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

[華德福] 2016-17慈心華德福師訓一年級 期末報告

經過十個月,終於到每個人期末報告的時候了,因為一年級人數眾多,所以分成兩個梯次讓大家報告,每個梯次是兩天,還要分兩個場地同時舉行才有辦法讓大家報告完,是個很大的工程。但讓我最煩惱的卻是報告規定上限3000字、上台報告10~12分鐘,我只能一直不停地刪減、重編,為求讓我想表達的東西能完整呈現出來。

練習了無數次到最後我還是放棄了,因為我的東西實在沒辦法在12分鐘內講完啊^^;所以我決定最後三分之一就不講了,能講多少講多少,免得講太快大家連基本的都聽不懂,那就沒有意義了。為了讓自己「早死早超生」,我也希望自己能排在第一天的報告組,這樣報告完才能安心地聽別人的報告,七月份的報告我就要缺席了,因為隔一週就要帶小孩回台灣過暑假,在一個星期中飛兩次實在不合理啊......。



但能聽完至少一半的人的報告,我還是覺得很值得的(因為分兩個場地,所以正確來說我聽該只聽了四分之一),老師的回饋我也覺得獲益良多,這邊把一些我覺得特別深刻的感想記錄下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

1. 老實說我本來覺得聽別人分享生命史很無聊,因為都是別人的故事,而且之前導師時間聽得太多了,沒想到聽不同組的人分享自己的生命史居然那麼不一樣,我想應該也是與他們的表達方式有關。

例如有位同學是從自己的生命史回去看自己和父親的關係,也真實地去訪問自己父親的過去、和父親和解,我覺得她真的很棒!而且也覺得這個方法非常好,或許我們都應該用這種方式和生命中一些放不下的人和解;也有一位同學還沒開始講就哭了,整個過程她都是在痛哭中完成,看她這樣真的於心不忍,彷彿自己也進入她的生命史中、感覺到她的辛苦,這才讓我明白到我過去或許從來沒有真正進入自己生命史中痛苦的地方、沒有像她那樣勇敢地面對自己生命中的傷口,我總說自己是樂天派,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但遺忘或不在乎只是一種逃避,難怪老師說生命史的回顧值得多做幾次,每次都可以發現不一樣的東西。


2. 同組的媽媽說自己為了孩子,洗盡鉛華、放下所有華麗的過去,對她來說是很大的犧牲,我想這個故事對所有的全職媽媽來說,又何嘗不是呢?但經過這麼多年,我早已放下這一點,所以也不覺得這有什麼特別。但經過老師再次的提醒和分享,我才驚覺:我可能真的做了一件很偉大的事、很困難的事,並不是每個經歷過這些的全職媽媽可以放下,所以我應該替自己感到驕傲才對。

丁丁老師舉的例子我覺得也非常貼切。她說她第一次去養老村看到她的Housemother的時候,她就在家裡煮飯洗衣,旁邊有七個特殊需求的孩子在做各人的事,在那之前,她可是個帽子設計師呢!但她就像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一樣,遠離她的身份與華麗,「她的魔咒什麼時候會解開?」老師說,我心想:什麼魔咒?孤獨嗎?所以白雪公主才需要等待王子?那個加班到很晚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家的老公??

當然,我們的故事也是與時俱進的,新版的白雪公主都可以自己舉兵討伐壞皇后了,哪還需要什麼王子?但遠離過去的身份與華麗、只剩下柴米油鹽與孤獨,這點倒是沒有改變就是了。


3. 一些在職老師的分享也讓我很感動:透過唱歌讓孩子靜心的藝術老師、教導孩子與人相處的體育老師,還有在體制內或鄉村地區為孩子努力的人,真心覺得孩子能遇到你們真是太幸運、太好了!甚至有人做了二十年的工作,最後決定去當個農夫、貫徹BD農法,只為了讓大家吃到真正的食物,還有到處提倡吃素的人,只看報告題目還真不知道同學們各個臥虎藏龍,每個報告都很有料!


相較之下,我的報告似乎就局限在這一年我所學到的東西,而不是個人的生活經驗分享,但其實我在思考「時間」這件事情的時候,也真的是讓我感悟到很多事情、很想跟大家分享。不過就像老師說的,「時間」一直都是哲學裡一個很大的題目,所以大家也沒有定論,相對來說就變得是怎麼講都可以、各人體悟不同,後來還有同學問我知道了「時間的雙向之流」然後呢?其實沒有要幹嘛,就是知道一件事情、一個道理而已,但很多事情不就是要先明白某個道理之後才能觸類旁通嗎?或許我的報告不是很實用,但我卻覺得是很重要的「真」理,我追求的的確就是「真」的部分,而這部分讓我覺得很「善」、很「美」,希望這樣的精神能稍微傳達出去,明年我會繼續努力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