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學習] 邁向自由的教育

這天的FB上不太平靜,有個單身的律師對某父親給小孩的時間表發表了負評,然後就引發了兩邊不同意見的論戰。站在爸爸那邊的網友說,這個父親其實對小孩教育超用心,也用大量時間陪伴,並不是只按表操課、填鴨式教學,覺得律師不能只憑一張時間表就隨意批評人家(這樣講也是沒錯,為人父母最討厭別人插手管怎麼教小孩);但我覺得律師想講的其實和這個爸爸有沒有用心沒有關係,問題可能就是這個爸爸「太用心」了....。

我們這一代當父母的,用心的很多,大家都很願意把自己知道的傾囊相授,希望孩子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飛得更高、看得更遠。還記得看過一個科幻故事,那個外星人說他們的智慧是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的,所以新一代不用花時間從頭學起,這讓他們的科技技術進步神速,達到人類無法達到的境界;當時我也很羨慕,為什麼我們每個人一出生都是一片空白,如果能有小叮噹的智慧膠囊,用吃的把基本學科一次補齊不是又快又省事嗎?



接觸了人智學後我的想法開始有了轉變,我承認過去的我沒有教育心理的基礎,真的很容易把小孩「教壞」。例如我經常把我知道的教給他們、出去玩也忙著講解,處心積慮地想辦法「引起」他們的興趣,然後看到孩子學到東西就很高興他們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那不就是那個網路父親在做的事情嗎?我當然也可以說我付出的重點不是錢而是時間,我有能力給我孩子當然要給他們,我也很重視他們是否快樂、不會強逼他們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學樂器要花時間練所以這個逼不叫逼),看看那個誰誰誰不是從小開始學XX或練OO,長大才有成就,以上,我想,如果我有優越的經濟條件和家庭環境,而且小孩也聽教聽話,可能也會走上這條大部分人走的路吧!

但慶幸我小孩很乖,在學習上卻很有主見,而且我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看得到當他們對我教的東西沒興趣時,那個表情和反應是什麼樣子,所以我會停。但那個網路爸爸已經說孩子每天在抱怨了,卻很欣慰他的堅持是值得的,因為孩子在學了兩年後終於「喜歡」學樂器,我不禁要懷疑,孩子以為的「喜歡」究竟是不是真的「喜歡」?還是你們的親子溝通已經變調?我甚至會擔心,孩子是否還懂得替自己思考、抑或依賴大人的價值觀作為自己判斷的指標?

睡前很多個夜晚,我都在看華德福的經典書之一『邁向自由的教育』,昨天晚上終於看完了,也有很大的省思。我決定自學的眾多原因雖然和學校有關,但其中一個很大的理由,是想滿足Noki的學習需求,過去這一年我用課外的時間額外教他他有興趣的東西,現在我想直接從我給他的課程裡滿足、節省我們兩個人的時間。原意是好的,但教法我想還是需要改正,因為我教的東西太知識性了,在我的眼裡,數學、中文、許多東西背後涵蓋的知識都是寶藏,我多希望把我領悟的全部交給他、希望他也能看到我眼裡的世界,但在回答Iro問題時我才赫然發現,我是在教小孩,不是在教大人,我怎麼會以為將大人的知識換成淺顯易懂的文字就可以教會他呢?那個爸爸給的時間表,其實是給大人的時間表,現在的我們太多時候把小孩當大人來教,但應該給孩子的東西卻沒有給到,我們怎能說自己善盡父母的職責?

我領悟每一個真理時感到的震撼,是因為我之前不懂、而我自己想通了,所以震撼,這些如果是用「學習」得來的,取之太易也不會珍惜,雖然讓他們自己摸索要花很多時間,他們甚至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想通,但我還是希望他們至少能有機會體驗一次那火花迸放的瞬間,如果那火花可以點燃一次,將可以點亮他們接下來豐富的生命。「自學派」的人是這樣想的:如果要讓孩子「求才若渴」,就要先讓他「渴」,如果總是把孩子餵飽餵滿,孩子是養得白白胖胖的沒錯,但他們看到食物頂多拿起來看看或淺嚐即止,如果還要回頭來問爸爸媽媽能不能吃、要吃多少,就糟糕了。

台灣現在的自學資源百花齊放,只能說高手在民間,很多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都很用心,厲害的也大有人在,如果你已經有一套很好的教學模式,套用在孩子身上也很成功,以後孩子做事情自然會跟著沿用,這或許可以導致他的成功。這樣好還是不好?是好也是不好,好的是,他成功了;不好的是,說不定他用他自己的方法,會比他現在更成功XD當然也有可能會失敗,但就是一條平穩的路和大風大浪的路,看你選哪一條路走而已。家裡有資源的就盡量給孩子學習,我稱之為「菁英教育」,就是這一套讓富者更富,但自己的子女嘛~誰為捨得讓他什麼都不會呢?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又落到這樣的心魔,我可以用我懂的知識來輔佐他,但這條路他還是要自己走,走錯路、繞遠路,都是他必須經歷的一部份,不是我的。

『邁向自由的教育』一書,最後一段話,我覺得寫得真好!所謂的「自由」究竟是什麼?讓人在這世上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自由」之前我們必須先具備的「自律」和「自制」該如何培養?我們是在用大人的方式在教,還是在教一個孩子?如果是孩子,我們應該要問「他究竟想知道什麼」:

"我們不應問一個人生存於現今的社會應具備哪些知識與能力,而是應該問這個人的內在潛能是什麼?以及他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如此我們才能為現有的社會不斷地注入由成長中的這一代內在出發的新力量。也只有這樣社會才是一個由其組成份子,所共同創造的活社會。而不是一個以既有的社會組織型態,來要求並塑造成長中的一代的保守社會。"這也正是本書的座右銘。

我想這個世界的菁英已經夠多了,需要有人來做點別的事情,有意義的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