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華德福] 2016-17慈心華德福師訓一年級 Month 10

        這個月終於要進入理論的歌德觀察法,我實在太期待了相較之下,上次師訓後到底有什麼收穫,我完全說不上來,可能就是因為感覺好像沒學到東西,所以這次才格外期待吧^^;事實證明我的期待沒有落空,我非常非常喜歡這次上課的東西,不論是主課程還是副課程的泥塑、優律詩美和繪畫,都和歌德觀察法非常呼應,同時老師講的東西也和我期末報告的內容有些許吻合,所以這次應該算是我上得最開心的一次課了上到第十次才有這種感覺真糟糕=P)!
     

  • 歌德的生平簡介

                還好老師有稍微介紹歌德的生平簡介,不然我還真的對這位德國大文學家一點認識也沒有^^;沒錯,浮士德的名字聽是聽了好幾次,但都不知道內容在講什麼,明明小時候看的文學名作只有「基督山恩仇錄」或是「咆哮山莊」之類的,只能怪自己長大以後沒念什麼書,所以只聽過莎士比亞,其他都不認得。

歌德從小的家境就非常優渥,爸爸是法學博士畢業、靠自薦走後門進入皇室的法律顧問,能念到法學博士並做到皇室顧問,為人自然非常嚴謹,有鐵一般的紀律;媽媽則是小他二十歲的市長千金,生性爛漫、對事物充滿好奇,歌德講故事的天分就是來自媽媽。他們家本來有六個小孩,歌德是老大,不過因為那個年代流行病很多,所以最後只有老大和老二存留下來。

有這麼好的家境和遺傳,歌德念起書來也是如魚得水,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念完法學畢業,並被派到德國某個地方工作,需要接觸礦脈開採,於是他就開始研究岩石和礦物的觀察。後來他獲得一個小花園作為工作休息的地方,有將近十年的時間都在他的花園裡觀察植物,同時開始接觸分類學。

透過長期對植物的觀察,以及去義大利的時候發現同一種植物在不同地方會有不同樣貌,他發展出「植物形變學」;41~61歲的時候開始研究色彩和光,後來被學者稱為「心理色彩學」。當然,在這些科學研究的同時,他也不停地在寫他的文學鉅作,包括「少年維特的煩惱」和用了三十年才寫完的「浮士德」。

即使是寫了那麼多偉大的作品,歌德卻表示,他不覺得這些作品是因為他的天賦才完成的,他感覺比較像是某種不知名的、更偉大的力量,透過他的腦和手,來完成這些作品,他本身其實比較像是成就作品的工具,這些作品想表達的精神和內涵並非出自於他本身,他只是受到感召而將它們寫出來而已。

據說歌德活到八十三歲那年臨終前,最後一句話是:「再多一點光、再多一點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老師留給我們去想。


  • 歌德式科學(歌德觀察法)的發展

                歌德從研究礦脈開始,就進入了科學的研究領域,之後開始觀察植物,更是非常細心且嚴謹地去做。當時的物質科學開始蓬勃發展,許多科學家都透過解剖的方式來進行動植物的研究,但歌德認為「觀察必須存在於現象之內,因此透過支解死去的蝴蝶再進行觀察,是觀察不到生命的本質的」。所以歌德希望透過這個觀察法,改變人們觀察事物的方式,甚至是思考的方式,不但可以用這個方式來看外界,也可以用來看自己。

歌德在義大利的時候發現,同一種植物在兩個如此遙遠的地方,有不盡相同的樣貌,因此提出了兩個問題

1.      如果所有的植物不是建立在相同的基礎上,我要怎麼判斷這個和那個是同一種植物呢
2.      如果是同一種植物,我是怎麼認出來的?

歌德發現,「小苗」是植物最原始、最基本的生長型,植物的生長過程從種子、胚芽和胚根、子葉到真葉,其實是一連串形變的過程。要如何觀察這個形變過程呢?歌德提出,將同一株植物上的葉子全部按照順序排列,你會發現葉子會從簡單變得複雜再變回簡單、小變成大再變回小、抽長變厚或分岔再變回修長(這就是我報告中提到的時間的雙向之流!)。

再將這個過程擴大到植物的開花結果,歌德甚至可以將葉子的形變延伸到花和果實上花萼就是許多變得窄細的葉子所組成的、雄蕊其實是捲曲的花瓣變的、葉子形變後包覆豆子變成豆莢,從長出真葉到結成果實,葉子總共經歷了三次「膨脹、收縮」的過程,所以歌德認為葉是能靈活形變的器官,「植物的所有型態不過是一片葉子而已。」

然而為什麼不同地方的同一種植物會有不同的樣貌呢?這是因為受到了來自外界的自然力量影響,歌德歸納出兩種作用力

1.      垂直/ 上升力讓葉子變得更複雜、更完美,目的是將植物的器官官能發展到最完善的境界。
2.      周圍/ 極性力包括了擴張和收縮兩種對立的力量,這兩種力量會互相排斥、吸引。

綜合以上幾點來看,歌德認為要觀察植物,應該在環境中研究它的生命現象,而不是沒有生命的標本;而且如同歌德自己解釋浮士德的完成,他自己只是工具而已:「在我的思考中,讓植物呈現自己的樣子。」因此研究的工具是觀察者自己,而非科學定理;另外透過植物的生長過程來看,植物的成長是連續的、流動的,因此不會有突然、難以理解的跳躍(在大自然中意外是罕見的),而發展中的緩慢過渡(像是發芽、開花、結果),蘊含了無限可能性,因為在過渡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在的自然力量影響而造就同一種植物在不同時空場域的不同姿態。


  • 歌德式科學(歌德觀察法)的四個步驟
      
0.      預備階段看到目標物的第一印象,用2~3分鐘的時間,嘗試用不同角度來觀察,看整體而不看細節,安靜觀察不要與人分享
à這個階段是非常主觀的,但你需要認知到來自個人經驗的主觀是什麼,才能把它掛起來,不讓這些成見或偏見影響你之後客觀的觀察

1.      Exact Sense Perception 精確的感官知覺關注事實、不涉入情感,去注意未曾注意到的細節,並精細地描述、開放所有感官,這部分的觀察將成為之後的基礎
à這部分是非常客觀的,應避免主觀描述或解釋,可以用記憶將目標物畫出來

2.      Exact Sensorial Fantasy 精確的知覺想像一樣是客觀觀察目標物,但這次專注去觀察現象的發展過程,在連續性的觀察後,用想像力在心中重複它的變化過程想像力就是用來補填觀察缺漏的地方ex. 想像植物從種子開始發芽、開花結果、再回到種子
àThinking like a plant. 你必須釋放你的想像力,但同時又要將你的想像力限制在現象上,而不是無限擴張,去感受有哪些內在或外在無形的力在推動形變 ex. 農夫在耕種的過程中可以預測植物生長的情況

3.      Seeing in Beholding 在凝視中看見:在這個階段,觀察的工作已經做完,你需要暫停感知,去傾聽、洞察,以開放的心讓現象浮出,不是「用力想、我想」,而是發展新的知覺感官,讓現象表現自身的姿態
à這個過程要去我、消散自我,在自己的意識中創造出一個空間,接受目標物想要說什麼,讓目標物的本質「映照」在自己的本心

4.      Being One with The Object 合而為一將目標物的本質概念化,對物的概念成為我的一部份、成為我對目標物新的認識,這個思考能持續因新的映照產生新的形變,因此是有生命力的思考
à「」是誰

其中「凝視」的步驟最難讓人想像和理解,老師解釋說,透過「凝視」看到的東西因人而異,基礎是來自前兩個步驟的觀察,觀察做得越好,看到的就越接近真理。歌德同時論述這樣得到的「Truth真理」和科學家透過實驗和解剖得到的「Correctness正確」有什麼不一樣,前者他認為是和目標物合而為一的、有生命力的覺知;後者得到的只是如同工具一般的公式或定理,你是無法進入其中的。

歌德觀察箴言:
以耐心和嚴謹觀察;
深化對世界的驚嘆感;
使用感官和情感的覺知盡可能充分地經驗現象;
注意現象之間的關聯;
認知到科學實踐的倫理層面。


  • 思考(判斷力)的進程與四大元素

                既然歌德觀察法代表的不只是觀察法,更是一種思考方式,老師便將這四個步驟應用到人15~18歲在發展思考力的四個進程,後來老師更將四大元素和人的四元體代入,我覺得其實是同一件事,所以在這裡做個整合

15九年級):非黑即白、眼見為憑,這個階段是非常物質性的思考,只依據個人經驗和「感官」做判斷,容易產生偏見或成見
à既然是物質性的思考,土的元素相對較多,在觀察法的第一個步驟代表的特質就是「精細的客觀描述」土相是喜歡細緻精準的),既然應該是客觀,為什麼還說容易產生偏見或成見呢?我想這個步驟用來觀察植物可以客觀沒有錯,但在處理人事物上,太過依據眼睛看到的東西來做判斷、而沒有同理對方的心態或研究背後的動機,的確是容易造成偏見的,老師想表達的應該是這個意思

16歲(十年級):理解原因、看到關係,這個階段開始不只注重表面的現象,會開始研究背後的東西了,透過歸納和演繹的思考,去釐清人事物之間的脈絡
à研究人事物間的脈絡順序,是流動的過程,水的元素相對較多,既然關係是看不到的,自然需要「想像」力,如能開展新的知覺能力就能做得更好

17歲(十一年級):視角與觀點的轉化、領悟形變,這個階段開始能夠同理他人、客觀思考
à在歌德觀察法的第三步驟,我們需要讓目標物「映照」出自己真實的樣貌在我們的心裡,如果對方是人,就好像我們能感受到對方的內心一樣,這樣才能同理、設身處地地去想事情發生的原因,就因為把「我」原本的觀點放下,完全地接納「對方」的想法,我認為這也是在這邊老師說能「客觀思考」的意思。而這部份因為是和對方有「互動」的,並且這個互動是發生在自己的內心、外面看不出來的,因此風的元素比較多,這個「映照」在有些地方稱之為「靈感」

18歲(十二年級):超越有限,看到整體和無限,形成有生命力、有行動的思考
à明白到你對目標物的認識會因為你對他的觀察和他給你的「靈感」而改變,你便不會對他人/物有固著的印象思考,就如同大自然是一個整體,不會有突然、難以理解的跳躍,你可以跳脫個人的思考,以更大的眼光和胸襟去看待自己以外的事物,同時發現自己的存在,因此這個階段的「自我」就誕生了(透過意識到他人而意識到自己),也就是「火」的元素。經常練習這樣的思維方式,經常性的「靈感」可以幫助你培養「直覺」,就像有經驗的農夫已經理解天地植物生長的關係,便不需要每次都與植物「對話」也能配合環境變化把植物顧好

將這四個步驟找到的四大元素,我們可以對照出人的四元體和在植物身上代表的器官:


本質
固著
鬆開
流動
形塑力
擴張
有方向性
四階段
精確的感官知覺
精確的感知想像
在凝視中看見
物我合一

感官知覺
想像
靈感
直覺
觀察重點
客觀精描
轉化形變
它與外它的關係
它是誰
四元應對
物質體
乙太體
星芒體
自我
植物器官
種子/
/
/
果實/種子

我本來不能明白為什麼「芽」是跟「花」放在一起,因為在我的理解中,芽和葉子不是同一種東西嗎?下課後去問老師,原來芽和葉子的本質是很不一樣的,芽非常敏感、容易受外界影響而變化,一旦在發芽的過程中受到形塑力的影響,長出來的葉子就不會改變了,所以「芽」和「花」都是屬於風比較多的元素。


  • 為何華德福教育要使用歌德觀察法

                老師最後在回答同學的問題為什麼Steiner要將歌德觀察法納入人智學的範疇中,所以就大致講了一下Steiner的生平。原來Steiner和歌德雖然同是德國人、年紀相差三十歲,但出生背景和生長環境是天差地遠的,歌德的家庭環境非常優渥,Steiner卻出生在貧困的家庭,爸爸是鐵路管理員,不但在外工作時間長,全家人也經常需要配合爸爸的工作而搬家;媽媽安靜寡言,是標準的鄉村婦女,Steiner下面有兩個兄弟姊妹,最小的那個一出生就又聾又啞,他喜歡念書所以大多靠自學,一路也都是靠獎學金念上去的。

大約在Steiner七歲的時候,第一次有靈視力的經驗,他可以「看」到遠方親戚自殺的畫面,告知父母後卻被罵,即使後來證實是真的,但也從此被禁止再說類似的話,以至於他有很多的感受沒有管道可以訴說。直到他九歲的時候接觸了幾何學,他從數學定理中發現宇宙間有些看不到的東西也是可以被人發現和證實的,這才讓他「心安」不少據說Steiner從小就是數學神童Steiner後來一路念到理工學院,走進物質科學的領域,但因為他一直有「看不見」的那一塊領域的經驗,所以他感受到物質科學有限的地方,也開始接觸德國文學和哲學。

當時正好一位他很喜歡的教授很喜歡歌德,並推薦他去整理歌德的科學文獻,他在整理歌德的觀察筆記時,發現這就是他一直在尋找的、凌駕於物質科學範疇之外的東西。Steiner一直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靈性世界,也苦於這一點,覺得這是物質科學所缺乏的,歌德的觀察法正好能將這「看不到」的部分納進來,這也就是為什麼他這麼推崇歌德觀察法、並將之應用到兒童觀察上的原因。

老師有提過歌德想找到「原型植物Urplanze」的想法,對於這個想法我不是很理解,可能因為歌德認為植物的所有型態都來自於一片葉子,因此想找到原型植物作為所有植物的基本型/單位吧!但這邊老師有說一句話我覺得對於教育來說是很重要的:所謂的「蛻變/形變」,在不同階段因不同的發展方式而有所不同,故教育因而不同。我們要能預見孩子在不可知的未來能有無限發展的潛力,而不是只就目前的樣子來教育他(眼見為憑、充滿成見),如果按照「我們希望的樣子」來教育孩子,我們只能成為軍師;要以「孩子本身的樣子」來教育他們,我們才能稱自己為老師,這是我認為這堂課最重要的精華,我們要戒之慎之!最後用歌德的一段話來作註解:

If I accept you as you are, I may make you worse.
However, if I accept you as though you are what you are capable of becoming, I may help you become that.


--- Goeth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