術技能,這就是Steiner的「聰明的幼兒教育法」。然而這種教法的出發點是什麼?是父母對未來的不安與害怕,在訓練孩子的過程中,孩子也不自覺地感受到「未來是可怕的,所以現在要多訓練自己,不然以後無法生存」,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自然對未來感到恐懼。
在很多電影裡面出現過的經典台詞:「恐懼就是最好的控制。」所以現在許多人「挾孩子以令父母」,只要標榜可以讓孩子快速學會XXX或上哈佛之類的東西,就可以讓許多父母趨之若鶩,所謂的名校、補習、面試班不就是這樣出來的嗎?因為現在的父母剛剛好就是這種教育法下的產物,我們怎麼不會對未來感到恐懼?我們就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啊!
我佩服不會對孩子的未來感到害怕的父母,我也想要有這樣的勇氣!還記得當初在猶豫是否要走這條非主流的路時,我問過自己無數次,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嗎?如果是正確的,我為什麼要害怕?如果我現在不能為正確的事情而堅持,我要怎麼教導我的孩子以後也能做出正確的事?「沒有勇闖的父母,哪來智勇的孩子?」如果希望教養出心無畏懼的孩子,我自然也要親身示範才行,這一點我真的覺得Steiner一針見血地點出了現代教育的錯處。
現代的教育還有哪些嚴重的偏差?我覺得還有最近興起的「獨立思考」風潮,「獨立思考」這點我完全是雙手贊成的,但Steiner的教育法開拓了我在這方面的眼界。還記得上次Ben老師叫我們不要相信他嗎?華德福教育講求的是完全開放的觀點,不輕易相信、不輕易接受、不輕易下判斷,除非你自己親身實證,再去相信。在「從靈性科學觀點看兒童教育」這本書裡,Steiner也提到,在教授7-14歲的孩子時,只要客觀地陳述事實就好,試想一下,如果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灌輸了很多「觀念」,有時候是很致命的傷害,如果觀念正確也就算了,那萬一觀念不正確呢?孩子的價值觀還在成形,如果這個階段就讓他們種下了錯誤的觀念,那以後就容易產生一輩子的偏差,要說洗腦也不為過,重點是他們長大了以後,還不覺得自己被洗腦呢!
現在的「獨立思考」教學過程中,有很大的比重是問答題,主要是希望孩子透過思考去多方分析某個現象,訓練孩子收集資料與討論,乍看之下用意良好。但請問一下,一、二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資料從何而來?老師們如何保證資料夠全面而沒有偏差?分析的結論從何而來?才七、八歲的孩子眼界夠大嗎?有足夠的經驗作出合理的結論嗎?你可以說不用看得這麼嚴重,重點是訓練的過程,但如果孩子到了十五、十六歲,覺得自己訓練多年的思考已夠成熟,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思考模式與邏輯,就很難再有很大的改變,包容的空間也變小了,這樣看來過早訓練孩子獨立思考,就像年紀輕輕的張清芳在第一次的歌唱比賽中唱一首超苦命的台語歌(抱歉我忘了歌名),被評審說「太年輕、歷練不夠,唱不出這首歌的精髓」一樣,如果人生經驗不夠,怎能做出夠全面與成熟的判斷?我們到底想要騙誰?其實老師心裡不也很清楚地知道,所有的作業與考試的目的不過就是讓孩子寫出老師心目中的答案嗎?
所以與其「獨立思考」,7-14歲的孩子不如「開放思考」,像海綿一樣吸收各種知識,不加任何評判,好人還是壞人沒有絕對,只有立場的不同,教導他們轉換立場去感受,遠比思考對錯來的正確多了。現在的人做事情,就是太功利考量,只去判斷好或不好,卻沒有考量到人的立場,再怎麼正確的一件事,如果做出來會讓人感覺不好,一定某些地方有問題,但這些感受都被忽略了,以至於我們做錯事做錯了好幾十年,現在得來收爛攤子,甚至是我們的子孫要來收爛攤子。這樣看來,Steiner強調孩子在這段時期要發展情感是很正確的,因為如果在培養邏輯之前,沒有正確的感官感受,那就會只有理和法,沒有情,現在很多荒腔走板的法庭判決與官方決定,就是這樣衍生出來的。
當然,凡是牽涉到「情」,自然是複雜的,相對來說,「規則」其實比較簡單,照這樣的重要性看來,我們似乎更應該先培養好正確的道德感受,再來訓練孩子的思考邏輯,不是嗎?但如果不帶任何評斷地教導孩子客觀事實,那孩子的價值觀從何而來?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孩子的價值觀當然是從他自己判斷而來,因為人都會有感受,他遇到感受不好的事情,就知道這件事不好,怎麼樣不好是隨著年紀越長自己察覺而知的,這也就是我們要訓練他們內在感官的地方。Ben老師舉了個例子:你不要因為看到一道漂亮的彩虹而趕快叫小孩看!彩虹好漂亮!你應該讓他自己去看,當你叫他時,第一你已經打斷了他自身的注意力與感受;第二,當你告訴他彩虹好漂亮時,則是將你自身的判斷加諸在他的感受上,請問一下,為什麼孩子一定要認可你覺得很漂亮的東西?何況那時他可能正在注意草裡的那隻蟋蟀,這種教導方法是應該被避免的。
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會了對新的知識抱持開放的態度,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其他不同觀點的看法,明白在接觸全部的觀點之前不隨便下評判,那麼他長大後自然就可以形成比較正確的價值觀,也不會隨便對人事物加以批判,能夠對不同的看法予以尊重。現代的資訊流通太發達,大家都可以隨便在網路上對某個人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而這些看法通常都是很主觀而且具有批判性的,自然就形成了許多互相攻擊的情況,反而加重了社會的對立性。而且大家受的教育多了,覺得自己很有學識、也對自己的思考及判斷深具信心,殊不知我們現在形成的價值觀,都是封閉而且是灌輸性的教育系統出來的,你怎麼知道你現在的價值觀不是來自你的老師或有意操控的人呢?這真的太危險了!建議大家應該立即停止所有互相批判對立的行為,因為這世界除了二分法,還有很多選擇,一昧將精力放在互相攻擊上,只會讓這種迴圈更加封閉。
現在講這個或許有點太遲,但至少我們的下一代還有救,讓我們走出對立的社會、不再自以為是;讓我們的孩子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而不是對未來抱著恐懼,我發現解放我的不安才能解放孩子對未來的不安,做父母的要先過自己這關才行,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