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某人相遇時,首先會產生對方的第一個印象
2. 這個印象因為和你的自我不一樣,因此你會感到被攻擊、而產生反感
3. 反感讓你拉起觸覺防線來保護自我
4. 在短暫的互動後,你的反感逐漸消失、開始認同對方,放下觸覺防線後,你的自我會出去覺察他的自我
5. 這時候你會接受到對方的第二個印象,再度激起反感,自我又回到自己這邊,被圈在觸覺防線裡
人就不停地在反感-同感-反感-同感的過程中,逐步讓自己的自我與對方的自我相遇,直到觸覺防線完全解除,才能說你與對方「感同身受」。由於這個過程和「觸覺」息息相關,所以華德福教育才很重視所有物質的「觸覺」,唯有讓孩子真真實實地接觸到真實的東西,而非人工的東西,才能幫助他們發展觸覺和最後的自我覺。
但觸覺並不是唯一一個能幫助你認知到自我覺的內在感官,生命覺、視覺、聽覺、語言覺都很重要,所以自我覺是最複雜也屬於合成性質的內在感官,在感知他人的過程中,我們也同時在覺察自己,只要好好發展其他內在感官,就可以幫助我們發展自我覺。當然,沒有人是完美的,發展自我覺也不是為了成為更完美的人,而是更認識自己!
和「思想覺」一樣,自我覺是在靈性世界的層級,人與人的自我在靈性世界相遇,所以他人對你造成的影響,不會因為他離世而消失,你仍然可以在靈性世界遇見他。而現代社會中人們太過重視物質生活,導致物身(物質世界)和自我(靈性世界)缺乏連結,和自我涉入太深一樣,都會造成很多問題,因此在發展自我覺的時候,要同時注意乙太體和星芒體的平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